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工業及服務業普查處正式成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工商普查逗陣來 臺灣經濟亮起來! 雲林縣工業及服務業普查處正式成立

全國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將於6月1日起展開,雲林縣政府於今(10)日正式成立「雲林縣工業及服務業普查處」,由縣長張麗善親自主持揭牌儀式,宣告相關籌備工作正式展開,接續將積極協助本縣各鄉鎮市公所設立「工業及服務業普查所」辦理普查事務,共同完成普查任務。

縣長張麗善指出,110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係根據統計法規定,為政府每5年辦理一次之基本國勢調查,自民國43年首次創辦,這次為第14次辦理。普查目的在於蒐集工業及服務業經營概況、生產結構、資源分布及各項營運特徵等經濟活動現況,作為政府規劃工業及服務業發展政策之參據。

張麗善表示,本次普查採全面性普查,凡經營工業及服務業普查行業範圍的企業及場所單位,均為普查對象,本縣預估約為3萬4,000家,預計動用350名人力。本次普查採派員面訪及網路填報等多元管道進行,普查員將於今(111)年6月1日至7月31日展開實地訪查工作,受查單位亦可提前於5月18日起至6月30日止,運用行動裝置或電腦先行上網填報,並可參加網填抽好禮活動。

主計處長蔡蓮日表示,為使受查單位辨識普查真偽,普查員將會落實「3不+2會」的原則,「3不」係指普查員不會洩露受查廠商資料、不會詢問與普查表無關的資料、不會要您提供帳戶或存摺;「2會」係普查員會佩戴普查員證、會遞送致受查單位函。請受查單位安心接受普查員的訪問,若有疑慮可再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上雲林縣政府網站查詢。

 蔡蓮日說,「工商普查逗陣來,臺灣經濟亮起來」,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大家應該都可深深感受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這次普查就是要蒐集工商服務業的經濟活動現況,這些數據非常重要,可提供政策規劃參考,希望大家可以重視並配合,提供詳實普查資訊,讓資料具高度參考性,有效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國產大蒜將進入採收期,雲林縣政府呼籲請農民視價格適時出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國產大蒜將進入採收期,雲林縣政府呼籲請農民視價格適時出售,切勿聽信謠言。

  • 雲林縣國產大蒜3月下旬進入採收期,今年全國大蒜種植面積較去年增加,惟政府嚴禁大陸蒜頭進ロ之立場從未改變,且目前國際蒜價仍維持高價,進口利潤不高,請農民切勿聽信蒜商謠言,急於拋售新蒜,為避免產期集中出售造成銷售壓力,請農民將採收的新蒜乾燥後,視市場價格適時出售,以維護收益。

  縣長張麗善指出,依據農糧署調查資料,本(111)年國產大蒜種植面積較去(110)年增加,但仍需視大蒜生長後期之氣候狀況,方能確定其單位面積產量,國內進口配額3,520公噸,依中央統計數據近3年平均消費量約64,000公噸,應尚可達到產銷平衡。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吳芳銘表示,大蒜屬禁止自中國大陸進口的830項產品之一,關稅配額內低關稅之大蒜於每年10-12月間才可以進口,處於非國內產期;配額外進口(含配額進口期間外進口) 採從量課稅依進口量每公斤課稅27元,今年進口量到3月2日已進口3,171.82公噸(去年同期進口量8,066.93公噸) ,目前國際蒜價仍維持高價,進口利潤不高,請農民切勿聽信蒜商謠言而急於拋售新蒜。

  農業處表示本縣大蒜品質優良,風味獨具特性,但為避免農友於盛產期間集中出售造成市場供貨壓力而影響價格,請農友配合視市場價格適時出售,將大蒜充分乾燥後,再分批出售,以維護收益!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