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行的安全 雲林縣府投入2千餘萬改善古坑鄉偏村交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提升行的安全 雲林縣府投入2千餘萬改善古坑鄉偏村交通

提供縣民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是雲林縣政府首要的施政目標,縣府今(111)年補助古坑鄉公所辦理古坑鄉南4村、山5村、中6村及北5村道路鋪面及排水、擋土牆等改善工程,補助經費合計2081.6萬元。縣長張麗善今(15)日由工務處長汪令堯陪同向鄉親說明工程預計改善項目並聽取地方意見,縣議員賴明源、古坑鄉長沈勝騰、代表會主席鄭和義及多位代表、村長、諸多鄉親也到場關心。

古坑鄉長沈勝騰指出,古坑鄉南4村、山5村、中6村及北5村等多處道路,因路面狹窄、龜裂嚴重,不僅村民通行時會車困難,且每遇豪雨容易積水,嚴重影響行車安全,也造成農產品運輸不便,亟待改善,遂向縣府提送補助計畫。

縣長張麗善表示,收到古坑鄉公所提送補助計畫及鄭和義主席與所有代表共同陳情,她立刻指示工務處籌措經費補助公所進行改善,並於今日安排現場勘查,傾聽居民的需求,期儘速解決古坑鄉民長久以來的困擾。感謝地方各級民意代表的大力支持,希望古坑公所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鋪設,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及平整度,讓鄉親出入更加便利安全。

工務處長汪令堯說明,本案補助改善內容包括:
(一)南4村:道路鋪面長度470公尺、農路鋪面長度850公尺、擋土牆65公尺,預算金額新台幣716萬6,000元整。
(二)山5村:路面長度500公尺、擋土牆長度100公,預算金額新台幣230萬元整。
(三)中6村:道路鋪面長度410公尺、農路鋪面長度240公尺、排水溝長度370公尺,預算金額新台幣619萬元整。 
(四)北5村:道路鋪面長度770公尺、農路鋪面長度730公尺、擋土牆長度140公尺,預算金額新台幣516萬元整。

沈勝騰表示,張縣長說過農水路是農民的生路,唯有農水路暢通農民才有活路,感謝張縣長對古坑鄉的關心,公所一定會儘快改善完成,維護民眾行車安全,並提高農產品運輸便利性,減少農業經濟損失。

雲林縣張縣長至斗六雲林溪攤集區(吆鬼街)廣宣市場減免租金等紓困措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減輕攤商負擔 雲林縣張縣長至斗六雲林溪攤集區(吆鬼街)廣宣市場減免租金等紓困措施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致確診人數暴增影響,造成本縣各鄉鎮市公所所屬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區及夜市攤商人潮驟減營業額大幅衰退,已嚴重危及攤商生計與生存,縣長張麗善與副縣長謝淑亞、斗六市長林聖爵、議員賴淑娞、建設處長李俊興體恤攤商,今(15)日親至斗六雲林溪攤集區(吆鬼街)宣導縣府市場減免租金及夜市紓困金補助政策與紓困措施。

張縣長表示,縣府已於6月9日經雲林縣議會三讀通過經費墊付案,並於10日函文各鄉鎮市公所自111年6月至8月共計3個月,補助縣轄各鄉鎮市公所所屬公有零售市場及列管夜市(斗南中興夜市及古坑夜市)3成租金及補助戶籍設籍於雲林縣內的各夜市攤販,每攤商1800元紓困金,希望協助全縣攤商度過此疫情危機與難關。

張縣長亦說明,此次各鄉鎮市公所所屬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區及列管夜市承租攤商之租金3成補助減免,將由各公所市場管理單位直接於開立租金繳款書時減免;若已繳交租金者,各公所管理單位將於下期租金繳款書逕減免3成租金。

 另非列管夜市各夜市攤販,每攤商1800元停業紓困金之本次紓困案申請對象、條件、應檢附文件及期限等說明如下:

(一)申請對象與條件:設籍雲林縣,因本府三級疫情警戒公告停業疫情之縣內夜市攤商,每攤商擇單一夜市申請,並檢附相關承租契約資料或領據及切結書及身分證影本,且不得重複申請紓困金。

 (二)申請攤商應檢附文件如下:

1、身分證影本。(需設籍雲林縣)
2、承租契約資料或領據及切結書。
3、銀行帳戶(含分行帳號)存摺影本。(轉帳手續費內扣)

 (三)申請期限:自公告日起至111年8月31日止,逾期不受理。

 (四)攤商將應檢附文件交由各夜市管委會或負責人彙整各夜市攤販基本資料及申請紓困金清冊後函送本府審查;無管委會或負責人之夜市由所在地之公所協助收件彙整申請清冊後函轉予本府審查。

 建設處長李俊興表示,縣府自109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影響至今,已針對本縣各鄉鎮市公所所屬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區及列管夜市(斗南中興夜市及古坑夜市)攤商補助109年4至6月3個月3成租金、110年6至9月4個月3成租金、列管夜市全額租金及110年戶籍設籍於雲林縣的非列管各夜市攤販,每攤商1800元停業紓困金等補助政策與紓困措施,兩年來共計補助及紓困全縣32處公有市場、27處大小夜市約計3200個攤商,補助及紓困金額共計超過820萬元。

 李俊興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確診者激增,嚴重衝擊雲林縣整體公有市場及夜市經濟景氣與民眾消費意願,對於全縣攤商之經營困境,縣府感同身受,決定苦民所苦補助公有市場攤商租金並發放夜市攤商紓困金,以減輕民眾負擔,共同幫助縣內所有攤販能度過生存危機,永續經營。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