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機車定檢通知推e化 113年起全面停止寄發定檢通知明信片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機車定檢通知推e化 113年起全面停止寄發定檢通知明信片

  • 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定檢通知無紙化已成為趨勢,繼南投縣、基隆市與臺北市等縣市後,雲林縣環境保護局宣布,今年先針對斗六、斗南、虎尾等三市鎮先行推動停止寄發機車定檢通知明信片,明(113)年1月1日起,全縣停止寄發定檢通知明信片,呼籲縣民趕緊為家中設籍於本縣的機車上網進行定檢簡訊登錄,一起響應環保愛地球,還可參加今年簡訊登錄與定檢抽獎活動,有機會把微型電動二輪車騎回家。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以往各縣市都以寄送明信片方式,通知車主進行機車排氣定檢,但許多車主因不住在車籍地等因素,常抱怨未接到通知單,或是車輛交由他人使用未接收到通知,通知效果有限且郵寄費用也相當可觀。由於目前幾乎是人手一機時代,且政府也積極推動無紙化作業,因此,環保局自109年底建置【雲林縣機車定檢與污染管制資訊網】(網址:https://ylepb-rmei.easylife.net.tw )以來,即於網站提供民眾上網進行定檢車號與手機號碼登錄服務,並主動於該車應定檢月份發送定檢通知簡訊通知使用人,至今已蒐集登錄之筆數約7.2萬筆,約佔全縣應定檢總數24.3%。

 雲林縣環保局局長張喬維表示,經統計,發送定檢提醒簡訊的初始定檢率約60%,高於明信片通知定檢率53%,簡訊通知效果確實較好。因此,今年度首先推行111年度定檢率較高的斗六市、虎尾鎮及斗南鎮三市鎮停止寄發明信片,明年起將擴大至全縣辦理,呼籲車主或使用人盡速上網登錄車號與手機號碼,以利接收定檢通知簡訊。民眾亦可申請環保署「機車E定通」電子郵件通知,或是下載環保署「環境即時通」App設定推播訊息通知,每年即可於應定檢期間收到機車排氣定檢通知。目前全縣124家機車排氣檢驗站,皆有協助民眾簡訊登錄及提供定檢提醒標籤張貼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現行法令規定,出廠滿5年之設籍燃油機車,不論有無上路事實,每年應依行照原發照月份前後一個月內主動至各機車排氣檢驗站完成年度排氣定期檢驗,違者可處罰鍰500~3,000元,最重可註銷牌照。以往定檢通知明信片僅為提醒功能而非定檢攜帶要件,取消寄發後,民眾仍應按照相關規定完成定檢,若害怕忘記定檢時間,趕快上網申請電子化通知,步驟很簡單,民眾只要到資訊網【機車定檢簡訊登錄】專區,鍵入車號、行動電話號碼和驗證碼等送出即可,環保局會於該車定檢月份發送簡訊提醒,今年還舉辦抽獎活動,每月抽禮券500元,年底加碼抽微型電動二輪車1輛,愈早登錄中獎機會愈高。

 另外,機車若已廢棄、損壞或遺失無法完成定檢,應主動至監理機關辦理報廢、繳銷或停駛,方可免除定檢,雲林縣今年針對老舊機車回收報廢或汰舊換購電動機車亦有提供加碼補助申請,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有關機車定檢、補助、簡訊登錄等相關資訊可至資訊網查詢或於上班時間撥打05-5375216,將有專人提供諮詢。

雲林縣農會新、舊任總幹事交接 張麗善:農會、縣府強強聯手壯大農業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農會新、舊任總幹事交接 張麗善:農會、縣府強強聯手壯大農業

雲林縣農會30日舉行新、舊任總幹事交接典禮,原任總幹事簡明欽申請退休,雲林縣政府行政處長兼任機要秘書陳志揚獲理事會遴聘新任總幹事;雲林縣長張麗善應邀致詞表示,縣農會、縣府是夥伴關係,共同努力提升農民權益,一起解決農業缺工、極端氣候衝擊問題,推動農業永續發展。

交接典禮於縣農會三樓會議室舉行,縣農會理事長陳瑞雄主持,縣長張麗善、縣政總顧問張清良、肉品市場副總經理邱良閱、縣議員廖偉晴及農會員工、縣府人員觀禮,儀式簡單溫馨。

 陳志揚指出,雲林縣農會在各級農會中體質相對良好,主要是前人種樹,前幾任的總幹事努力經營,打下的良好體質,未來農會要繼續種樹,讓農民乘涼,在現有的基礎下,讓農會的定位更清楚,把農會品牌擦的更亮。

 陳志揚說,縣農會會與縣府合作,配合縣長農業施政目標解決農村缺工、青農返鄉、共同運銷的問題,並強化食農教育、智慧科技農業的推展。

張麗善表示,簡明欽擔任縣農會總幹事將近12年,任職期間兢兢業業,為農民解決問題,如配合縣政府與雲林第一監獄、第二監獄合作,啟動自主監外作業,紓解農業短期性缺工問題。農產品產銷失衡時,更與縣府同心協力南北奔波,甚至到國外行銷、促銷農產品,她衷心感謝簡明欽總幹事這十多年來辛苦付出。

張麗善指出,陳志揚出身基層,行政歷練豐富,這幾年在縣府服務期間,表現優秀,認真負責,對所有事務都是全力以赴,尤其在品性操守與情緒管理,都非常優質,定能勝任縣農會總幹事一職。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面對極端氣候對農業衝擊、農業缺工高齡化等諸多問題,縣府會找到最有利的解方,縣農會在陳志揚帶領下也會配合協助縣府政策,讓農業能夠永續發展、農民的收益更好。

簡明欽感謝縣農會同仁這10多年來陪伴與支持,讓農會營運蒸蒸日上,他請同仁要繼續提升專業能力,保持健康,大家一起繼續替農民、農業努力奉獻。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