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淨零系列增能課程開跑 掀起綠色農業新勢力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淨零系列增能課程開跑 掀起綠色農業新勢力

  • 近期疫情趨緩國境解封,國際市場逐漸恢復榮景。雲林縣政府也帶領著雲林良品業者積極參與國際食品展(新加坡、台北),對外建立優質農產品牌形象及拓展銷售通路,其淨零碳排作為國際重大議題更顯重要。歐盟將在2026年正式施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針對進口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課稅,被視為全球首見的「碳關稅」,農業淨零排放成為轉型新機會,雲林縣政府也積極布局因應之道,透過碳足跡等相關課程來推動民間企業加強減碳意識,提升雲林農產業的綠色出口競爭力。
農業處處長魏勝德表示,有鑑於許多農民與中小企業,對碳足跡、碳中和、溫室氣體盤查等議題仍一頭霧水,不知該從何下手。遂安排四堂碳足跡淨零系列增能課程,從國際碳管理國際議題聚焦到碳足跡量化演練,循序漸進輔導雲林在地業者面對淨零新挑戰。今(27)日於雲林縣政府開跑碳足跡淨零系列增能課程,主要說明國際溫室氣體管制趨勢、國內發展發展趨勢與制度、政府補助相關計畫等項目,以系列課程培養良品夥伴淨零量能。

 對廠商來說,可以進一步瞭解產品在各生命週期階段產生溫室氣體之比例,研發相對較低碳排放的生產方式,從友善環境種植、產品包裝設計、降低運輸路程等方面著手,有效降低碳足跡,同時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並透過雲林良品電商、自媒體宣傳等多元行銷方式,提升消費者優先選購具碳標籤產品的購買意識,達成低碳經濟的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為傳統農業注入一股綠色新勢力。

 邀請雲林業者們以實際行動,共同加入淨零減碳行列,建構永續共好生態圈,邁向零碳美好家園。雲林良品智慧雲端系統後續也將陸續推出各種增能課程,強化在地業者們的國際競爭力,課程一律採線上報名機制額滿為止。其系統平台更提供業者增能資訊查詢、課程報名、學習軌跡追蹤,大至企業,小至小農品牌,都能夠透過參與課程累積品牌價值。

歡迎雲林良品業者踴躍參與! 
詳細課程資訊:http://www.yunlingoodsys.org.tw/Course/User/Login
服務窗口專線(04)2298-5258#313林先生。

改善雲林斗南站前停車亂象 張麗善縣長:規畫地下停車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改善雲林斗南站前停車亂象 張麗善縣長:規畫地下停車場 帶動地方繁榮

為解決斗南火車站周邊停車問題,今(27)日一早縣長張麗善在工務處長汪令堯陪同下,會同議員蔡東富、縣政副總顧問黃博舉、鎮長沈暉勛、雲林縣肉品市場副總經理邱良閱及多位地方代表與里長到現場進行說明會,傾聽地方需求,並允諾與台鐵進行協商,以活化再利用已閒置20多年的原斗南火車站停五停車場,帶動地方繁榮。

工務處長汪令堯說明,斗南火車站跨站式站房雖於109年啟用,藉由跨站式站房促進東西站周邊發展,惟未針對斗南火車站周邊停車空間不足部分有效改善,縣府自籌措1,075萬元經費於109年底完成停四停車場興建工程,提供小客車停車格55格,近期仍接獲地方鄉親及蔡東富議員反映,斗南火車站周邊機車停車位難尋,停車亂象嚴重影響地方生活採買、轉乘火車之需求,希望縣府進行改造。

 汪令堯指出,縣府初步規劃運用斗南停五地下一樓空間;原中央規劃之斗南停五立體停車場89年因抗爭停工至今,已完成的地下一、二層主結構體,每層面積約1,700平方公尺,因地下水位達地下二層頂版,有嚴重淹水問題,縣府初步規劃將原有地下一樓空間打除、地下一樓改建為207格機車停車場,所需經費約需7,205萬元,縣府將積極與台鐵協商相關改建事宜。

  議員蔡東富表示,斗南火車站站前長期以來機車亂停,有礙觀瞻,日前於議會提議停五停車場再利用,獲得張縣長重視,今日由縣府工務團隊會勘說明,希望藉此解決機車通勤族的停車問題。

 縣長張麗善表示,斗南停五立體停車場因當初的規畫不符地方需求,受到抗爭而於89年停止建設至今,火車站地下空間閒置長達20多年,縣府努力欲解決這沉苛已久的痛,於108年初補助斗南鎮公所280餘萬辦理停五停車場再利用可行性評估,以求結構安全分三階段分別執行現地調查、停五結構安全鑑定、斗南市區交通配套整體規劃。

 張麗善指出,針對民眾反映站前機車停車亂象及空間不足部分,縣府將先與台鐵進行協商,期能進行停五停車場再利用及改建作為機車停車空間,規劃預計可提供207部機車停車空間,當可解決目前站前違停的亂象,縣府也將積極籌措所需經費,逐步美化站前空間,帶動地方繁榮。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