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雲林走向國際 縣長張麗善議會施政總報告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帶領雲林走向國際  縣長張麗善議會施政總報告

  • 雲林縣議會第20屆第3次定期大會今(14)日召開,縣長張麗善率領縣府一級主管向議會提出施政報告,針對這半年以來在施政執行情形進行擇要說明。張麗善縣長首先表示,面對全球化時代的競爭趨勢,期許自己帶領雲林走向國際,嶄露頭角,讓雲林被世界看見。

 張縣長表示,縣府於去(112)年9月20日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並將今(113)年訂為「國際友誼年」,目標在接軌國際。已先後接待美國在台協會(AIT)、日本長野縣、茨城縣與群馬縣官方貴賓,並於2023台灣咖啡節邀請日本、印尼、菲律賓、瓜地馬拉與馬紹爾群島大使蒞臨盛會,呈現台灣咖啡從雲林出發擴展至台灣與國際;今年4月的世界竹博覽會,邀請世界各國體驗竹林療癒魅力;同時還與日本群馬縣館林市簽訂MOU,雙方將在教育、文化藝術、體育、旅遊、經濟等廣泛領域不斷擴大交流;另外還有亞洲台灣商會與德國在台協會蒞臨雲林拜訪,我們還舉辦了以國際服裝為主的竹杖健走活動,體現出愈在地愈國際的精神。更率團遠訪德國姊妹縣巴歆縣,透過交流參訪,讓「雲林上場」走向國際,讓雲林被看見,讓台灣更矚目!

張縣長接著說明,為攜手打造民眾安心、永續宜居的未來城市,縣府也持續在各方面進行努力。日前由經濟日報與國泰人壽共同主辦的「2023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在去年11月30日公布結果,「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雲林縣今年拿到第五名滿意度為73.9%。此外,ETtoday民調雲針對雲林縣18歲以上居民的食安食育調查顯示,縣府許多食農政策都獲得民眾高度肯定,成績斐然。這次的調查結果顯示,有76.3%的民眾在雲林縣感到幸福。

 另外在「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加碼補助廚工及營養師人事費、午餐運送採用冷鏈保鮮車,控溫餐車,智慧化全程監控,獲得了92.9%的肯定;其次是「校園午餐3章1Q」政策,獲得92.6%的認可;而在與癌症關懷基金會合作的飲食教育政策,以有趣的方式推廣健康飲食教育,也獲得了90.5%的支持。

帶領雲林走向國際  縣長張麗善議會施政總報告帶領雲林走向國際  縣長張麗善議會施政總報告

此外,縣府這半年也再度拿下了許多全國性評比好成績,如「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雲林更獲選為2023年度卓越城市;勇奪三座國家永續發展獎;二座政府服務獎;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並獲得國際ICF TOP 21 SMART CITY的肯定,這也是全台唯一的雙重獲獎;國際獎項中美國繆思設計大獎更奪得10座金獎與3座銀獎的好成績!每一份榮耀都是縣府與鄉親共同攜手創造的成果,縣府團隊會持續努力、精進,讓雲林縣民越來越幸福。

 在其他政績方面:

一、 產業上場,經濟起飛:9+1產業園區開發進度持續進行中;斗六人文公園區段徵收與小東休閒娛樂中心,也已開工動土。

 二、 農業發展政策:縣府建置雲林縣數位農業行動平台,整合縣內各鄉鎮市的農業相關資料,以友善視覺化的方式清楚呈現雲林農情資訊。今年度另推出雲林農情通line,新建農地智囊模擬作物模型產值及預測收入,以及IoT智慧農場示範場域,以協助農民與相關單位掌握農情產銷資訊、進行農業決策分析、針對氣候變異、產銷問題及農災超前防範。

 三、 永續綠色城市:縣府在「濁水溪揚塵治理」及「轉廢為能,垃圾全循環」 等方面成果深獲中央的肯定。另有全國首創的「夜市防制設備巡迴車」與「智慧科技互動式毒化災害應變戰情中心」,把環境汙染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

 四、 完善公共建設:縣府工務處於去年12月25日改制為「雲林縣交通工務局」,將用高度的續航力,再接再厲,爭取中央補助、加速交通建設,戳力執行各項工程。另一些重要工程也陸續完工,如虎尾鎮公安路立體停車場、水碓南橋建設改道第一階段等。在交通運輸方面,縣府也持續爭取高鐵增班及推出公共運輸定期票TPASS,以提升縣民交通便利性。

 五、 水利建設:雲林溪整體治理工程、後庄埤親水公園及水牛排灣橋治理工程(第一期)等重大水利建設已陸續完工,此外尚有獲經濟部水利署核定112年98件復健工程,總經費10億2,892萬6千元。

 六、 教育上場,成就孩子:縣府向中央爭取9所學校興建中央廚房計畫,獲核定補助2億7,500萬,以優化偏鄉學童營養。此外,也努力建構優質數位學習環境、鼓勵開立課後照顧班、推動雲林雙語學校、逐年調降中小學每班學生數等,以提升學生學習權益與教學品質。

