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囊括3座國家永續發展獎 張麗善縣長:淨零加速農業前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囊括3座國家永續發展獎 張麗善縣長:淨零加速農業前進

由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舉辦的國家永續發展獎,112年在全國121個機關團體熱烈報名下,75單位進入複選,最終35單位獲獎,包括教育類6校、企業類20家、民間團體類3家及政府機關類6家。雲林縣政府以「『資源永續、低碳創新』雲林農業永續轉型計畫」在政府機關類脫穎而出,同虎尾鎮廉使國民小學在教育類、水林鄉微醺農場在企業類分別獲獎。雲林縣長張麗善於(30)日率隊出席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112年國家永續發展獎頒獎典禮,偕同廉使國小校長林俊傑、水林微醺農場黃衍勳,接受行政院長陳建仁頒獎表揚。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能夠在資源有限情況下,獲得3座國家永續發展獎相當不容易,尤其雲林縣政府是6個得獎機關中唯一非六都、非中央的機關,此殊榮是對縣府團隊在淨零農業加速前進目標下的最佳肯定;在教育類獎項中,廉使國小是高中職以下唯一得獎的國小,特別感謝林俊傑校長所帶領團隊,不斷扶植很多衛星學校、種子學校,讓我們一起在整個國家永續發展當中來努力,同時也從校園開始向下扎根,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目標。另,水林微醺農場黃衍勳,在智慧農業方面優異傑出表現,與周邊青年農民一同合作,無論在契作、行銷通路都不遺餘力,能夠得到國家永續發展獎企業類獎項,她在此予以肯定。張縣長說,雲林縣於全場中囊括三大獎,可以說是各縣市中表現最優,也是最棒的縣市。

張縣長說明,雲林農業產值已多年為全國第1,近1/3人口為一級產業工作者,相關產業鏈超過6成人口從事與農業相關事業,65歲以上老農高達21%,亦即每5人即有1人隨時會退休或因意外風險將不再繼續從農的高齡族群,引發糧食安全危機並非不可能。此外,氣候變遷導致農業難以維持穩定產量與品質,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造成的衝擊與損害是農業轉型重大課題;如何帶領農業走到下一個未來,已是人民、企業乃至社會的期望。作為衝擊第一線的農業大縣,雲林縣必須帶農民一起「智慧」與「永續」雙軸轉型。

雲林縣政府於2019年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並於2021年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推動區域、跨域議題合作與資源整合。縣府於2022年出版「雲林縣農業減碳政策報告書」,完成雲林農業活動溫室氣體盤查,藉由排放熱點分析得到本縣關鍵減碳行動,也進行重點農業剩餘資源盤點,完成本縣農剩資源種類與數量盤點。再依前述的基礎調查,針對溫室氣體排放熱點與農業剩餘資源設定減量減碳目標,分別規劃減量、增匯及綠循環方式,擬定適地適種的策略,提出「產業轉型」、「未來農業」及「社會支持」三大面向的短期(2年內)、中期(2-4年)及長期(4-5年)具體減碳行動方案,並與人民、社會、產業對話,共築雲林未來農業,為低碳永續的幸福城鄉努力。

雲林縣政府展示藉由精準用藥與施肥、智慧節水節能、農作物碳匯評估機制、企業組織減碳與排碳管理、剩餘資材有效應用、推動農業太陽能、農業生質能、針對農業廢棄物提出農剩副產物循環再生中心及區域農能資源中心、針對畜牧業廢棄物採取畜牧糞尿資源化…等具體減碳行動方案,建構農業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發展,促進能源循環與資源循環的經濟體系。也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與智慧農業管理技術,整合資訊與通訊技術,對生產要素進行數位化設計、智慧化控制、精準化運作、科學化管理等方式,優化生產管理、提高農業生產力。

