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活品質產業」!雲林縣政府成功爭取千萬補助打造中區青聚點!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發展「生活品質產業」!雲林縣政府成功爭取千萬補助打造中區青聚點!

  • 雲林縣政府重視青年事務發展,自110年起正式將勞工處更名為「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並新設「青年事務發展科」,為了替在地青年爭取更多資源,促進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並培養青年多元發展,積極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爭取「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計畫-打造區域性青聚點」競爭型計畫,歷經數個月的努力,於日前通過決選,獲得該署1,375萬元經費挹注,正式成為「中區青聚點」之主辦單位。

 縣長張麗善表示,非常感謝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對雲林縣政府規劃中區地方創生區域性青聚點的肯定。青年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為了幫中區青年創造屬於他們的在地優勢,吸引青年返鄉、留鄉,縣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及資源的挹注,以強化在地青年多元發展,並增加青年接觸地方事務的機會。且為了營造獨特的異質地誌感,中區青聚點特別將場域定在本縣斗六舊城區內鄰近行啟記念館的「三小樓」,期待能藉此特殊的人文地景產資源樣態,與周邊的歷史街區相互串聯形成聚落發展,共存共融。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張世忠處長指出,本處除了辦理大專青年學生公部門暑期工讀計畫、青年職涯探索、創業知能課程及籌組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外,今年爭取到的中區青聚點計畫,將以發展「生活品質產業」為願景及目標,功能著重在深化青年對於在地DNA的認識及縮短城鄉青年間社會資本差距,希望藉由認識地方DNA、青年共聚、賦予工具及社計共融等活動,擾動、鼓勵中區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並協助青年自我探索及多元發展。未來縣府也將持續深化各項青年服務,強化本縣的在地優勢,進而吸引青年返鄉、留鄉投入地方事務發展。

雲林縣消防局「智慧救護新雲林」到院前緊急救護成果發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消防局「智慧救護新雲林」到院前緊急救護成果發表

  • 雲林縣消防局發展智慧救護新策略,導入雲端生命徵象監測系統,可即時上傳生命徵象數據(如血壓、血氧、吐氣末潮氣二氧化碳、12導程心電圖等),讓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及本局醫療指導醫師線上評估患者狀況,並評估即早啟動創傷小組,救援患者,讓拯救患者的存活鏈更加穩固,搭配雲林縣消防局已經推動院前電動骨針應用、雙軌救護等急救方案,已救回多名嚴重創傷患者。

 雲林縣近5年人口數呈現負成長,每年減少近3千人口數,對雲林縣造成嚴重衝擊,同時雲林縣高齡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比例已達19.28%,該比例遠高於我國高齡者占總人人口數比例的16.29%,在我國各縣市中,亦為全國第三高,但醫療可及性卻是全國倒數,因此如何整合醫療資源,讓嚴重創傷等急重症患者快速送往適當醫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為醫療資源有限,因此本縣執行院前超音波檢傷,在第一時間將患者正確分流,有效分配醫療資源,此一制度為全國首創,執行迄今成效斐然,其中北五分隊及六合分隊分別於110年4月19及4月21日完成全國首例院前超音波執行,由指導醫師協助判斷後,將傷患送往創傷中心,中華電信與本局公私協力一同為此專案協助佈建5G網絡,強化到院前緊急救護通訊品質。另一方面雲林縣消防局繼推動院前骨針應用、雙軌救護救援外,現更導入雲端生命徵象系統,在執行急重症救護時(如嚴重創傷救護)會派遣專業團隊到現場進行創傷救援,並將相關資訊傳送到醫院端,讓醫院可以評估即早啟動創傷小組,目前本計畫與台大雲林分院急診部合作試辦,也是六都以外第一個執行雲端創傷救護系統應用的城市,希望藉由此一系統能造福更多縣民。

 今(2)日雲林縣消防局辦理「智慧救護新雲林」到院前緊急救護成果發表記者會,雲林縣消防局副局長蕭哲明會中表示,首先感謝本縣各急救責任醫院以及各醫生為了拯救縣民不捨晝夜與本局串聯起來打造新的緊急救護醫療網,過去以無線電通訊的緊急救療救護還是可能有通訊上的限制,現在隨著通訊技術的強化,中華電信也協助我們建構5G系統,讓我們的救護方案再提升一個層級!現場台大雲林分院江文莒主任也蒞場說明近來台大雲林分院在到院前急重症的合作方案,已經有多名民眾受益,也正是因為大家的齊心協力,目前台大雲林分院急診部的醫師與雲林縣消防局共同推動新的救援方案,啟動雲端生命徵象監測,搭配各項創傷等急救技術運用,努力挽回更多因嚴重創傷而破碎的家庭。

 目前雲林縣消防局秉持打造救護新願景,打造智慧救護新雲林,積極提升到院前緊急救護環境,讓本縣住民能有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