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111年度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暨110年度績優調解委員表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111年度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暨110年度績優調解委員表揚

感謝各村里長、基層民政人員及調解委員長期為民服務的辛勞與奉獻,雲林縣政府今(26)日上午於三好國際酒店舉行「雲林縣111年度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暨110年度績優調解委員表揚大會」,由縣長張麗善親臨授獎予20位特優村里長、20位績優民政人員及83位績優委員,張縣長指出,無論是村里長、民政人員、調解委員,皆扮演著地方進步與發展的關鍵角色,她肯定並感謝各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及調解委員平時的付出,更期許大家齊心協力,分工合作繼續為雲林縣這塊土地努力,創造更美好未來。

張麗善縣長表示,村里長及民政人員是政府最基層的組織,民政業務與民眾生活最為密切,這次受獎的特優村里長、績優民政人員及績優委員都是由各鄉鎮市公所特別推薦,並受到大家肯定與支持。村里長的工作是相當繁雜,無論是防疫、防災、排解民眾糾紛到爭取地方建設等村里大小事,都仰賴基層人員不分日夜第一線為民服務。考量基層單位執行公務行車安全,在符合政府節能減碳的環保政策下,縣府於今年特補助每個村里辦公處一台電動機車,透過基層行政人員穿梭鄉村大街小巷提供服務時,帶頭響應提倡環保,鄉親能即時得到適切的關懷與支持,可以更有效率和效能。

此外,民政人員作為政府機關與村(里)長、村(里)民溝通與服務之重要橋梁,是政府為民服務的第一線。新冠肺炎疫情從前年影響至今,都仰賴村里長及基層民政人員秉持著共體時艱、不分假日、犧牲休息,積極配合執行各項防疫工作,協助各項防疫政策及宣導,並投入防疫後端追蹤工作,盡心盡力為民眾健康把關。張縣長在場對第一線的基層人員勤耕地方、貢獻基層表達高度的敬意跟謝意,同時肯定這些村里長及民政人員認真負責、服務鄉親不遺餘力的精神,期勉大家繼續共同協助推動縣政,創造為民服務的績效,並藉由這次表揚大會感謝得獎者無私奉獻、辛勤付出。

另在績優調解委員部分,全縣計有204名調解委員,任期自108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止,為期4年,張縣長感謝調解委員為減少訟源,不分日夜在各鄉鎮市進行調解,實感值得讚許。調解委員皆為義務職,平日本著犧牲奉獻的精神,默默地為促進地方團結和諧、排解紛爭的工作盡心盡力。經縣府統計,110年度本縣各調解委員會受理調解案件共計7,996件,調解成立有6,565件,調解成立比率高達82.10%,雖然這2年新冠疫情嚴峻,但絲毫沒減少各調解委員辛苦調解的案件數,調解業務不但可疏減法院訟源,又可迅速化解紛爭,並可免除司法訴訟漫漫長路,更可省下不少訴訟費用開支,對促進地方團結、社會和諧貢獻良多。

今年特優村(里)長中有7名更榮獲中央表揚,包括斗南鎮石龜里許耀文里長、虎尾鎮埒內里鐘大焜里長、土庫鎮北平里侯萬來里長、大埤鄉興安村王萬來村長、崙背鄉港尾村廖炳淞村長、臺西鄉泉州村丁金獅村長及口湖鄉港西村曾瑪琍村長,其中土庫鎮北平里侯萬來里長擔任里長27年餘,秉持著為民服務的初衷,長年積極為地方事務奉獻打拼,主動協助民眾解決困難,深受地方鄉親的信賴與支持。此外,本年度績優民政人員計有7名榮獲中央表揚。而績優調解委員今年榮獲中央表揚行政院長獎獨任獎有4人:斗六市調解委員會委員賴克勤、許森政、林慧珍及斗南調解委員會主席李金標;榮獲縣長獎共計83名,其中員警轉介案件每年逐漸增加,在此張縣長也特別頒獎感謝各分局辛苦的警員協助調解業務。

張縣長最後再強調,雲林縣是個農業大縣,雖資源不是那麼充足,縣府緊扣推動農業上場的施政方針,以雲林農業優勢結合百年人文歷史,率先全國舉辦台灣首屆農業設計展,將農業文化與設計美學做結合,希望能夠跳脫傳統農業的框架,讓民眾及農民能夠感受農業的另一種風貌,7/30-8/14誠摯邀請全國各地的好朋友來到雲林縣北港鎮,一起見證農業的蛻變,相信一定會激發大家不同的思維,對農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跟了解。


雲林縣政府承載傳統札根 、在地創新,攜手共創布袋戲產業新未來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承載傳統札根 、在地創新,攜手共創布袋戲產業新未來

  • 當百年布袋戲遇到當今數位科技,將碰撞出什麼火花?當元宇宙、VR、AR成為布袋戲的創作媒材,內容有了全新演繹形式,布袋戲的未來又將是什麼風貌?2023年第一座國家級「布袋戲傳習中心」即將在雲林縣設立,研習中心承載著布袋戲文化,同時也肩負將布袋戲產業與觀光資源結合,讓雲林「布袋戲文化產業園區」成為布袋戲創新基地。在布袋戲傳習中心成立前,雲林縣政府特於今(7/26)日下午在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舉辦布袋戲前瞻沙龍,邀集布袋戲藝術劇團代表、協會代表齊聚,藉由其在地創新的經驗,共同描繪布袋戲產業新未來。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為布袋戲原鄉,她肩負著多元發展布袋戲產業,讓傳統藝術再創高峰的使命。布袋戲結合新興科技,朝向元宇宙是必然的趨勢,雲林縣內有不少布袋戲劇團求新求變,紛紛以傳統技藝為基礎,結合潮流科技,讓布袋戲藝術年輕化,提供民眾視覺新體驗。未來雲林縣政府也將持續推動雲林智慧觀光,結合當代文化資源,為地方創生掀起新氣象,加速活絡偶戲文創產業生態圈,進而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打造臺灣藝文品牌,進而讓布袋戲文化由「臺灣意象」走向國際舞臺。

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布袋戲前瞻沙龍」,邀請數十年來於臺灣民俗文化與傳統表演藝術領域研究耕耘的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林茂賢副教授擔任與談主持人,同時也邀請臺灣南北傳統戲劇協會理事長黃僑偉、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團長陳皇寶、昇平五洲園團長林政興、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團長李京曄、潮州明興閣掌中劇團團長蘇俊榮等布袋戲世家共同探討百年布袋戲在元宇宙的當代,如何憑藉深厚傳統向下扎根並順應數位趨勢創新突圍,同時也讓傳習中心的規劃更符合在地所需,也能面向世界。

陳處長指出,「布袋戲前瞻沙龍」只是暖身,邀集藝師意見,雲林縣政府也於8月24日舉辦「跨域×創新×科技 遇見偶戲元宇宙—布袋戲傳習中心論壇」,邀請表演藝術相關領域、藝術教育工作、科技影視領域等領域之產官學與專家參與,並開放對偶戲藝術、布袋戲文化有興趣之大眾、新創產業人士與大專學生報名參加,相關議題也將以布袋戲藝術發展的全球趨勢VS在地實踐及傳承與未來教育兩大主題切入探討。沙龍與論壇都是免費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參加。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