 七、 完善社福體系:縣府推出全國最優的生育政策二年六億「萬寶龍計畫」,冀望青年朋友都能生敢養。在長者福利方面,針對百歲人瑞、中度身障,健保費全額補助,也陸續完成三座長青食堂中央廚房的興建,以照護更多長者。

 八、 千萬觀光,雲林發光:雲林在2023年觀光人次破1,973萬,非六都第一,產值超過300億元,並獲16座國際獎項與7座國內獎項,單年度最佳成績,在在顯示雲林已不是人們印象中的文化沙漠。

 九、 城鄉發展規劃:縣府提出「石壁竹創森計畫」獲交通部觀光署核定計畫總經費新台幣6,200萬元整,並於112年底完工。二期緊接上場,預計114年初完工,計畫總經費新台幣6,200萬元整。此外在地方創生推動方面,雲林縣共有15個鄉鎮通過地方創生提案計畫,全國第一,爭取經費逾10億元,執行子計畫逾115件。

 十、 衛生醫療政策:縣府、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共同簽署「雲林縣高齡健康智慧整合」合作協議書;透過官、學、研、醫聯手跨界合作,整合共享資源、專業知識和技術,致力造福本縣居民。

 十一、 安心上場,守護鄉親:縣府已規劃增設雲林高鐵派出所,另消防局虎尾第二消防分隊新建廳舍預計於今年10月啟用,將共同提升虎尾高鐵特定區治安、交通及為民服務工作。

 十二、 永續、願景政策:縣府已完成第二版自願檢視報告(VLR)的修正,共有231項主計畫、330項子計畫納入報告,更特別展現雲林六大永續亮點農業5A++、循環經濟、淨零轉型、健康友善、產業創生、文化觀光。

 張縣長最後表示,雲林不斷的成長邁進,自己將帶領縣府團隊再接再厲,全心為雲林這片土地、居住在此的鄉親們而努力;將國際帶入雲林,也帶領雲林走向國際,讓雲林被世界看見。

    雲林縣家庭暴力防治宣導活動開跑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報導

     

    雲林縣家庭暴力防治宣導活動開跑 副縣長謝淑亞:攜手防暴,暴力不入門,幸福一家人

    • 雲林縣政府14日攜手雲萱基金會舉辦「家庭暴力防治活動聯合記者會」,副縣長謝淑亞與縣內家庭暴力防治社會安全網的網絡單位一起宣誓「家庭美滿、攜手反暴」。謝淑亞副縣長請大眾多點雞婆心,當社會安全網絡眼睛與協助者,一起防治家暴,期許「暴力不入門,幸福一家人」。
    縣府社會處運用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經費於縣府親民空間舉辦記者會,副縣長謝淑亞、議員林岳璋、黃勝志秘書賴志恩、陳芳盈助理陳宜盈、社會處長林文志、雲萱基金會董事長黃凱稜,雲林縣婦女保護會、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勵馨基金會、雲萱基金會、百日草希望家庭協會、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雲林社工處遇中心等單位出席,一同為與相關網絡共同澆水灌溉,共同守護每個家庭,使其健康成長。

     副縣長謝淑亞指出,依據衛生福利部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資料顯示,近三年來雲林縣家庭暴力案件通報量,民國110年5,334件次、111年5,247件次、112年5,598件次,通報案件逐年上升,通報案件仍以婚姻、離婚、同居關係暴力居多,一方面顯示家暴通報觀念提升,另一方面也顯示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必須持續推動,建立更強韌社會安全網。

     謝淑亞副縣長指出,縣府長期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民眾發現家暴事件時能夠知道通報與求助管道,了解因應家庭暴力的技巧,共同實現暴力零容忍理念。

     謝副縣長說,縣府結合基層社區力量與8鄉鎮47個防暴社區合作,另截至今年4月底已設置1,174站「社區安全守護站」,提升社區「性別平等」的觀念及敏感度,讓社區防暴網絡與通報機制更趨完備與密集。

    雲萱基金會董事長黃凱稜表示,近年來家暴案件增加,目睹家庭暴力兒少比例上升,需要社會大眾重視與關心,目睹兒少常因沒有直接遭受家暴,而被誤會不受影響,但事實上,目睹兒少容易出現害怕、緊張、憤怒等情緒,且會影響學業表現,在未來面臨家庭互動議題時常有模仿施暴者的行為,導致家庭暴力在下一代中不斷循環。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每年縣府會與各網絡單位共同舉辦家庭暴力防治活動,今年5月25日勵馨基金會將於綜合社會福利館辦理「『愛擁抱 不用暴』我愛我的存在 馨與你同在」;另雲萱基金會在6月29日於古坑鄉綠色隧道舉辦「攜手反暴力‧暴力零容忍~家庭美滿ING‧攜手反暴不NG」,報名請洽財團法人雲林縣雲萱基金會05-5351950或05-5351952。

    另外社團法人雲林縣婦女保護會、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社團法人雲林縣百日草希望家庭協會及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雲林社工處遇中心等社會福利團體也會舉辦包括影片欣賞、活動表演及DIY手作活動等,增進親子關係且讓「暴力零容忍」理念在每一位民眾心中發芽,共同成長茁壯,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