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西螺濁水溪獵砂見效 裸露地揚塵日劇減 2.0升級並重生態保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西螺濁水溪獵砂見效 裸露地揚塵日劇減 2.0升級並重生態保育

  • 雲林縣政府長期重視濁水溪揚塵問題,透過中央與地方齊力「獵砂行動」見成效,第一期(107-109年)將揚塵日降至10天以內,裸露地面積控制在900公頃以下,未來3年升級「獵沙行動2.0」,進一步控制懸浮微粒濃度以達空品標準,明(18)日將由雲林縣環保局舉辦示範觀摩,並帶領民眾及學童見證成果,喚起全民共同重視動植物生態環境保育。

縣長張麗善表示,濁水溪揚塵困擾沿岸鄉鎮已久,雲林縣政府結合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農委會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執行107年4月行政院核定「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行動方案」(107-109年)經費新台幣11.6億多元,以水利、造林及防災應變為主軸獲致成效。「獵沙行動1.0」透過綠覆蓋、水覆蓋和植樹造林定砂等作為,目標在高、中、低裸露灘地降至1000公頃以下、揚塵發生日數降至30日以下。107-109年執行3年成果,揚塵日106年59天、107年50天、108年29天到109年8天逐年降低,裸露地面積控制在900公頃以下。

雲林縣近年試辦文蛤殼覆蓋裸露地,大幅降低裸露灘地20公頃以上,減少60%揚塵現象,109年加入霧砲車除塵搭配洗街,讓空中揚塵及地上泥沙,受水分子包圍和清除,達到淨化空氣效果。

在縣府積極爭取文蛤殼固砂計畫及校園全面裝設新風系統下,行政院核定第二期「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行動方案」(110-112年)經費新台幣8.7億多元,除了持續控管揚塵發生日數及裸露地面積,進一步管制空氣品質監測站懸浮微粒濃度,希望達到環保署規定的空品標準,以全方位改善揚塵問題及校園教室空品環境。而學校裝設新風系統方面,第一階段完成濁水溪沿岸麥寮、崙背、二崙、西螺、莿桐等地50所學校、579間教室裝設新風系統,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未來已爭取將在12所學校、82間教室裝設。

雲林縣環保局代理局長黃富義指出,今年10月發生多起露天燃燒行為,導致綠覆地被燒毀面積50公頃以上,雲林縣政府緊急召開「濁水溪出海口河床燃燒致空污因應」會議及聯合會勘,擬定預防機制及復育燒毀區域。

 黃富義並表示,環保局將於18日舉辦「濁水溪河川揚塵改善示範觀摩會」,帶領民眾及學童瞭解濁水溪裸露灘地治理抑制沙塵的成效、認識濁水溪出海口的多元生態,進而重視動植物生態環境保育,共創生態復育及揚塵改善的雙贏效果。

破天荒!「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成效卓著 榮獲第3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破天荒!「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成效卓著 榮獲第3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

  • 行政院為樹立標竿學習楷模,擴散服務效益,訂頒「政府服務躍升方案」,鼓勵各機關運用各種創新整合策略,提供與時俱進的服務及精進作為,帶動政府效能全面躍升。在評獎過程中,除了書面審核申請資料外,更邀請來自各界專業人士擔任評審,每年中央政府各部會單位、國營事業及地方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公所)上萬個機關均得以參加評選,可說是公務機關的年度奧斯卡獎,故獲頒此獎項之機關即足為全國楷模,更為該機關之最高榮譽!

「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成效卓著 榮獲第3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成效卓著 榮獲第3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

雲林縣政府今年度以「雲林縣政府創生智庫暨產業數位轉型輔導計畫(整合地方創生、數位轉型、行動主管會報及青聽青訴座談等業務」參加政府服務獎評選,自內部書面評核、提報,並經國家發展委員會召開審查會議,以最嚴格的標準,審視本府各項服務是否精準到位。最終於競爭激烈的入圍專案中,得到評審委員青睞,榮獲第3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社會關懷類,顯示雲林縣政府為民服務的努力深獲肯定。

「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成效卓著 榮獲第3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雲林縣政府」服務上場成效卓著 榮獲第3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

縣長張麗善今(17)日親自帶隊北上領獎,除肯定獲獎單位的努力,更勉勵要百尺竿頭再進步,繼續為雲林鄉親來打拚!張縣長表示,「雲林縣政府創生智庫暨產業數位轉型輔導計畫」由本府率全國之先成立「雲林縣政府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是為帶動本縣各地的發展及解決人口過度集中都市、少子化、高齡化等人口問題,並持續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政策來推動地方創生事業計畫,以有效結合各方資源,發掘地方DNA、凝聚共識、形成遠景,創造地方生機。更委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地方創生服務處」、「太乙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亞洲大學王志華老師」及縣內三所科技大學與本府共同成立輔導團,藉由行動主管會報到第一線幫鄉鎮解決問題,並透過智慧科技與地方創生作為引導跨局處、跨地域及跨部門來解決地方結構性問題及帶動地方發展。

 自108年成立專案辦公室迄今,已提送7個鄉鎮的地方創生提案給國發會,數量及核定金額2億2千多萬元皆為全國最多。專案辦公室核心目標是以科技來翻轉地方,縮短城鄉差距。如口湖地方創生,以科技養殖方式結合綠能管理系統及太陽能儲能系統,培育出最具競爭力的台灣鯛,帶動地方產業創生效益;古坑地方創生,運用農業科技翻轉創生,創造出融合1x 2x 3的新咖啡六級化產業型態;土庫地方創生,以雙語教育與食農教育來開發雲林學習旅遊經濟及可可觀光產業;麥寮地方創生,以晁陽綠能產業、休閒農業及生態旅遊為核心,帶動當地發展;褒忠地方創生,以新湖農場光合沙拉的故鄉結合馬鳴山周邊環境推動食農基地,亦是大南方計畫農機科技園區助產業發展;大埤地方創生,空氣品質區荒地創生,財政解決與場域的活化;莿桐地方創生,創新地方產業型態,空心菜設施農業專區,打造新型態農產業鏈。

專案辦公室亦針對產業發展建議調整變更方向以符合經營需求,活用各地域獨特的特性,對於各鄉鎮在執行地方創生過程之中如遇有法規窒礙難行之處,則由專案辦公室協助進行法規調適,主動替地方創生事業解決問題。此外,亦藉由「行動主管會報」、「青聽青訴青年交流分享座談」等模式,政府部門主動出擊、主動服務,深入基層,傾聽在地聲音,替公所、青年及創生事業服務。

 計畫處長李明岳指出,專案辦公室在未來除了延續持輔導與協助本縣各鄉(鎮、市)地方創生執行地方發展規劃,更媒合「資訊工業策進會地方創生服務處」來協助梳理地方數位發展脈絡、建立地方創生關係網絡、建全地方產業生態鏈、協助智慧農業階段規劃建模、培育地方數位科技人才等方向來努力,致力形成雲林未來數位願景!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