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關切斗六後火車站路面冒白煙及臭味情形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關切斗六後火車站路面冒白煙及臭味情形


雲林縣斗六市後火車站武昌路、慶生路路口,昨(19)日晚間8時許,路面突然冒出不明白煙及臭味,縣府接獲民眾陳情後立刻派員前往,並通知台電公司及欣雲瓦斯公司到場,共同釐清白煙及臭味發生原因,但截至今日凌晨釐清未果;縣長張麗善今(20)日上午偕同斗六市長林聖爵到場會勘後表示,縣府持續與斗六公所及台電清查原因,一定把真相找出來,並做最好的處置,確保鄉親安全。

昨天晚上8點多有民眾通報斗六後火車站武昌路、慶生路路口的路面冒出不明白煙且有臭味,縣府工務處丶水利處丶環保局丶消防局丶斗六市公所等相關局處首長丶主管及警消人員先後到場了解狀況,使用氣體探測器未測得任何數據,但以熱顯像測量路面溫度高達攝氏6、70度。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獲報後除工務、水利、環保、消防等局處人員立即到場外,也通知台電公司及欣雲瓦斯公司,包括斗六市公所也派員到場,共同探查臭味及濃煙發生原因,初步排除是瓦斯問題,確切原因還在釐清中,今天台電持續進行地下管線檢測,環保局也採樣化驗道路基底層回填粒料是否有問題,等釐清後會給鄉親明確答案。

台電雲林區營業處長顏錦義指出,台電昨晚接獲1911及縣府工務處通報後,立即指定特別維護經理張經理到場協助釐清原因,並開挖到將近凌晨2點,仍無法找到詳細熱源,經檢測也無漏電情形;由於現場並未聞到pvc燒焦的味道,但有發現白煙,擔心可能有電線破皮情形,今早特別採取更嚴謹的方式,把既設的電力纜線逐一抽出檢視,看能不能把發熱源找出來,讓市民安心。

斗六市長林聖爵表示,事故發生後各單位都齊心找出原因,尤其台電緊急用開口契約,出動開挖車忙到深夜才結束,今早通電後,又發現路面有溫度上升現象,立刻緊急斷電做處理;雖然目前尚無法釐清原因,但縣府跟台電都很用心,感謝顏處長全力出動相關人員檢修,希望可以儘速找出問題所在,讓路面不再產生發熱現象,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雲林縣長張麗善推動「國土農業發展論壇」力爭農民公平正義補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推動「國土農業發展論壇」力爭農民公平正義補償 

  • 雲林縣是全國唯一將農業權列入縣級國土計畫的縣市,為維護農民權益及追求公平正義,雲林縣政府將於111年4月27日舉辦「國土農業發展論壇」,邀請法、學界等專家學者,以「農縣自主」、「農地維權」為主題,探討農地受限下國家應予之補償義務,進而爭取農業權入憲,以保障農地的財產權及發展權。

「國土農業發展論壇」活動海報「國土農業發展論壇」活動海報

全國國土計畫業於107年公告實施,基於國家糧食安全,匡列全國農地需求總量為74萬至81萬公頃,並於縣國土計畫審議過程中對於農業縣課以負擔更多農地之義務,國家並未提出相對之補償措施。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若糧食安全無法確保,影響遍及全國,國家糧食安全為全民之責,非農業縣市之必然責任,不能只由農業縣市獨擔。在此機制下農民首當其衝受害最深,縣府期望能透過稅制、補償及相關資源挹注,讓農民可以獲得更公平之對待。」

「國土農業發展論壇」議程「國土農業發展論壇」議程

雲林縣政府舉辦本論壇即依國土計畫法對全國農地需求總量、農地分級及法令之管制對農民、農地限制所形成之特別犠牲,國家應如何予以特別補償,使長久以來處於弱勢的農業,能與其他產業併同擁有相同的發展空間,更思考在現今農業人口大幅下降之下,臺灣是否有相關的配套措施,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因此本論壇亦探討現行法令上加諸農業縣不合理之相關限制,不能僅靠管制來守護農地,一定要積極地配合資源投入,保障農民有安身立命的基礎。中央並應考量農地發展受限後,對農民及農業縣之經濟影響,在統籌分配款上規劃給予為糧食安全犧牲後相對應的補償措施,使農業有足夠的發展能量,更可減少城鄉間之差距。因此由雲林縣政府提出農業權概念,期望中央聽見廣大農民心聲,對於特別犧牲,應給予特別補償,照顧到為我們守護農地最辛苦的農民。

 

雲林縣政府期待透過群策群力、集思廣益,讓雲林縣農業發展及農民福祉雙贏,期望國土計畫法及農業發展條例等相關法令規定,可以進行更公平合理之調整、激發農業發展潛力,創造農業未來無可限量的前景。

 

本論壇不限參加對象,報名後即可免費入場,名額有限,歡迎民眾踴躍報名,額滿截止(報名網址:https://bit.ly/3idyHk8)。如有意願參加卻無法現場參與,可於線上直播一同觀看(直播網址:https://is.gd/FWUrZ9)。

 

【國土農業發展論壇】
活動時間:111年4月27日(星期三)上午8:40~下午4:30
活動地點: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2樓第一演講廳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
諮詢專線:(04)04-23756558 #13 陳小姐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