 縣長張麗善指出,發展極端氣候下的淨零循環農業運作將是未來農業發展重心和世界趨勢,當中關鍵在於凝聚人民、企業和地方共識。得益於雲林為全國地方創生的領頭羊,於創生典範案例遍地開花的強健基石下,整合產、官、學、研資源,綜整跨領域各界量能,在產業困境和氣候變遷雙重挑戰下,藉由「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雙重轉型帶動農業升級,發展「智慧科技」技術與「淨零排放」概念建構包容、安全、韌性並具地方特色的智慧農業,除有效提升農業生產力並彌平勞動力缺乏、產量不穩缺口,並且協助農產業能順利接軌國際的減碳趨勢,打造友善從農環境吸引青年返鄉,使各界看見雲林農業發展的活力與多樣性。

 雲林縣今年勇奪3座國家永續發展獎是大家的辛苦耕耘,讓我們有了這片美好的土地,是大家的默默付出,燃起了這座城市發展的火花,每一個微小的貢獻,都匯聚成這份珍貴的榮耀。因為每一位縣民的努力,我們才能夠看到雲林農業繁榮與發展的景象,因為我們共同的信念,才有了這份屬於雲林的輝煌時刻。這份榮耀屬於每一位參與計畫的人員共同努力獲得,也是全體縣民共同攜手創造的成果,縣長張麗善謝謝每一位為雲林農業辛勤付出的人。

    雲林縣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 獲台鐵局同意轉呈交通部核准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評估規劃曲率半徑獲台鐵局同意轉呈交通部核准

    • 雲林縣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計畫可行性研究自審查期間一再遭委員提出斗六站北側彎道區率半徑設計問題,經110年11月23日臺鐵局長杜微南下拜會雲林縣長張麗善達成共識,張麗善縣長11月16日向胡湘麟政委請託,於11月17日臺鐵局再次電話回復表示支持後,於11月30日臺鐵局正式函報交通部陳請依本府規劃內容辦理,斗六站北端彎道之曲率半徑由689公尺優化至730公尺。

     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評估歷經多次審查,於112年9月25日召開「交通部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會第19次會議」,再次遭多數委員提出斗六站北側彎道之質疑,雖雲林縣政府於審查過程中強烈提出,若配合改善斗六站北側彎道至R1000,最大之軌道偏移量約45公尺,需取得斗六都市計畫範圍內用地約6,101平方公尺,拆遷50棟建築物,及相當大之用地取得代價仍被中央退件,請本府於可行性階段與交通部臺鐵局協商並定調斗六站北側彎道之曲率半徑改善方案。

     針對9月25日審查會議意見,本府於112年11月2日收到交通部審查會議紀錄後,已於11月15日提送修正報告先行與交通部鐵道局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審查;而為求後續執行順利,於11月17日先行與臺鐵局溝通,並於同月22日函文臺鐵局,臺鐵局於11月30日函報交通部表示,本案消除多達七處平交道,可大幅提升鐵路行車安全,杜絕用路人利用平交道入侵軌道沿線,亦保障民眾行的安全,亦可同步解決斗六市區交通壅塞問題;此外,現階規劃方案對於鐵路運轉時速無顯著影響,故陳請交通部同意所請,針對本府規劃方案再次給予支持。

     張麗善縣長表示,相當感謝臺鐵局對於斗六市區鐵路高架化支持,現階段希望交通部鐵道局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儘速依照先前審查會議建議,加速召開工作會議商談配合修正事宜,本府將積極參照各部會意見完善報告書,期望儘速完善雲林聯外交通網絡,讓雲林的鄉親得到更好的生活。

      劍湖山跨年晚會煙火秀 雲林縣長張麗善邀全國民眾來雲林喜迎2024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劍湖山跨年晚會煙火秀創新精彩 雲林縣長張麗善邀全國民眾來雲林喜迎2024

      2023年劍湖山摩天輪跨年煙火秀將於12月29日開跑,連續3天舉辦高空煙火秀;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年劍湖山世界再度為大家設計跨年晚會,有高空煙火秀、無人機表演及眾多藝人演出,歡迎全國民眾來雲林一起跨年,迎接2024。

      劍湖山摩天輪跨年煙秀30日舉行宣傳記者會,邀請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出席應援,縣長張麗善稍早參加快樂天使遊樂園活動,邀請全國民眾來雲林跨年;張縣長表示,參加跨年活動是許多民眾迎新年最期待的事,劍湖山世界每年都為全國鄉親舉辦非常棒的跨年晚會,吸引全國各地民眾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張麗善縣長說,今年劍湖山世界跨年煙火秀從12月29日起跑到31日跨年晚會,每天都有不同的煙火秀,31日跨年晚會有藝人演出、摩天輪煙火秀,還有400台無人機表演888秒,歡迎大家來到雲林參加跨年晚會,一起迎接2024年。

