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古坑橙鄉鐵馬道工程動土 營造優質生活環境 促進地方發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古坑橙鄉鐵馬道工程動土 營造優質生活環境 促進地方發展

  • 雲林縣古坑鄉第二十號暗渠堤岸道路改善工程(橙鄉鐵馬道工程),於今(30)日上午進行動土典禮,由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工務處長汪令堯、縣議員賴明源、鄉長沈勝騰、代表會主席鄭和義、朝陽村長邱寶賢、社區理事長塗啟良等人共同持鏟動土,希望工程如期平安順利完成。縣長張麗善表示,工程預計於今年8月竣工啟用,盼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並促地方產業及觀光發展。
古坑橙香鐵馬道工程動土.JPG古坑橙香鐵馬道工程動土.JPG
縣長張麗善表示,本古坑鄉第二十號暗渠堤岸道路改善工程,是她任立法委員時極力向中央爭取的總經費2000萬元的前瞻計畫建設案,上任縣長後更由縣府給予配合款340萬的補助,協助古坑早日推動本案。期望藉由本工程來改善人行及生活環境,結合休憩空間及地方文化元素,建設社區內優美的道路景觀風貌,進而將古坑鄉推向宜居城市的目標。

張麗善亦指出,古坑鄉是一個擁有豐富景點的小鎮,除具有獨特且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又有具特色的古坑咖啡、鳳梨及柳丁等農產品,極具發展觀光條件。配合發展需求,縣府除了本基礎建設案外,更力推古坑草嶺樟湖華山的觀光發展,149甲的道路改善正分階段執行中,也已逐步看到成果,帶來觀光旅遊的效益。
橙香鐵馬道工程圖橙香鐵馬道工程圖



2020建築園冶獎雲林縣表現亮眼 六社區奪下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0建築園冶獎雲林縣表現亮眼  六社區奪下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


  • 雲林縣6個社區,在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制度下,以「社區創生,悠活雲林」為概念,並結合雲林縣政府施政重點「廚餘去化、推動地區產業經濟永續發展、在地安老及全齡環境營造」等相近的理念,在雲林進行環境整體規劃與公共生活空間之整頓與營造,榮獲2020建築園冶獎,素稱建築界奧斯卡獎的肯定,再次展現出雲林的地域魅力與社造成果。
此次得到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項的社區有:
【雲林縣鈺統關懷協會-鈺統娛親園】
【雲林縣古坑鄉華南社區-阿嬤ㄟ灶腳】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社區-華山小學堂/文學步道休憩區】
【雲林縣東勢鄉東北社區-東北柑仔店】
【雲林縣西螺鎮埤頭社區-埤頭繪本公園‧夢幻童年/小農市集公園】
【雲林縣斗南鎮林子社區-豬茗情緣(休閒區)】
鈺統關懷協會鈺統關懷協會
雲林縣鈺統關懷協會將戶外草皮休憩區整地鋪設園藝白色碎石,再利用空心磚堆砌戶外座椅的基座,在進入基地的斜坡處鑿土並嵌入木棧板,克服斜坡處不便行走的問題。後方廢棄水塔重新上油漆彩繪美化,並且種植數叢黃金葛。排水工程方面,設置管路預防山區大雨時能妥善處理雨水的蒐集、處理及排放問題。
古坑 華南社區古坑 華南社區
古坑鄉華南社區選定一處閒置柳丁倉庫,倉庫內唯一一座柳丁架已搖晃不堪,社區運用巧思改造成遊客的包包大旅社,主人家和式床障子門片是運用台灣檜木修護改造成主題牆,再將其廢棄的門板修復。鐵捲門修飾成童軍的精神堡壘,社區居民合力完成的精神堡壘,二張窗台下餐桌利用馬賽克方式拼貼出刺蝟與蝸牛的圖案,意味著人們習慣在不熟悉的領域先武裝自己或是縮進自己的舒適區,期許這個空間能讓大家自在做自己,在這片菜園綠、花嬌豔、佳餚飄香的環境悠遊樂活。
古坑 華山社區古坑 華山社區
古坑鄉華山社區選定在文學步道入口一處荒蕪的小山坡進行環境改善,首先社區雇用挖土機將周邊的竹子、雜樹、芒草、檳榔、建築廢棄物、垃圾、廢棄招牌等等清除,社區打造大型課桌椅以及利用酒瓶、玻璃罐等等垃圾變裝置藝術,廢輪胎打造步道,並在文學步道的詩詞、漢學基礎上,添加童趣、產業元素,營造上融入環保概念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翻轉社區產業面臨的劣勢。
東勢鄉東北社區東勢鄉東北社區
東勢鄉東北社區為都市農村,保有許多農田和許多百年老厝,此次選定一棟靠近社區活動中心的廢棄雜貨店,首先將廢棄老屋舊有門面進行整理修復,內部打掃乾淨除去雜物,並訂製木架將古時雜貨店中販貨的古早味商品上架,創造東勢唯一傳統的柑仔店,再將老屋旁的髒亂空地整地清理,鋪上抿石子地面,並保留牆面紅磚,掛上古早味海報,提供社區居民一個良好的環境和生活品質
西螺 埤頭社區西螺 埤頭社區
西螺鎮埤頭社區選定一處在發呆亭對面之閒置建物,針對其建築立面進行景觀改善,因牆壁及地標物老舊,整修後,讓整區的視覺變得更有美感,讓遊客留下好印象,選定三幅繪畫是由馬哈老師在發呆亭內所發想出小時候的生活照片,經過社區成員開會討論,最終以鐵雕呈現,不怕風吹日曬,在廖森茂藝術家與李日盛工藝師及社區志工們一同施作下順利完成。
斗南 林子社區斗南 林子社區
斗南鎮林子社區規劃以社區產業紅磚為元素加入綠色系植物,增加整體視覺效果,有紅磚鋪地、綠色草皮、矮灌木植物、矮紅磚圍籬、紅磚花台及菜園花架,紅磚圍籬與花台提供最適乘坐高度,再將雜亂的廢棄豬舍從整理、強化、改善、測試到美化,創造出花窗牆、紅磚動物造型、多功能造型花圃、竹風鈴和居民的作品集,同時,整理盤點堪用舊物,回收、修護再利用,從改造過程中,居民主動提供展品(如匏瓜、門簾、桃花心木作品)、綠色植物盆栽和茶點等動作和讚美,讓社區營造充滿歡喜,提升社區居民彼此的熱情。

縣長張麗善表示,6處社區魅力據點,都是公私合力落實地方創生的展現,未來縣府仍將持續不斷努力,希望透過社區規劃師計畫、農村再生及社造中心等,推動地方創生,給我們年輕人回家的路,也能給老年人在地安養的體貼環境,給下一代有競爭力的教育資源,讓農業與經濟有發展未來。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