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有成 獲中央核定5大文化資產修復工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有成 獲中央核定5大文化資產修復工程

雲林縣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的成績深獲中央肯定,今(112)年7月中央核定補助共16個計畫提案,共計2億1,775萬元;包括:斗六真一寺、古坑國小舊宿舍、西螺街長宿舍、元長瓦磘庄集會所及饒平國小舊宿舍等5案修復工程;西螺振文書院、大埤三山國王廟、北港義民廟及口湖文生天主堂等4案修復及再利用暨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二崙荷苞嶼恆心堂及建國一村庚辛棟等2案之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口湖鄭豐喜故居、元長傅氏大宗祠、莿桐保甲事務所及建國一村甲棟庫房棟等4案之修復再利用計畫,另有雲林文資防護專業防護中心1案。

雲林縣目前進行中的文化資產修復工程計有農糧署宿舍、斗南派出所、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舊東勢鄉公所辦公廳舍及附屬倉庫、崙背分駐所宿舍群、土庫順天宮,建國一村忠校棟及活動中心等8案、未來尚有北港糖廠倉庫群及二崙分駐所眷舍,加上這次核定的5案,共計15處文化資產修復工程辦理中,將來各修復工程期許回復文化資產風貌的同時,也積極營造其周圍成為親民的優質環境,讓民眾來參觀的同時,可以深入了解歷史文化及建築特色,進而愛護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

縣長張麗善表示,斗六真一寺為斗六市民非常重要的信仰中心,乘載著許多斗六人的記憶,更為斗六舊城現存最古老的寺廟,於民國99年公告為本縣縣定古蹟,迄今13年,終於獲得修復工程補助款,期間廟方歷經排斥反彈期、磨合期,直到本府辦理縣定古蹟斗六真一寺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經過討論溝通,彼此的意見交流,所有權人明瞭斗六真一寺的歷史沿革、工藝美術等文資價值,並有了規劃修復的願景,信眾也漸漸接受了縣定古蹟斗六真一寺的這個名詞,最後董監事會更是同意出資自籌款,今獲核定總計畫經費1億650萬元,補助9,052萬5,000元,預計於115年完成修復;雲林縣歷史建築古坑國小舊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核定總計畫經費5,264萬元,補助3,684萬8,000元,未來再利用將做為鄉土教育館及社區共餐食堂;雲林縣歷史建築元長瓦磘庄集會所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核定總計畫經費1,991萬元,補助1,393萬7,000元,未來再利用將做為地方居民活動、文化藝術課程之舉辦空間;雲林縣歷史建築莿桐饒平國小舊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核定總計畫經費1,696萬元,補助1,187萬2,000元,未來再利用將做為樹仔腳文化學堂。此外,在多年的爭取及林文瑞立委的關心協助下,客家委員會核定西螺街長宿舍修復工程總經費3,104萬6,687元,補助2,794萬2,018元。未來將做為西螺地區及詔安文化空間的一環,成為西螺文化客廳、人文餐旅與開放庭園等歷史空間,預計於114年底完成修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元長傅氏大宗祠、口湖鄭豐喜故居、二崙荷苞嶼恆心堂等3處都是私人主動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部這次特別核定補助,對私人保存文化資產的支持與鼓勵。

張縣長指出,去(111)年6月她偕同副縣長及文觀處長現勘斗六真一寺保存情況,答應傾全力爭取斗六真一寺修復經費,今總算兌現承諾完成重託。另外,很高興這次有許多的私人文化資產獲得補助,西螺振文書院、大埤三山國王廟、北港義民廟曾於921後完成修復工程,然迄今逾20年,本次將依據現行《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規定進行調研補遺檢討並針對損壞問題進行規劃設計,俾利下期工程的爭取。雲林縣是宗教大縣更積極轉型為觀光大縣,期待透過每個歷史場域的發掘、修復及活化,持續積累雲林的文化量能,除彰顯雲林翻轉後的文化姿態,更成為雲林城市美學的珍貴基石。

 斗六真一寺董事長程重勳指出,感謝縣府提報,促使真一寺獲得超過1億元的修復經費,後續伴隨而來如辦公室遷移、柱座遷搬、水電等各方面種種艱鉅的修復工程,都需要專業協助,雖然我們居於協辦,但也體認任重道遠,真一寺全體董監事會一定會更加努力,讓真一寺於民國115年順利完成修復,屆時再請張縣長蒞臨主持完工儀式。斗六市長林聖爵也說,斗六真一寺修復工程對所有市民好朋友來說是非常好的消息,對斗六市整體文化古蹟、縣級文化古蹟文資保存工作更是邁進一大步,盼透過文化古蹟修復後,進一步帶動地方觀光人潮。

