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國寶柯象帝爺公金尊啟程回駕雲林臺灣博物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百年國寶柯象帝爺公金尊啟程回駕雲林臺灣博物館


  • 被列為國寶的「柯象金尊」,17日從大埤北極殿啟程返回臺灣博物館,作肉體醫學檢查,大德村居民家家戶戶準備素果、三牲敬拜,雲林縣長張麗善、大埤鄉長林森寶、大埤鄉代表會主席陳秋慶、副主席王明輝、大德村北極殿主委吳茂崧等及鄉親手持清香,虔敬恭送,祈願金尊再回故鄉,庇佑鄉里。
「柯象金尊」是台灣現存最早、歷史最久的肉體金身,距今已有130餘年歷史,據台灣博物館記錄,柯象木乃伊含椅座寬78公分、高130公分、深度87公分,肉身已成乾燥的棕色外皮,血管、胸骨、肋骨清晰可見,被台灣博物館列為國寶,祂不僅是臺灣民間傳奇,更是整個大埤鄉及雲林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百年國寶柯象帝爺公金尊啟程回駕臺灣博物館
縣長張麗善表示,每年農曆3、4月柯象金尊會回駕博物館3個月,至8、9月再回北極殿安座。「柯象金尊」珍奇而重要之處,不僅在於保存的歷史悠久,以及受鄉民祭拜,更多的是藉由民間信仰所產生的、凝聚民心的力量。透過國家文物展示與廟會活動,增進國人對傳統廟會藝術的認識與喜愛,提升社區居民對傳統宗教禮俗的認識,並落實民眾在地認同,實在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盛會。
「柯帝爺」生前是一名醫師,在清朝末年,曾在一場大火中救出玄天上帝金尊,受到玄天上帝託夢,並將金尊帶回祀奉,搭建大埤北極殿。之後柯象作為玄天上帝乩身救苦扶弱、為信眾解惑難事,得當地信眾愛戴及敬重。「柯象」帝爺公臨終前囑咐信眾將他的臉部鬍鬚刮乾淨封鎖入土角厝內,再以柴火煙燻,百日成佛,成為台灣罕見的「國寶木乃伊」,後人尊稱其「柯帝爺」祀奉於厝內,神蹟屢顯、有求必應,香火鼎盛,至今信徒無數。

雲林縣西螺至二崙154甲線道路挖掘路面修復工程說明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西螺至二崙154甲線道路挖掘路面修復工程說明會





縣道154甲線西螺至二崙路段,因管線挖掘致路面不平整,為維護民眾用路安全,縣府向管線單位收取路修費後,預計下個月展開修復工程,今(17)日下午舉行說明會,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會監督廠商如期如質如度,將工程做到最完善,給鄉親一條平整安全的路。
縣長張麗善表示,這次工程路面改善長度約4.91公里,不只人孔蓋下地讓路更平整,也會加強路基養護,提升154甲線的道路品質,鄰近154甲線的埔心路、西崙路等路段也會一併刨除整修,讓當地交通路網更完善,縣府原本預計6月底動工,因最近正值農忙期,縣府會錯開時間才動工,避免影響農民作業。
 今日說明會,由工務處長汪令堯進行簡報,縣議員李明哲、廖偉晴、雲林縣肉品市場董事長鍾任明、西螺鎮民代表程進森、程德崎、當地里長、校長及許多民眾都到場關心。
本次改善工程內的埔心路段,剛好位於安定國小校門前,因大車經常輾壓,造成路面波浪崎嶇,影響學生上下學安全。
工務處長汪令堯表示,本次工程發包金額為2180萬元,路面改善總長度共4.91公里,其中154甲線路面寬達15公尺,不僅所有路面都會刨除重鋪,沿線219個人手孔也會全部下地20公分,工期約需90個日曆天,完成後不再會有人孔蓋在路面上 ,屆時會有一條相當平整的道路讓鄉親使用。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