雲林縣高鐵沿線4鄉鎮轉旱作面積逐年增加 地層下陷防治已有初步成效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高鐵沿線4鄉鎮轉旱作面積逐年增加 地層下陷防治已有初步成效

  • 為持續改善地層下陷情形,並保障國土安全及縣民權益符合SDGs永續經營,雲林縣政府5日下午召開雲林縣113年度「地層下陷防治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由水利處長許宏博代理主持。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雲林縣國土規劃為農地居多,惟未能綜合考量水資源供應量,導致現況地面水資源無法支持產業所需,水資源供需失衡加上地質軟弱因素,進而引發地層下陷、地下水鹽化、海水入侵及水土流失等問題。除造成地下水環境劣化外,並影響地下水資源的永續利用;地層下陷屬不可逆的地質災害,於地層下陷顯著區域不僅會加重淹水災害規模,對於高速鐵路行車安全亦可能造成嚴重威脅。

 許宏博處長說,地層下陷情勢與地下水使用具有高度關聯性,除增加地面水資源供應以外,如何輔導產業節水亦為地層下陷防治重點工作之一,透過農業部農糧署推動黃金廊道農業節水獎勵政策接替計畫「高鐵沿線特區推動農田轉旱作物專案措施」(112-114年),針對高鐵沿線地層下陷較顯著之虎尾、土庫、元長、北港4鄉鎮提供節水獎勵金,縣府配合辦理說明會並持續輔導農民從事低耗水性農業生產,減少地下水使用,在維持農地利用下改善地層下陷情形。

 自112年專案措施實施以來,本縣高鐵沿線4鄉鎮轉旱作面積逐年增加,並超過稻作面積,依據本縣近兩年地層下陷監測情形顯示,去年度本縣降雨量降低逾50%,地層下陷顯著面積僅略微增加,顯示地層下陷防治已有初步成效。

 許宏博處長強調,縣府會持續與中央攜手努力,推動地層下陷防治工作,也希望縣民能多支持及配合,共同朝改善地層下陷目標邁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