 縣府今(17)日於縣定古蹟斗六真一寺召開雲林縣文化資產修復加速前進記者會,包含雲林縣長張麗善、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斗六市長林聖爵、縣議員王又民、黃勝志議員、陳芳盈議員助理楊哲嘉、斗六市民代表會副主席黃尤美、孫美鈴代表、蔡孟岳代表、鎮東里里長楊鴻玉、四維里里長呂昶夆、雲林縣縣定古蹟斗六真一寺董事長程重勳、縣定古蹟大埤三山國王廟總幹事王秀玲、縣定古蹟西螺振文書院鸞務組組長林會卿、縣定古蹟北港義民廟主委蔡信捧、歷史建築莿桐保甲事務所莿桐鄉公所機要秘書楊媺媱、歷史建築口湖鄭豐喜故居吳繼釗老師、歷史建築二崙荷苞嶼恆心堂所有權人李佩育、歷史建築元長傅氏大宗祠主委傅德志、歷史建築古坑國小舊宿舍古坑國小洪肇斌校長、歷史建築莿桐饒平國小舊宿舍莿桐饒平國小陳茂雄校長、歷史建築元長瓦磘庄集會所瓦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界維等一同蒞臨,盼雲林縣文化資產保存,在觀光同步牽引推動下,吸引更多人更深度的探索雲林在地特色。

雲林縣辦理登革熱防治教育訓練培訓登革熱防治種子深入社區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辦理登革熱防治教育訓練 培訓登革熱防治種子深入社區傳授孳清防治觀念

  • 雲林縣今(8/17)新增12例確定病例(古坑鄉東和村2例、高林村2例、水碓村2例、新庄村2例、樟湖村1例、斗六市鎮南里1例、長平里1例及斗南鎮大東里1例),3例診所通報確診,7例醫院通報確診,另2例為社區篩檢通報確診,其中1例為NS1陰性,但經疾管署檢驗抗體陽性,顯示已感染一段時間。目前經疾管署確認確診已累計201例,其中古坑鄉176例(東和村22例、高林村24例、荷苞村83例、古坑村5例、水碓村25例、朝陽村7例、西平村3例、永光村1例、新庄村4例、麻園村1例及樟湖村1例)、斗六市19例(鎮南里2例、仁愛里1例、公正里1例、溪洲里2例、成功里1例、榴南里1例、鎮東里1例、文化里2例、林頭里4例、梅林里1例、公誠里1例、三平里1例及長平里1例)、臺西鄉海口村1例、虎尾鎮公安里1例、林內鄉2例(烏麻村1例及烏塗村1例) 及莿桐鄉1例(莿桐村)。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住戶健康監視及診所發燒症狀就醫民眾的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雲林縣衛生局今(8/17)日辦理「登革熱防治教育訓練」,邀請前疾管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劉碧隆傳授登革熱防治觀念與工作要訣;縣府各局處、20鄉鎮市公所及衛生所派員參加本次訓練,衛生局長曾春美盼能培訓登革熱防治種子人員,把正確的防治觀念廣為宣導,精準輔導業者及鄉親把環境清潔做好,儘速讓登革熱疫情降溫。講師針對登革熱流行病學、登革熱病媒蚊生活史、清除孳生源、化學噴藥等實務策略一一說明,並以外縣市防治為例分享防治手段,並表示建立社區防疫、容器減量及清除孳生源是落實登革熱防治工作不二法門,包括加強衛教,讓民眾了解登革熱危脅,願意配合各項防治工作,做到認識孳生源、找到孶生源、正確清除孳生源,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張麗善縣長提醒鄉親,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尤其是前往農園工作者,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或是配戴袖套及防蚊帽等防護裝備,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而確診登革熱的民眾,請務必注意出現症狀後五天內盡量在家休養,若非必要請不要外出,並且做好自身及周遭防蚊措施,穿著長袖衣褲及睡覺時吊掛蚊帳,避免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將體內的登革病毒散播出去,感染到您最親近的家人或周遭的鄰居。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