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虎尾商圈!雲林縣長 張麗善視察虎尾鎮公安路立體停車場工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提振虎尾商圈!雲林縣長 張麗善視察虎尾鎮公安路立體停車場工程

雲林縣虎尾鎮公安路立體停車場新建工程去(111)年3月開工,備受地方期待,縣長張麗善今(22)日率工務處長汪令堯,偕同立法委員林文瑞、縣議員黃美瑤、蔡明水、陳乙辰、虎尾鎮民代表會主席林嘉弘等人,視察工程進度及品質。張縣長表示,目前工程進度已達40%,硬體部分預計今年9月完工,接續進行招商等相關作業,預計明年2月正式啟用。

縣長張麗善指出,公安路位於虎尾鎮市中心,是標準的蛋黃區,無論假日、平日車位需求大,為紓解停車問題,縣府向中央申請前瞻計畫,配合多目標使用申請,以城市森林為設計理念,打造地上6層、地下1層的立體停車場,完成後預計提供296席汽車停車位及30席機車停車位,其中1、2樓為商業空間,可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商業活絡,在去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的肯定。

張縣長進一步表示,本案為縣內指標性工程,總經費達新臺幣6.33億元,其中1.2億元由中央補助,其餘由本府自籌。工程由謝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義力營造有限公司施工,目前開始施工上部工程,實際進度已達40%,本工程上部採鋼結構型式,需要吊裝,工區受限,經動線模擬研議,採用分區吊裝方式進行,避免吊裝風險;此外,施工現場安全衛生規劃縝密,也帶動良好的施工品質,預計參加今年國家級金安獎及金質獎的評比。

 工務處長汪令堯說明,虎尾鎮公安路立體停車場預計在今年9月完工,除提供停車外,1、2樓可作商業使用,縣府於112年1月已完成OT招商,由日月亭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後續營運權利,目前該公司已著手規劃,打造適合的營運特色,預計今年10月進場,展開停車場設施及商場招商作業,明年2月正式啟用。

立法委員林文瑞表示,公安路立體停車場建置完成後,可望解決虎尾市區30多年來缺乏停車位問題,感謝雲林縣政府及張麗善縣長有這麼前瞻性的規劃,尤其這個停車場周邊有許多虎尾的景點,例如合同廳舍、故事館、布袋戲館等等,有足夠的停車位後,不只提升在地居民生活機能,未來也可吸引更多人來虎尾遊憩,提升虎尾的觀光及交通量能。

 張縣長最後也強調,縣府團隊近年來致力於提升公共工程環境,簡化相關行政程序,避免撥付款項延宕,就是希望吸引優質廠商投入,這幾年屢獲國家級獎項之肯定,再來虎尾鎮公安路立體停車場新建工程也會參加國家級比賽,希望能打造優質的嶄新地標。

今日視察,包括縣長張麗善、立法委員林文瑞、縣議員黃美瑤、蔡明水、陳乙辰、虎尾鎮民代表會主席林嘉弘、議長沈宗隆服務處秘書吳明煌及多位地方民代均出席,縣議員黃凱服務團隊也派員參與,共同關心這項虎尾的重大建設。

友善育兒環境 雲林縣麥寮鄉首間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揭牌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友善育兒環境 雲林縣麥寮鄉首間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揭牌

  • 雲林縣政府於麥寮鄉崙後社區活動中心建置麥寮首間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今(22)日上午由副縣長謝淑亞、社會處處長林文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文教產業發展暨補習服務品保協會理事長張義雄、麥寮鄉鄉長蔡長昆及縣議員林深、許留賓、蔡永富議員、鄉民代表吳宗典、吳明宜、張俊生及蘇俊豪議員秘書許家瑋、顏嘉葦議員助理鄭庭淳等共同揭牌啟用。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0-2歲嬰幼兒人數目前約有1萬1千人,為建立「以兒童為重、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友善育兒環境,已於北港鎮、虎尾鎮、西螺鎮及古坑開辦公共化托嬰中心服務本縣民眾。今日麥寮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成立,建構本縣山、海及平原區公共托育服務,建立本縣優質、平價、普及幼兒照顧體系,以健全對家庭之支持與照顧。

謝副縣長提及,麥寮鄉近年人口成長,年輕人口增加,父母托育需求大增,本次開幕的麥寮公設民營托嬰中心,為麥寮鄉第1間公設托嬰中心,非常感謝鄉公所、社區提供場地,尤其這次經營團隊將AI智能科技帶進來,24小時監測注意孩子身體狀況,隨時將數據上傳雲端。藉由提供優質托育照顧品質及平價化之托育環境,讓年輕父母可以將幼兒放心托顧於托嬰中心,讓家長放心回歸職場,增加家庭收入,減輕照顧負擔。期待透過資源整合,成為標竿,最重要是營造孩子快樂成長的環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文教產業發展暨補習服務品保協會理事長張義雄指出,榮幸承接此次麥寮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我們會把北部最好資源也帶到雲林縣,將AI引入托育場所,同時也與在地環球科大、嘉義吳鳳科大幼保系攜手人才培訓,將最優質智慧科技、人才帶到雲林,帶到麥寮公設民營托嬰中心。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本縣重視社會福利,不僅提高生育津貼,也打造友善育兒環境,本托嬰中心經營團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文教產業發展暨補習服務品保協會,為專業團隊,聘請合格托育人員,提供幼兒完善的照顧,優質適性的活動,也會舉辦親職講座,讓父母和幼兒一同成長,此外,麥寮托嬰中心位在活動中心2樓,結合社區資源,更可實現社區共融,在地樂活。也感謝公彩的支持與經費挹注,完成本托嬰中心,縣府將持續營造雲林縣成為一個安心友善托育城市。

