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童樂嘉年華會 縣長張麗善期許每個孩子都有快樂童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童樂嘉年華會與大小朋友同歡樂 縣長張麗善期許每個孩子都有快樂童年

雲林童樂嘉年華會31日於虎尾鎮農博園區熱鬧登場,整個會場擠滿大小朋友盡情體驗摩天輪等遊樂設施、寶寶爬行、走秀等趣味競賽,提前歡度兒童節;縣長張麗善帶著小孫女走秀,與大小朋友同歡,期許縣府每年都安排更精采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快樂幸福的童年。

張麗善縣指出,縣府每年在兒童節都會在各個分局區核心學校精心設計活動,與孩子同樂過節。今年更滙聚小朋友最愛的遊樂設備、競味競賽、美食市集與大型玩偶,將農博公園變身大型遊樂園,成為親子童樂場域。

 張縣長說,今天從農博園區入口就聽到孩子快樂笑聲、看到每個孩子臉上的笑容,無論是阿公、阿嬤帶著孫子或是父母親陪著孩子,都非常開心喜悅,她很感謝教育處精心策劃,讓0到15歲都能有如此精采愉快的兒童節回憶。今年的節目很精采,縣府明年會更用心規劃,期待明年還有更好的兒童節。

張縣長進一步指出,縣民都期待雲林能有大型遊樂園,農博園區非常大,縣府會思考在此規劃共融遊樂設施,讓鄉親不僅能夠來這裡散步休憩,還能夠享受親子歡樂時光。

 雲林童樂嘉年華會有扭蛋車、氣墊城堡、摩天輪、旋轉木馬、採礦火車、海盜船、旋轉飛車和搖擺飛飛等遊樂設施;親子運動走秀、寶寶爬行、幼兒搬搬樂、著色寫生、滑步車、陸上龍舟以及龍來尬舞,還有童玩體驗、攀樹體驗、重機體驗等活動,吸引約5萬人次進場遊樂,原本預定5點結束的活動也因民眾反應熱烈,延後一個小時才結束。




    雲林崙背唯一歷史建築-崙背分駐所宿舍群工地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崙背唯一歷史建築-崙背分駐所宿舍群工地展讓文資保存更貼近生活

    • 雲林崙背分駐所宿舍群僅存2棟日式木造宿舍,位於崙背分駐所後方,99年10月18日登錄為本縣歷史建築,是目前崙背鄉僅有的歷史建築。修復工程112年3月開工,預計113年6月底完工,未來將以「詔安客家講古屋」與「青年駐地工作站」成為青銀世代合作平台。歷史建築於修復期間針對構造進行拆卸、調查及修復等步驟進行紀錄,今(3/31)日在即將完工之際由監造呂政道建築師事務所辦理工地展,邀請有興趣之民眾參與工地現場展,透過尚未修復完成之構造配合修復匠師與建築師之現場解說,讓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更貼近民眾。
    根據大正六年(1917年)分駐所地籍圖證實,崙背分駐所宿舍群昔日為一個完整的區域範圍,佔地3321.59平方公尺(約1005坪),其空間組織屬於多棟建築物所組構而成的歷史空間,目前僅存2棟日式木造宿舍分別為主官宿舍(判任官甲種官舍),面積93㎡(約28.1坪);雙拼宿舍(判任官丙種官舍),面積為110㎡(約33.3坪),99年登錄為本縣歷史建築,105年、108年完成調查研究及規劃設計,110年獲得客委會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的支持,總工程經費2,595萬元,中央補助2,100萬元,並以2,185萬元發包委託利豐營造進行修復工程。

     文化資產是城市的符號也是歷史的見證,蘊含厚實的文化意義,更是城市不斷推進的原動力,文化資產的修復工程則是基於文化資產價值優先保存而以原有形貌保存修復為原則,過程雖費時費力,但美好的成果是值得大家期待的。崙背分駐所宿舍群之保存及修復將為崙背鄉之發展帶來日治期市街發展的見證、警政系統於市街內管理歷程的見證,以及先民於崙背地區發展的見證。

    呂政道建築師表示,歷史建築於修復期間針對建物構造進行拆卸、調查及修復等步驟,於該期間得以完整紀錄及呈現日式宿舍構造之材料與工法,如屋架、雨淋板及編竹夾泥牆等日式宿舍之特色構造,以及犁壁榫、蛇頭榫、十字榫等傳統木工榫接工法,並於屋面板發現供料商為日治時期臺南市最大的木材商「永森記商行」…等。故於崙背分駐所宿舍群修復期間邀請有興趣之民眾參與工地現場展,透過尚未修復完成之構造配合修復匠師與建築師之現場解說,增加民眾對於詔安客家文化之認同及日治時期警政宿舍之了解,並讓崙背分駐所宿舍群不僅只是建築物硬體之修復,而是填充更多之文化傳承及在地教育等行為去完善歷史建築之修復歷程。

    文化觀光處副處長蘇建蒼表示,近年來雲林地區對於詔安客家文化有許多硬體的投注,文化研究與生活習俗的保存也不遺餘力,崙背分駐所宿舍群未來將以「詔安客家講古屋」與「青年駐地工作站」成為青銀世代合作平台,重新策劃詔安客家文化軟體活動,串聯詔安客家文化館、舊鄉長宿舍以及客家地方創生移居計畫之回鄉青年,作為創新實驗客家文化發揚、傳承場域,帶領居民了解原有之客家文化資源,以及平日的時間成為學童和外來人士在地教育的媒介,進而增進對客家文化之認同。 

    蘇建蒼說,從108年至今,雲林縣政府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及修復加速前進,即將完成第20件古蹟歷建的修復工程,目前尚有11建工程正在進行中。我們會持續努力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敬請期待。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