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分享- 111年度雲林縣國民中小學奮學獎助學金慈善公益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愛與分享- 111年度雲林縣國民中小學奮學獎助學金慈善公益活動

  • 雲林縣111年度國民中、小學奮學獎助學金慈善公益活動今(18)日上午在縣政府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本活動由雲林縣政府、雲林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與財團法人雲林縣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並由社團法人社會關懷協會承辦,今年共計頒發40萬元給200位學童每位2000元奮學獎助學金,延續往年持續辦理本活動,期望嘉惠更多學生與家庭。

縣長張麗善表示,透過奮學獎助金的發送,鼓勵弱勢家庭學子認真學習,協助圓夢,並可以看到孩童發自內心寫出未來期許,非常地有意義,在這邊要特別感謝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持續不間斷地辦理獎助金公益慈善活動,期望學子們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未來能持續認真努力,日後有能力有機會也能回饋社會、共同為社會盡一份力量。

雲林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周宗正說,當日頒獎活動特別安排課後照顧班的孩童特別演出,由雲林縣斗南鎮新光社區發展協會課後照顧班的小朋友完成布馬娘傘跟舞蹈表演。協會除了協助新住民、弱勢家庭子女與身心障礙學員課業指導及課後照顧外,也安排相關樂器學習機會,讓他們在音樂及表演領域獲得自信與學習一技之長。

雲林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銘洲表示,公會為鼓勵孩童努力奮發向上、給予更好的受教機會,每年均於聖誕節前後辦理奮學獎學金發放。本活動已邁向第12年,近年來公會為鼓勵更多雲林的縣內艱困家庭及熱心服務或勤奮向學的學童,也將奮學金名額從50位到100位,又再增加到200位。期望透過持續關懷、協助輔導,共同大手扶小手,讓社會的正能量不斷發酵,為下一代建構良好的成長環境。

  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黃智偉表示,每一年活動的前置作業都有夜光天使班孩童的幫忙,透過通力合作完成場不幫助孩子們找回成就感。看到雲林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李銘洲理事長帶領全體會員這12年來長時間默默的貢獻、付出、做善事,一直鼓勵著雲林縣內清寒弱勢的學生們向學,如此拋磚引玉之舉著實是為讓更多人能重視到清寒學童的求學之艱困,響應企業及團體們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之落實。

 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總幹事賴惠華說,透過奮學獎助金的獎勵激發了孩童對未來期許與目標訂定、勾勒出自己的未來夢想:想當醫生、老師、廚師、司機…等,看到學童如此努力向上的學習態度,非常的感動,協會也將持續承辦如此有意義的活動。

雲林縣政府推廣從產地到餐桌的台灣植物肉! 新品種黃豆「台中1號」發表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推廣從產地到餐桌的台灣植物肉! 新品種黃豆「台中1號」發表會

  • 農糧署、雲縣府、弘陽食品及農友合作,推廣蛋白質含量高達40%的新品種黃豆「台中1號」今(17)日在四湖鄉舉辦發表會,「台中1號」加工製成植物肉不僅能提升農作物附加價值、減少碳排放,落實食農教育,讓台灣農業更具競爭力。

新品種黃豆「台中1號」發表會,由縣長張麗善、農業處處長魏勝德、副議長蘇俊豪、農糧署中區分署副分署長洪宏毅、台中農改場場長李紅曦、四湖鄉長蘇國瓏等共同見證「台中一號」品種黃豆,縮短食物旅程,減碳排的從產地到餐桌,製成植物肉、水餃、漢堡等,開發多元市場潛力。

縣長張麗善表示,弘陽食品成立近30年,在謝奇峯董事長的推動下,擁有成熟的植物肉製作技術,本次規劃了全台第一「從產地到餐桌的台灣植物肉」,在中央政府、業者及農友共同努力下,合作研發蛋白質含量高達40%的新品種黃豆「台中一號」於今日收成,藉由政府、企業與農民的共同努力,除了讓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可以落實之外,植物肉更能提升農作物附加價值、符合環境永續,促進台灣經濟成長。

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台灣雜糧大多仰賴進口,為確保國內糧源及價格穩定,本縣配合農委會推廣國產雜糧,除農糧署計畫給付之獎勵金外,雲林縣府另每公頃加碼補貼新台幣1-2萬元整不等,提高誘因以鼓勵農民種植;縣府後續將持續輔導縣內農友與社場契作、合作及媒合後端通路,讓產製銷能夠連貫,創造雜糧國產化的新商機。

 謝奇峯董事長指出,目前台灣植物肉原料主要從國外進口,原物料的運輸過程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因此配合農糧署推廣蛋白質含量高達40%的新品種黃豆「台中1號」,今年栽種面積有34公頃,預計明年起將持續增加,目標是逾1000公頃,有興趣農民都歡迎加入。「台中1號」採契作方式、以高於市場價格收購,穩定農民收入,未來將持續研發更多的植物肉產品,攻占綠色黃金市場,為台灣創造另一波經濟奇蹟。

2022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 藝起稻大「埤」嗨埤GO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2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  藝起稻大「埤」嗨埤GO

  •     《2022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藝起稻大「埤」嗨埤GO》活動今(17)日上午在大埤鄉稻草藝術園區熱鬧登場 ,繼去年以草垺重現過往農村風貌造成全國一陣風潮,今年也以嶄新的稻草藝術面貌呈現,今日由大埤鄉立幼兒園、北和社區、豐田社區、尚義社區發展協會活力演出外,現場還有趣味互動雜技表演以及精采的爵士鼓演出帶動現場歡熱氣氛。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是全台農業大縣,大埤鄉透過全國產量第一的「稻」及供貨近八成的「酸菜」,以產業做為找回過去農村「生活感」之推手,透過《2022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藝起稻大「埤」嗨埤GO》活動,創造新的產業價值及在地文化,提升大埤鄉能見度及觀光能量,增進大埤鄉內的持續發展。

    大埤鄉長林森寳表示,《2022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藝起稻大「埤」嗨埤GO》活動,在活動內容規劃部分,今年度以(人文地景產)環保×藝術×產業推廣的理念做規劃,以地圖迷宮×趣味童玩(踢毽子、呼拉圈、竹蜻蜓、拉泡泡)×稻草與酸菜體驗、藝文表演等提供親子遊樂,帶來往年農村生活的豐富體驗;另因應兔年到來,今年製作2隻福氣吉祥藝術裝置在大埤稻草藝術園區內應景,傳遞「福兔迎祥」新年即將到來;本次大埤鄉公所與高速公路管理局中區養護分局跨機關合作,結合在地企業及社區共同推廣,讓大眾更加了解地方特色。另外,為了推廣國產豬肉及本鄉特有農產,現場也提供農村風味魯肉飯及酸菜鴨湯供民眾享用;而為展現雲林在地特色商品,今日活動現場也有許多在地社區、青農及農會在各攤位上展售,讓民眾有得吃、有得玩、又好買。

大埤鄉往年都會舉辦稻草及酸菜文化節,讓大眾體驗與了解地方的產業特色,並持續融合酸菜及稻草藝術,規畫在地市集、美食、表演活動與趣味童玩等活動內容,呈現出大埤樸質的農村氣息,透過一系列的活動體驗,讓來訪大眾感受雲林農村文化新創意,場地所有體驗活動都是當日限定,今年度因配合園區場地工程僅限定開放2日,請大家不要錯過,歡迎大家藝起稻大埤,呷鹹菜,攜帶家眷一同來大埤逛逛走走喔。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