 林處長補充,麥寮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委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文教產業發展暨補習服務品保協會經營管理,收費9,000元,政府還可補助5,500元,收托對象為0-2歲嬰幼兒,2歲前在此,2歲後至3歲前如有需求,也能在此延托。歡迎有需求的民眾撥打專線洽詢0966-063199。

 

賀!! 出院準備服務 品質更上一層樓 雲林縣衛生局 榮獲SNQ國家醫療品質標章認證

 

賀!! 出院準備服務 品質更上一層樓 雲林縣衛生局結合產、官、學三方跨領域合作, 榮獲SNQ國家醫療品質標章認證

  •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於112年2月14日(二)舉行之第25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國家品質標章」授獎典禮,雲林縣衛生局長照科與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在護理照護服務類/護理特色專科組,榮獲殊榮。

 其中,本局與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慶)、財團法人慶寶勤勞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聯手研發「永續發展優化長照系統」平台與「關雲長」APP,由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以「盛水不漏~無縫接軌出院準備與社區照護」榮獲2022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護理照護服務類/護理特色專科組」認證,大大肯定了平台對優化出院準備服務的品質的價值。

110年11月1日至112年1月31日該系統統計結果,經由衛生所電訪追蹤關懷886人次,其中以轉介慢性病照護服務為最高385人次(43%)為主,其次為長期照顧服務165人次(19%),另提供營養諮詢服務、居家護理服務、心理諮商服務、失智社區服務、安寧療護服務及其他合計107人次(12%),顯示出院民眾中有74%可以透過該系統平台獲得主動關懷並轉介社區多元化服務資源。

 雲林縣衛生局致力結合產、官、學界合作,跨域將企業公益資源、地方政府力量以及社區醫療機構創造出智能照護因地制宜之長期照護服務模式,也帶動社團發展及建構長照親善環境,為雲林縣民眾提供更優質的長照服務,在此,雲林縣衛生局再次感謝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慶)、財團法人慶寶勤勞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和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的合作,並期待在未來與他們繼續合作,共同推動醫療服務的進步。

雲林縣政府發表「保正作家」蔡秋桐新書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發表「保正作家」蔡秋桐新書,響應世界母語日推展雲林在地文學

  • 雲林縣政府21日於文化觀光處舉行「保正作家」蔡秋桐作品《蔡秋桐詩文集》、《蔡秋桐影像集》新書發表會;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蔡秋桐先生創作文字語言以漢文、台灣話文夾雜書寫,具有強烈本土語色彩,是紮紮實實從臺灣的土地上長出來的文學,厚重而樸實,有臺灣原味。
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推廣在地文學作家蔡秋桐作品,文化觀光處策劃2/3-3/26精選主題書展及2/25主題講座《咱的日子—我們的日常》系列活動,今天上午辦理蔡秋桐新書發表記者會,文觀處長陳璧君、議員林文彬、臺灣文學館副館長蕭淑貞、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陳淑容博士及蔡秋桐家屬出席。
「保正作家」蔡秋桐先生作品《蔡秋桐詩文集》、《蔡秋桐影像集》由雲林縣政府文觀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文學館共同編纂出版,其文學與影像見證著戰前、戰後雲嘉農村的社會發展與地方事務,是臺灣文學作家與作品研究的重要資料之一。
陳璧君處長表示,蔡秋桐先生出生於雲林,日治時期曾任地方保正,故有「保正作家」之稱,戰後亦曾擔任第一任元長鄉鄉長,並當選台南縣第一屆參議員。其創作文字語言以漢文、台灣話文夾雜書寫,具有強烈的本土語色彩,像是紮紮實實從臺灣的土地上長出來的文學,厚重而樸實,有臺灣原味。深厚的文化底蘊,歡迎民眾一同發掘。 陳璧君處長指出,今天特別邀請到文學家陳淑容博士,分享及探討秋桐先生文學作品,讓民眾能更暸解與欣賞秋桐先生的文學造詣,秋桐先生身兼保正及糖廠委員留下珍貴的文件,以及蔡氏家族和當地早期生活影像,同時為農村社會文化變遷做見證,這些文學小說及影像資料成為今日我們了解日治時期農民生活最真實的生活紀錄,而這股文學創作的氣息至今仍在延續著,也增添雲林文化觀光休憩廊帶的亮點。
信義國小所在的五塊村正是秋桐先生的故鄉所在,他深知教育對孩子、社區發展的重要性,因此信義國小的校地、校歌、校徽及設置等無一不與他息息相關,於此,在史利明校長的努力之下,將現「讀冊館」轉型活化為「蔡秋桐文學館」,將於4/18蔡秋桐誕辰紀念日揭牌,以期讓更多人了解秋桐先生的生平事蹟,也激起社區民眾及學生對秋桐先生的典範學習。

台語是我們的母語,也是臺灣這片土地的語言,蔡秋桐為臺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對於農村文學、臺語文學、地方史事都有重要意義,為提升人文素質,閱讀文學經典,培養良好的文化底蘊,希望藉由此機會使民眾深入了解蔡秋桐先生事蹟及其作品,進而發掘更多雲林在地的文學創作。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