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見日-張麗善的情意政道》新書分享會 張縣長:讓雲林看到希望與機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撥雲見日-張麗善的情意政道》新書分享會
張縣長:讓雲林看到希望與機會 迎向陽光跟更美好的未來

雲林縣長張麗善出版新書《撥雲見日-張麗善的情意政道》,27日下午於台北市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新書分享會。張麗善表示,取名為「撥雲見日」,是因為期望讓雲林看到希望與機會,挑戰困難、走出陰霾,迎向陽光跟更美好的未來。

《撥雲見日-張麗善的情意政道》新書分享會《撥雲見日-張麗善的情意政道》新書分享會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以往都會帶給外界偏鄉及落後的刻板印象,所以自己一直努力能夠讓雲林看到希望跟機會。「撥雲見日」也跟我胸口上戴的『日頭花』一樣,期許能夠挑戰困難、走出陰霾,然後迎向陽光、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張縣長說,在《撥雲見日》書中,她闡述鮮為人知在菜市場長大的貧困童年、六歲開始「做身障父親的拐杖」,也因此棄商科重考護校立志當護理人員;以及成家返鄉創業,謹記自己成長的艱困背景,秉持「以人為本、以民為尊、將心比心」的精神,替阿兄前雲林縣長張榮味輔選服務鄉親,進而踏入政壇至2018年前當選雲林縣長,一路走來酸甜苦辣的豐富人生歷程;從發願做父親的拐杖到替雲林鄉親服務,從醫護人員到問政第一名的立法委員,儘管被貼上延續家族政治生命的標籤,但一路走來,始終心存正念與善念、勇於接受挑戰,像日頭花一樣屹立不搖,昂首前行。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無論是愛護鄉土的真情、對故鄉深入的感情、還不盡的故鄉人情,張麗善用行動化探知群情、體貼民情,以無盡豪情再造雲林,並走出貼近民心的政道,不分鄉親所託,為雲林撥雲見日。

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新書分享會 張縣長簽書時 祝:心想事成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新書分享會 張縣長簽書時 祝:心想事成

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張麗善縣長在擔任立委時,全力接續推動興建雲林「湖山水庫」,雖然早在前縣長張榮味時期已啟動規劃,也完成了土地徵收前置作業,即使地方有不同的聲音,為了長遠的用水及防洪治理著想,她一路從黨團協商到院會表決中大力反對刪除預算,持續不斷溝通,甚至在表決前還一一電話打給每位立委,盡全力來通過計畫,就為了讓地方有水喝、有乾淨的水使用,精神可佩。蔣萬安又說,張麗善的新書道盡她在2018年前當選縣長前的人生歷程,書中提到諸多此前並不被外人所知的感人故事,他推薦大家看這本書,一探張縣長的理念

 台灣師範大學運休所所長張少熙表示,張縣長是在其任立法委員期間到運休所進修,雖然她工作忙碌,但晚上前來上課不但不露疲憊之態,還帶著笑容,也未曾打瞌睡,這樣的學習精神真是不簡單,這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這樣的人為百姓服務是百姓的福氣,是雲林的土地婆、是出外人的媽祖婆;認真的人可以改變自己、堅持的人可以改變生命,我深信像張縣長暨認真又堅持的人,一定可以帶領雲林走向更璀燦的未來。


    盲人環台路跑為愛募年菜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鼓勵大家一起行動支持

     

    盲人環台路跑為愛募年菜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鼓勵大家一起行動支持

    台北公益路跑扶輪社與斗南扶輪社共同主辦的第7屆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為期16天,總距離近700公里、行經19縣市,今年以「為愛募年菜」為活動主軸,今(28)日上午8時30分來到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是環台路跑第六天,以接力的方式成就「有愛無礙」盲人環台路跑,幫助更多視障同胞與弱勢團體。

    盲人環台路跑不但為自身健康而跑,並為全台十三個社福機構募集年菜,目標募集一萬份愛心年菜,每份愛心年菜以1000元為認捐單位;希望為這十三家社福機構《自閉症總會/台中惠明教養院/宜蘭縣自閉症協會/高雄匠愛家園/台東牧心智能發展中心/花蓮家扶中心/仁友愛心家園/香園教養院/聖十字架療養院/雲林特殊學校/若竹兒基金會/台南善牧基金會/台灣視多障協會》減輕一些負擔。

      張麗善縣長表示,在扶輪社的支持下,帶著盲友從北到南為愛而跑,今天來到雲林縣,代表雲林鄉親表達感謝及歡迎之意,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為愛募年菜,協助社福機構為弱勢朋友募集年菜,希望大家發揮愛心,以達到10,000份年菜/每份1,000元的目標,張縣長也當場捐出3萬元,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

     張縣長說,關懷弱勢、推動身心障礙社會福利一直是咱們縣政府長期努力的目標,今天這麼多的視覺障礙朋友一起來參與路跑活動,要感謝斗南扶輪社及各界人士支持,因為有您們對身心障礙朋友的關心與支持,挹注更多社會資源的協助,營造社會正面與良善的氛圍,共同守護弱勢朋友。

    斗南扶輪社長王智霖表示,因去年參與盲人環台路跑而知道路跑的路徑,今年特別在雲林特殊教育學校陳志清校長的支持下,安排與社區結合的計畫,讓盲友路跑跑進雲林特殊教育學校,讓校方及學童也有參與感。此活動藉由以愛與公益的力量,結合社會良善,讓視障朋友及社會人士體會「有愛無礙」的社會,期盼能夠得到更多企業及善心人士的支持,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