      劍湖山世界表示,2023年重磅推出「雙跨年」煙火三部曲,精彩活動從12月29日就開跑,連續3天施放高空花火秀, 30日施放5分鐘的沙灘花火秀及雲火INFERNO火舞團「焰光盛舞」為跨年連假第一天打頭陣,31日則是重頭戲摩天輪跨年煙火,「2024劍湖山摩天輪跨年煙火秀-愛遊世界」煙火無人機璀璨登場總長度超過1600秒,力拼全台最長煙火秀。

       劍湖山世界董事長尤義賢表示,劍湖山摩天輪跨年煙火秀將邁入第17屆,已成為每年跨年的活動焦點, 31日重頭戲除有全台唯一的摩天輪炫渦煙火、「400架無人機」璀璨燈光展演帶你環遊世界、長達1000公尺的環場電光花火盛宴,共同打造888秒的高科技共演,煙火及無人機都有經過角度試算,只有在園區內才能欣賞到最震撼且最美麗的跨年煙火。

       另今年首度導入國際大型運動賽事才能看到的「愛心字幕煙火」以及浪漫破表「彩虹橋煙火」,打破單一主體的限制,以幾何概念讓跨年煙火的層次更加豐富,更加璀璨。

      另迎接2024劍湖山世界跨年晚會,將在12/31(日)晚上8點20分開場,由蔡昌憲、DJ童童擔任跨年主持人,來賓包括由采子、163 braces、Miusa、KIRE、徐暐翔、Yappy、李晉瑋、榕幫、翊庭、亨利SB以及今年最夯的人氣女團未來少女-紫月光。

       劍湖山世界表示,配合跨年晚會與煙火秀,12/31日園內遊樂設施由白天開放至晚間10點,緊接著跨年晚會與煙火派對,要讓大家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狂嗨14個小時。另也有多種優惠及專屬VIP套票,更多活動與票券資訊,可以到劍湖山世界主題樂園官方網站查詢。

       

      雲林縣幸福指數躍進6名次 張麗善施政滿意度全台第5名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幸福指數躍進6名次 張麗善施政滿意度全台第5名

      • 經濟日報與國泰人壽共同主辦的「2023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今天(11/30)公布結果,「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雲林縣今年拿到第五名滿意度為73.9%,冠軍則是台中市獲得滿意度為78.8%,嘉義市與嘉義縣並列第二,滿意度均為77.2%,第四名為台東縣的76.1%。 
       雲林縣在張麗善縣長連任執政下,縣府團隊除了在施政滿意度急起直追外,在幸福指數也大躍進往前6個名次;在硬指標表現上,就業及居住、環境排名皆有提升,另外在民調上11項指標有9項排名進步,包括家庭經濟、工作狀況、社會聯繫、教育成就、環境品質、政府作為、健康狀況、個人安全以及工作生活平衡,在居住條件及生活現況這兩項則是持平。

      雲林縣政府秘書長曾元煌表示,感謝縣民的肯定,雲林縣府團隊將會持續努力,無論是在提高生育率或是長照社福方面,都會再精進作為,讓雲林縣民越來越幸福。

      縣長張麗善則是鼓勵各局處間進行良性競爭,無論是國際或國內競賽、評比,近年來雲林縣各局處獲獎無數,今日張縣長帶領縣府團隊獲頒112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但不會因此而滿意,將會持續帶領雲林縣加速前進,期許自己成為種樹的人。

       經濟日報表示去年經歷了九合一選戰,有些縣市首長新上任,有些首長是續任,今年揮別了新冠疫情,許多縣市朝氣蓬勃,舉辦很多活動、努力招商、加強建設等,推出民眾有感的施政措施,今年公布的縣市幸福大調查,是疫後的第一份成績單,今年的民調共15,260 位有效樣本,是全台最大規模的幸福民調。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