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行車安全 雲林縣莿桐鄉外環道至興中橋道路改善工程動工

 

為提升行車安全 雲林縣莿桐鄉外環道至興中橋道路改善工程動工

雲林縣莿桐鄉轄內外環道至興中橋道路改善工程今(24)日舉行動土祈福典禮,預計將興中橋由6M拓寬為12M,銜接的北側道路則拓寬為8.1M,改善用路人行駛路線及視線,提升用路人安全性及周邊農民使用性,工程總經費490萬元,預計今年底完工。

縣長張麗善今天主持動土典禮時表示,興中橋是莿桐鄉重要交通樞紐,現況路面崎嶇不平且動線不佳,縣府接獲地方反映後,立即籌措經費協助公所辦理改善,期盼透過橋梁改建及道路拓寬,將原有道路截彎取直,提升交通安全性及便利性。她還說,路平、燈亮、水溝通說起來很簡單,但這是民眾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公部門應盡的責任,縣府與公所會全力以赴,提高鄉親的生活機能與品質。

莿桐鄉長林靖焜指出,興中橋興建於民國78年,雖然橋梁不大,但鄰近縣道154乙線與縣道156線,是往來莿桐市區、埔子、興貴、饒平、四合等東邊各村重要的村里交通樞紐,尤其莿桐鄉農會稻米產業館在附近設立後,經常有大型運穀車出入,彎曲且不對稱的道路,影響用路人行車安全。

林靖焜表示,他上任後積極向縣府反映,感謝張縣長立即指派工務處前來會勘,並允諾補助經費辦理改善,其中興中橋改建部分,由原橋梁寬度6M拓寬至12M以銜接既有道路線型,改善用路人行駛路線及視線;北側道路拓寬部分,原排水設施配合道路外推拓寬2.5M~3M不等,其道路寬度亦由5.6M拓寬至8.1M,可設置雙向車道,有助於提升用路人安全性及周邊農民使用性。

林靖焜說,本工程總經費490萬元,工期預計180日曆天完工,感謝雲林縣政府全額補助,更感謝張縣長、議員、代表會及村長們的支持,讓工程能順利動工,打通幾十年來的交通瓶頸。下個月即將進入水稻收割期,工程如造成交通上不便,敬請農民朋友海涵並注意自身安全。

 今天的動土祈福典禮,包括縣長張麗善、縣議員鍾明馨、莿桐鄉長林靖焜、莿桐鄉代會主席林清周及多位代表、村長等人都出席,附近不少居民也到場參與,期待工程早日完工。

 

雲林縣環保局說明今年11/1起新管辦加嚴實施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環保局說明今年11/1起新管辦加嚴實施,並擴大第一級營建工程管制對象

  • 為加強防制營建工程產生的空污問題,環保署修正「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將要求營建工地污染減量再升級,包括擴大管制對象、提高施工圍籬、增加工地覆蓋率、自動洗車設備、控制粉塵逸散、增設監視系統等六大面向,給予業者一年緩衝期,將於今年(11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上路,如工程未於111年11月1日完工結算之工程,需於111年10月31日前完成新修法規之規定。

 雲林縣環保局黃富義副局長提醒,本縣因屬於三級防制區,第二級營建工程加高圍籬設置高度至2.4公尺;擴大為第一級營建工程管制對象,調降建築、道路、管線、橋梁及區域開發工程管制門檻,以提升污染減量,影響本縣工地數約1,000處(二級工程修法後成為一級之工程)。另外,開挖、回填、搬運、裝卸、研磨、切割等作業時,必須施工前灑水或加強粉塵收集以防逸散。目前許多工程車從工地開到一般道路前雖會經過人工沖水,但效果有限、經常導致滿地泥濘,新法將要求大型工程應設置跳動式自動洗車設備、新增動態作業與操作之防制設施規範,並新增一定規模工程須設置監測儀錶與攝錄影監視系統(CCTV)等加嚴措施,若工期超過11月1日者,請盡速著手調整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編列經費,以避免受罰。

 為促使營建業主提前因應以符合該管理辦法修正規定,環保局自去年起即針對營建業主及承包商辦理5場次法規說明會及多場公部門協商會議;並發文由第2級提升為第1級之營建業主逾230家次,主動對該些工程輔導其著手提升空氣污染防制設施,並在新案申報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費時執行輔導,以符合新法規定。如對管理辦法新修正內容仍有疑問者,可洽詢諮詢專線(05)5526-395~7或(05)5379470,由專人為您服務。

 

本次修正「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條文內容,請逕自全國法規資料庫下載(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20058),或下載相關簡報資料。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