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辦理媒體識讀公民記者訓練展成果 「共好嘉年華會」公民記者與社區同享歡樂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辦理媒體識讀公民記者訓練展成果 「共好嘉年華會」公民記者與社區同享歡樂
雲林縣政府辦理「108年媒體識讀公民記者訓練」,7月20日開訓後,每週開課連續近3個月,已完成第三年培訓;10月20 日於斗南68電影館分享成果,舉辦「共好嘉年華」,以「共好」為主軸,邀請公民記者學員、組隊參訓的地方社區團體參與嘉年華茶會,回顧這段期間的培訓成果,學員並展示推廣自家的產品,像是老班底回鄉米、良十局等商家,還有可納咖啡、甫獲選雲林良品的玉山碾米廠米糠醬等,縣長秘書周妙玲、新聞處代理處長黃俊彥、華視總經理莊豐嘉也前來同樂,場面熱鬧溫馨。
「共好嘉年華會」公民記者與社區同享歡樂
「共好嘉年華會」公民記者與社區同享歡樂
黃俊彥表示,今年的成果嘉年華以「共好」為主軸,即是要傳達學員們除自己的職業以外,基於關心在地大小事的心情,培訓過程中也用心學習公民記者報導的能力,希望能透過文字影音紀錄發揚大家所愛的雲林,也迎接更大發展空間的多職斜槓人生。
代理處長黃俊彥頒發結訓證書
代理處長黃俊彥頒發結訓證書
黃俊彥也說,鑑於自媒體的興起,108年度訓練案持續以「平面靜態-圖文新聞類」及「動態影像-影音新聞類」作為基礎,媒體識讀素養以外,還加入國際觀課程,並陸續與在地NGO合作提供公民記者駐點,請資深記者帶領學員新聞與影音實作;學員們練習掌握媒體的新趨勢,關心在地社區所產生的正能量效益,橫跨雲林山線、平原與海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此次訓練學員從70幾歲到高三的在學生都有,年齡真的不是問題,再次給予公民記者學員的表現最大肯定與支持,未來也歡迎更多的鄉親朋友們參與媒體識讀公民記者訓練課程,更多人來為雲林發聲。
培訓過程也積極與深耕在地的社區發展協會或文史工作者合作,108年有斗六大街發展協會關有仁、北港台灣香火公司蔡享潤、斗南人文協會/田頭社區、古坑湳仔社區關懷站等,前進社區講授課程,並由講師擔任導覽,活潑有趣的社區走讀,讓參與的學員有機會深入認識雲林人文地景,是培訓過程的加值收穫;豐富的課程也吸引來自高雄、嘉義、彰化、新竹、桃園、台北的學員參加,每堂課人數都超過25人,文章也已發表超過50篇,鼓勵學員持續練習報導寫作、強化技能,傳遞雲林的美好。
代理處長黃俊彥頒發結訓證書
代理處長黃俊彥頒發結訓證書
莊豐嘉總經理勉勵學員,公民記者具有主場優勢,能在各個角落現場真實報導,更具有如螞蟻雄兵工般的人數優勢,同時公民記者定義寬廣,能串聯帶動在地產業蓬勃發展。

雲林縣大埤鄉百年三秀園戶外音樂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大埤鄉百年三秀園戶外音樂會
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三秀園近年整修有成,園方於今(19)日下午4時30分,於三秀園中舉辦「鴻鳴憶故鄉」 音樂會,邀請曾獲選「兩廳院歌劇工作坊」的聲樂家戴曉君,以及三秀園張家的後人-旅日鋼琴家林主宜(庄野宜子)連袂演出。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文化處長陳璧君、大埤鄉長林森寶及諸多愛樂者一同出席這場音樂盛宴。
在三秀園美景中 聆賞樂音
在三秀園美景中 聆賞樂音
張縣長致詞
張縣長致詞
縣長張麗善表示,擁有百年歷史的大埤怡然村三秀園,為全台僅見保存完整之日治時期私家庭園,為詩人鄉長張禎祥的故居;張禎祥老鄉長過世之後,他的子女都到外地發展、家族經濟也比較困難,花園有一段時間維持得比較辛苦。直到最近幾年,由張家的外孫女、孫女婿接手老家跟花園。他們想了很多辦法、投入資源,慢慢才把園區的珍貴老房子、還有水池、假山……等都修復起來,共佔地一萬多坪,感謝園方不藏私,在這場域舉辦戶外音樂會,免費入場,讓一般民眾入園欣賞美景及樂音,度過一個美好的周末。
音樂會前的書法比賽頒獎
音樂會前的書法比賽頒獎
張麗善說,現在的園主蘇教授夫婦希望可以學習他們阿公(張禎祥)時代,把花園當成文人雅士聚會、雅集的場所;所以他們成立了「三秀園雅集文化協會」,從前年(2017)開始,他們就有舉辦雅集活動,邀請了十位書畫大師來三秀園揮毫,都是國內一等一的名家;今天的早上,也一樣有六位大師來共襄盛舉,非常難得。並且為了鼓勵書法文化向下扎根,今年三秀園還舉辦了全國書法比賽,未來這裡一定能夠成為雲林縣一個充滿歷史氣息、藝文特色的亮點。也希望能透過更多型態的藝術文化,與縣府及各界合作,持續舉辦藝術活動、文化展覽,讓雲林文化上場!
曾獲選「兩廳院歌劇工作坊」的聲樂家戴曉君的精彩演出
曾獲選「兩廳院歌劇工作坊」的聲樂家戴曉君的精彩演出

已故三秀園主張禎祥,為日治時期的古典詩人,因其交遊廣闊,舊時三秀園曾為文人雅士時常宴遊雅集的場所。戰後,張禎祥曾擔任大埤鄉的首任官派鄉長,但任官一個月即辭職,歸隱三秀園。張禎祥過世後,子女陸續到外地生活,廣大的園區漸漸難以維護,一度閒置、風光不再。近年園區由張禎祥外孫女、孫女婿購入,斥資整修,並主導成立「雲林縣三秀園雅集文化協會」,持續舉辦藝術活動、文化展覽。

(三秀園平日沒有固定開放,若有意入園需事先預約。關於三秀園的資訊,可上「三秀園」臉書粉絲專頁查看。)
獨樂樂 不如眾樂樂
獨樂樂 不如眾樂樂
三秀園問月池一景 (本圖片由三秀園提供)
三秀園問月池一景 (本圖片由三秀園提供)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