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環境 永續農業 雲林縣可分解性農地膜補助宣導說明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守護環境 永續農業
雲林縣可分解性農地膜補助宣導說明會

  • 台灣目前農村勞力短缺且呈現高齡化,為了進行省工栽培,常利用塑膠農地膜進行畦面敷蓋以減少雜草生長,廣泛用於農作物栽培,因此產生之廢棄物也頗為可觀。回收及再利用業者的收受意願低,塑膠農地膜若無去處,經任意扔棄或露天焚燒,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環境及品質,對於環境保護將是一大隱憂。

 為確保雲林縣農業永續發展及改善傳統塑膠農地膜回收不易,而污染環境影響生活品質之問題,期藉鼓勵及輔導農民購置可分解性農地膜,以提升田間管理及落實環境維護,雲林縣政府今(111)年辦理「雲林縣可分解性農地膜補助計畫」,補助本縣農民購置可分解性農地膜,每公頃最高補助3萬元整,預計推廣補助100公頃。

張麗善縣長指出,可分解性農地膜補助計畫推動,將傳統塑膠農地膜替換成可分解性農地膜,提高農作物生產效率之虞,亦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導入農民正確觀念,建立友善耕作環境,為雲林農業永續發展來努力。

 雲林縣政府111年度的雲林縣可分解性農地膜補助,自3月23日開始受理申請至111年10月31日截止,只要是設籍在雲林縣,申請土地位於本縣皆可向農會、合作社場提出申請,以輔導單位送達本府之時間排列補助次序,呼籲農友把握申請時限。

 雲林縣政府4月15日於崙背鄉農會推廣部及4月21日於二崙鄉農會推廣部舉辦宣導說明會,並邀請喬福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銘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金剛污染防治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助推廣可分解性農地膜,為雲林農業永續發展共盡一份心力。

雲林縣長張麗善帶領縣府團隊會勘北港鎮新厝里後溝子排水應急工程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帶領縣府團隊會勘北港鎮新厝里後溝子排水應急工程

  • 為解決雲林縣北港鎮長期受水患影響之問題,縣府團隊成功於110年度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補助900餘萬,將開設新厝里後溝子分流排水路,已消彌地方水患,減輕居民生命財產損失。

縣長張麗善表示,去年8月2日豪大雨造成北港鎮市區及周遭農地豪雨水量宣洩不及導致嚴重積淹水,經縣府水利團隊研究,係新厝里後溝子附近因地勢較高,此地區的雨水排入都市計畫下水道,而流經地勢較低的北港市區再進入府番大排後再進入北港溪下流,惟未進入北港溪前已造成市區新街地區北港農工附近淹水,為為減少市區排水負擔,縣府水利處規劃新厝里後溝子(新南路)側溝分流直接排入北港溪,如此將可大大減少進入市區的雨水,並成功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北港鎮新厝里後溝子排水應急工程」經費補助,該款項於本年度奉核定,工程總經費為902萬元。

 張麗善又指出,規劃的分流渠道位於都市計畫區內,該位址未劃設排水路,屬私人土地自有溝渠,縣府水利處目前已與地主協議價購取得排水溝渠用地,感謝鄉親們的配合與支持,讓工程得以順利推動,施工期程約120天(4個月),縣府將傾全力儘速完工。

 水利處長許宏博說,本案工程範圍主要為北港鎮新南路旁農地分流排水路,改善內容為排水溝274公尺,新設抽水機平台一處,並做埋設抽水機用不銹鋼管等相關附屬工程,期使本案完工後能緩解地方水患威脅,確保縣民生命財產安全,並減輕洪災造成鄰近農作物之損害。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