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污染改善 雲林縣召開空氣污染防制計畫書(113-116年)研商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精進污染改善 雲林縣召開空氣污染防制計畫書(113-116年)研商會

  • 為進一步提升雲林縣的空氣品質,雲林縣政府規劃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計畫,並於今(23)日召開研商會議,邀請相關部門及單位共同討論和蒐集各界意見,秘書長曾元煌也親自出席主持,展現出縣府對精進污染改善的重視。
祕書長曾元煌表示,承接過去四年(109年至112年)第一期空氣污染防制計畫的成果,雲林縣依據行政院於112年12月21日核定的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規劃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計畫(113年至116年),希望透過精準治理及淨零轉型策略,結合跨領域單位的合作,共同推動多項減污減碳措施。

今(23)日召開的研商會議,邀請相關部門及單位,共同討論和蒐集各界意見修正此版計畫書,本計畫書旨在跨域整合資源,從六大面向出發,實施34項具體的減量措施。這些面向包括第一項,精進行業減量技術,例如推動燃煤機組除役和減少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第二項為全面掌握車輛機具,進一步汰換燃油汽機車和柴油車,並設立空氣品質維護區;第三項是建立跨部會專案管理,改善港口、民俗活動和民生議題污染問題;第四項的重點為監控區域開發,推動大型開發案件的空污增量抵換;第五項則是特定季節加強應對措施,針對地理和季風變化引發的跨區域污染提出解決方案;第六項則是2050淨零共利減污,將逐步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

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透過這些措施,雲林縣預計PM10能減少1150公噸、PM2.5減少350公噸、SOx 減少3,520公噸、NOx減少6,485公噸、NMHC減少2,920公噸,從而改善空氣品質,達到設定的改善目標:PM2.5濃度由109年20.8微克/立方公尺降至15微克/立方公尺,臭氧(O3)8小時紅色警示天數從18站日降至3站日。

張局長強調,持續精進污染改善及實現2050年淨零目標固然充滿挑戰,但透過不斷改進減量技術、強化車輛及機具管理、推動減污減碳共利策略及加強季節性應變措施,結合跨單位、跨縣市的合作,我們有信心克服挑戰。同時,我們期待各相關單位、公私部門、鄰近縣市以及廣大民眾共同參與,攜手推動潔淨能源的使用,發展綠色科技,實踐綠色低碳運輸,並深化環境教育,從而全面提升本縣的空氣品質,保障民眾的健康福祉。
 

    提升雲林古坑樟湖觀光量能 雲林張麗善縣長率團隊親自踏勘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提升雲林古坑樟湖觀光量能 雲林張麗善縣長率團隊親自踏勘

    • 為提升古坑鄉樟湖地區觀光量能,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今(23)日率縣府團隊在古坑鄉長林慧如、樟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啟顯及地方鄉親等人陪同下,踏勘樟湖村茄苳神木、神谷大瀑布等景點,允諾協助為神木立碑、設置簡易廁所等,提供民眾便利的遊憩環境。

    縣長張麗善表示,樟湖村石橋附近的茄苳神木,樹齡約500年左右,是縣府列管的珍貴老樹,地方鄉親陳情希望能夠立碑,縣府尊重地方居民的信仰,將由城鄉發展處協助社區立碑,此外神木附近也是縣內賞螢景點之一,縣府也會在附近停車場設置簡易廁所,方便遊客使用。

     張縣長指出,縣府這幾年在石壁、草嶺等地開發許多景點,樟湖地區其實也有很多美麗景緻,尤其這裡是黃頭鷺入秋後往南遷移必經路徑之一,成千上萬隻黃頭鷺在山間飛越十分壯觀,地方引以為傲,縣府也協助設置觀景平臺,提高遊客造訪意願。

    對於地方提出希望能改善神谷大瀑布入口道路鋪面並設置吊橋,張縣長也指示水利處及城鄉處再與地方研議。

     古坑鄉長林慧如表示,感謝張縣長及縣府團隊來樟湖地區會勘,協助地方改善休憩環境,公所也會盡全力配合,一起推動地方觀光發展。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