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雲禾大橋今日竣工落成通車 嶄新地標便捷交通系統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雲禾大橋今日竣工落成通車 嶄新地標便捷交通系統



雲林縣政府今(16)日辦理高速鐵路站區北側道路改善工程第一標、第二標暨雲禾大橋聯合竣工通車典禮,縣長張麗善偕同鐵道局副總工程司呂新喜及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在祭祀之後,剪綵揭牌,並在鳴炮聲中與在地耆老走過新橋,場面歡慶熱鬧,正式宣佈雲林嶄新地標「雲禾大橋」的啟用。
張縣長等人與在地耆老走過新橋,場面歡慶熱鬧。張縣長等人與在地耆老走過新橋,場面歡慶熱鬧。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府積極開發高鐵特定區,92年即獲核定37.69億元,針對高鐵站南、站北區進行交通路網建置,這10多年來感謝歷屆縣長的努力,除民國97年完成的土庫交流道增設計畫,及101年完成的斗六聯外道(縣道145乙線)外,她上任後,在縣府團隊的努力下,克服相關工程困難,去(108)年4月及12月完成站區南側道路全線的通車,連結高鐵特定區至台78線,全長約4.95公里,今年再完成站區北側道路第一、二標,打通高鐵特定區至二崙鄉的任督二脈,健全縣內交通網絡。
橫跨虎尾、二崙兩地的雲禾大橋,今日在張縣長等人剪綵後通車。橫跨虎尾、二崙兩地的雲禾大橋,今日在張縣長等人剪綵後通車。
張縣長進一步說明,第一標主要工程內容有「跨新虎尾溪橋梁新建」與「中正橋改建」兩項目標,其中,跨新虎尾溪橋梁連結虎尾高鐵特定區及二崙鄉,為全長174公尺,寬26.7公尺,搭配外置預力鋼索的脊背橋,中間塔高30公尺成稻穗形狀,為一座富涵農業意象的美麗橋梁,為替新橋命名,縣府在6月份辦理命名活動,正式取名為「雲禾大橋」,禾有水稻之意,也與「和」同音,雲禾確實能代表雲林縣水稻、農產之鄉的意義。

中正橋則為原舊橋改建,橋長112公尺,全寬19公尺,為拱型三跨連續鋼箱型梁橋,原橋梁寬度不足,常為交通瓶頸,且不符治理計畫需求,該橋已於109年1月22日改建完成,開放通車,並順應地方要求正式改名「吳厝橋」,有效紓解虎尾往來西螺的車流,並提升防洪能力。
新橋中間塔高30公尺成稻穗形狀,縣府6月舉辦命名活動,正式取名雲禾大橋,代表雲林縣水稻、農產之鄉的意義。
另一方面,站區北側道路改善工程第二標則銜接第一標橋梁工程,沿湳仔社區原有的農路,原民生路一路銜接至二崙外環道,全長2.19公里,全寬24公尺,車道配置雙向4快車道,並配合地方載具使用習慣,配置雙向2機慢車道。 

張縣長特別強調,這兩案整體經費分別為5.25億及1.54億,皆屬縣府列管的重點工程,縣府對工程品質特別重視,橋梁標更在辦理過程中,參與國家級工程獎項的評比,包括參加108年第19屆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金質獎、第13屆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公共工程金安獎,都獲評審委員的肯定,首度參加即獲佳績,連同縣內辦理之金雲獎,共計三金入袋,品質保證,也希望能帶動縣內公共工程追求職安、品質提升的風氣。
張縣長最後也感謝工程團隊的努力,並特別感謝在地鄉親在公共工程辦理期間所給予的支持,在施工期間造成不便也感謝地方的包涵;張縣長說,雲禾大橋通車後,從二崙到高鐵站大約只要5分鐘車程,透過高鐵連結一日生活圈,讓雲林縣無論是往北、往南都更順暢,盼提升生活機能,也帶動地方發展。
今日落成通車典禮,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縣府首席顧問張清良、工策會總幹事許宇甄、鐵道局副總工程司呂新喜、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黃文祥總召、林建鴻總召、縣議員李明哲、廖偉晴、王鈺齊、游淑雲、梁銘忠、廖萬、黃美瑤、黃凱、陳俊龍、虎尾鎮長丁學忠、二崙鄉長鍾福助及多位代表、村里長、鄉親等近400人參與,現場舞獅、鑼鼓、燃放爆竹慶祝,熱鬧滾滾。

台塑麥寮六輕連續兩年發生重大工安事件 雲林縣張縣長嚴厲要求六輕提高工安規格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台塑麥寮六輕連續兩年發生重大工安事件 雲林縣張縣長嚴厲要求六輕提高工安規格

  • 麥寮六輕工業區繼去年4月7日台化芳香烴三廠氣爆,15日再傳出塑化煉二廠製程發生火災,連續兩年發生重大工安事件,燒出了雲林縣民心中的恐慌與憤怒。縣長張麗善上午第一時間趕到六輕瞭解事故原因、救災作為及後續因應,她強調,「沒有工安就沒有產業,產業一定要重視工安」。要求六輕嚴格督促確實通報,落實管線及設備元件總體檢,並加強員工訓練管理。
今上午第一時間張縣長趕到六輕瞭解事故,下午再召開應變工作會議.JPG今上午第一時間張縣長趕到六輕瞭解事故,下午再召開應變工作會議.JPG
針對15日上午六輕廠區塑化煉二廠火災,縣長張麗善下午再召開應變工作會議,召集建設、消防、環保、衞生、農業、勞工、新聞等單位討論相關應變作為,張縣長表示,安全重於一切,六輕近期屢次發生工安事故,讓居民生命備受威脅,縣府要求六輕三天內提出事故檢討報告,全面提高工安規格。會議並針對多項工安議題討論,獲得以下幾點結論:
應變工作會議1.JPG應變工作會議1.JPG
  1. 要求六輕建置完善的村里廣播系統
  2. 要求六輕落實地方聯繫網絡,在第一時間通報鄰近村里長、民意代表相關訊息,以利即時通知鄉親相關處置與必要安置等作為
  3. 建請中央工業局負起細胞簡訊發送之職責
  4. 除了去年發生事故主因的管線定期檢修外,廠區的設備元件亦須全面定期進行檢視,甚至加速汰換,以提高安全性
  5. 要求落實人力工安訓練,製程操作SOP嚴格管控
  6. 持續要求中央設置國家級災害應變中心
  7. 指示雲林縣六輕工安事故監督小組即刻啟動調查,明日(7/16)上午由副召集人張喬維參議帶隊(專家學者及建設、環保及勞工等主管)前往六輕進行了解與監督
  8. 農業及環保單位持續進行空氣及水質相關採樣及檢測,並與公所、農漁民維持聯繫,掌握後續及周邊環境相關災損狀況。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