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 感謝雲林家扶為弱勢家庭助貧脫貧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體驗家扶串蚵生活 感謝雲林家扶為弱勢家庭助貧脫貧

  • 雲林縣長張麗善18日在家扶媽媽引導下,與雲林家扶主委陳燦勲、副主委陳麒升還有社會處長林文志等戴上工作手套,將蚵殼打洞串綁起來,體驗家扶的家長們甘苦生活樣貌。一條約200公分繩子需榜上10~15片蚵殼,就可獲得4元貼補家用,10條繩子為一單位,家扶家長為了謀生終日與蚵為伍打洞串綁,夏天忍受酷暑冬天更有強勁海風是外人無法體會的艱苦生活,張縣長肯定其努力與堅毅精神,呼籲關心偏遠鄉鎮弱勢經濟家庭,消除貧窮 「蚵」不容緩。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家扶在地52年來,在助貧與脫貧中引進社資源,協助了近4000戶的弱勢家庭經濟自立,幫助近10000名的孩童提供生活、健康、就學等協助,繼而投入職場改善家計。張縣長肯定雲林家扶長期關注雲林縣內弱勢家庭不遺餘力,協助政府照顧規範以外的邊緣家庭,是雲林縣協助弱勢照顧重要推手。

雲林家扶陳燦勲主委指出,10月17日為世界脫貧日,雲林家扶目前共服務約1000戶家庭、2000名學童,雲林家扶自2005年以資產累積開啟脫貧服務方案:『兒童啟力、少年展力、青年構力、家長培力』等厚植各年齡層的脫貧能力,2014年起再辦理社區興力計畫,以兒少家庭『經濟穩定與安全保護』為議題,除兒少照顧與教育外,並著重提升家庭和社區照顧兒童的能力,希望以點線面照顧、教育與家庭支持、社區協助等服務提供,與縣政服務攜手並進。

依據雲林家扶接受服務家長收入統計,依序收入20000~25000元有269戶達23.53%,再來是未滿10000元有256戶22.4%,接下來則是15000~20000元有224戶佔有19.6%,而其影響工作選項的有家長教育程度、健康問題、居住地點、子女年齡層等。

張縣長說,看到家扶約1000戶服務家庭中,近5成為單親照顧,超過一半以上的家庭扶養2個孩子以上,服務的家庭總數更有一半的家庭為邊緣戶,主要照顧者又超過8成只有高職以下的學歷,僅能從事臨時工或農雜工實屬不易相當辛苦。呼籲大家一起關注偏遠鄉鎮的弱勢家庭感同身受,陪伴與關懷一同投入弱勢家庭成長。相信多一分援手,多一份愛心,大家互相扶持、扶助,社會就會更加溫馨、祥和樂利。

今日眾人在雲林縣府親民大廳蚵殼串上整串的蚵串,鋒利的蚵殼一不小心就會割傷雙手,感受沿海生活的清苦,盼透過家扶『甘苦生活體驗』活動與宣導,來持續關心社會的弱勢,提升家庭生活環境並提升家庭的經濟力,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

雲林縣瘤野螟田間數量持續攀升 籲請農友定期巡田並確實防治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瘤野螟田間數量持續攀升 籲請農友定期巡田並確實防治

  • 依據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以下簡稱防疫所)田間監測結果,近期瘤野螟族群數量有上升趨勢,建議農友確實用藥防治,以免蟲害嚴重發生影響產量。
水稻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成蛾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蛾可產卵 100 至 300 粒。初孵化之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二齡開始會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紋。族群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均會受害,近期水稻已陸續抽穗,瘤野螟幼蟲若危害劍葉葉片,對產量的影響將不容忽視,應嚴加留意防治。
瘤野螟成蟲瘤野螟成蟲
瘤野螟藥劑防治小技巧如下:
1. 平均每叢稻有 1 隻幼蟲時,便需進行防治。
2. 巡田若發現20叢稻平均有 1 隻成蛾,即為成蛾發生盛期,於此時期 7 天後用藥,以防治甫孵化之初齡幼蟲。
3. 防治上可施用50% 培丹水溶性粉劑 1,200 倍、50 %芬殺松水基乳劑 1,000 倍、11.78 %布芬第滅寧乳劑 600 倍。
4. 其它防治藥劑及方法請參考台南改良場公布整理之水稻蟲害防治資訊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82,並依規定施藥及注意安全採收期以防殘留過量。

 

若有防治諮詢需求,可向轄內農會公所尋求植物醫師協助,或聯繫雲林縣駐地植物醫師(05)632-7642#224及洽詢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植物防疫專線(05)552-3307。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