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垃圾問題,雲林縣積極提升縣內垃圾自主處理能力,爭取中央補助自歐洲採購原裝「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新設備,包括來自奧地利單軸破碎機、滾筒篩及瑞典打包機,這三項全國唯一的設備已於本(111)年10月抵達台灣,縣長張麗善今(16)日特地至彰化暫存地視察,希望經測試完畢運回雲林後,能有效解決各鄉鎮市垃圾堆積的風險與壓力,並達到友善環境的目標。
縣長張麗善今日下午至彰化視察「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運作情形。
縣長張麗善指出,縣府以歐洲最新垃圾處理新思維,利用移動式設備處理縣內各掩埋場的暫置垃圾與新鮮垃圾,所採購三項符合歐盟規範的核心設備,除了一般垃圾處理外,更可依照不同組合處理家具、廢木料、彈簧床與可燃性營建廢棄物的破碎作業,以及堆肥成品的篩分。對比國內目前類似的篩分作業系統,本套設備以優異機動性與不同組合帶來的處理彈性,可有效增加掩埋場的空間,降低不同廢棄物後續處置壓力。
張麗善表示,除採購設備外,更結合委外代操作專業廠商的細篩分設備,可有效提升垃圾篩分品質,利於後續能源化的串接,讓垃圾不只是廢棄物,可以依照不同特性有效再利用,進一步躍升全國循環經濟的指標示範,成為國內市場垃圾燃料化濫觴。
張縣長再說,待全套設備組裝完成並上線後,預計每天可處理200噸家戶垃圾,經開袋、篩分(有機物、金屬、雜質)等程序後,約可產生120噸SRF(固體再生燃料)原料,並將依照使用端的需求,再製成品質更高的產品,而工業級的壓縮包膜設備可將體積蓬鬆的SRF有效減容壓縮並包膜暫存,維持產品品質。目前縣府規畫先將這套設備放在斗南掩埋場使用,之後會移動到縣內各垃圾掩埋場,解決各鄉鎮市垃圾堆積的風險與壓力。
環保局長張喬維說明,「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除了可增加雲林縣垃圾處理量能並降低掩埋量以外,最大的效益為提升燃料品質且穩定燃料產能,進一步增加發電鍋爐的廢棄物衍生燃料摻配比例,減少燃煤使用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創造協力雙贏的嶄新局面,符合國際時勢及中央政府廢棄物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目標。
張喬維表示,目前雲林縣家戶垃圾仍須仰賴外縣市焚化爐協助處理,因此建置廢棄物自主處理能力刻不容緩,自2020「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到2022「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雲林縣循序漸進且踏實的建構垃圾自主處理的路,未來將有效利用廢棄物轉製成燃料,賦予廢棄物能源化價值,創造出另一種型態的循環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