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積極協助北港牛墟重返舊址 縣長張麗善今宣布11月9日重新開市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積極協助北港牛墟重返舊址 縣長張麗善今宣布11月9日重新開市

  • 超過百年歷史的雲林縣「北港牛墟」去年配合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北港溪魅力河段環境營造工程」施工,暫遷到萬有紙廠對面空地營業,近日工程已經完工,由雲林縣政府出面向第五河川局承租土地,協助攤商重返北港大橋下原址,縣長張麗善與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今(3)日宣布,北港牛墟確定於11月9日重返北港大橋下開市,歡迎全國各地民眾來逛逛,感受牛墟市集的獨特魅力。
縣長張麗善與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等人今日宣布,北港牛墟確定於11月9日重返北港大橋下開市。縣長張麗善與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等人今日宣布,北港牛墟確定於11月9日重返北港大橋下開市。
北港牛墟是農村3天一期的市集,雖不比菜市場精緻,但物美價廉,許多民眾喜歡前往挖寶,去年因第五河川局在北港溪施工,暫時搬到萬有紙廠對面空地,當時許多攤商擔心老顧客找不到、離市區遠,人潮變少,也擔心回不去北港大橋下、攤商會逐漸散市。
縣長張麗善表示,北港牛墟從清朝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將農業平日所需展現無遺,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代表雲林農業大縣的精神,近日因租約即將到期,北港農會及攤商們都相當緊張,縣府責無旁貸要幫大家解決問題,於10月底跟第五河川局達成共識,由縣府出面向五河局承租北港溪魅力河段土地,再委由北港鎮農會維護管理,讓攤商們於11月9日順利搬回北港大橋下,延續這個全國最熱鬧、最大的、最具特色的牛墟市集。
張縣長、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前立委張嘉郡等人今日特地到市集攤位,告訴攤商們11月9日要搬回北港大橋下的好消息;總幹事林翠香表示,感謝張縣長積極協助北港牛墟重返原址,讓上百個家庭的生計得以維持,當天農會將準備3,000份青農生產的黑豆送給到場民眾及貴賓,歡迎大家踴躍來逛市集。
 縣府農業處指出,農機取代牛隻後,北港牛墟雖沒有牛隻交易,但販售農具、田產、雜什,舉凡牛鈴網繩、刀鋤鐮犁、雛雞小鴨、各類苗栽,以及瓜果蔬菜與各式海產等,北港牛墟是最後的農村文化,值得珍惜,縣府將輔導北港鎮農會持續維護管理,讓這具歷史意義的文化永續經營。

「農心協力 農趣嘉年華」雲林縣108年烏魚文化節產業文化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農心協力 農趣嘉年華」雲林縣108年烏魚文化節產業文化活動

  • 「農心協力 農趣嘉年華」108年烏魚文化節產業文化暨友善環境創新農業農特產品展售活動今(3)日在雲林縣口湖鄉農會前廣場舉辦,參與民眾反應熱烈,今年文化節活動不僅保留海的文化,更增加了古農具「農光再現」展,推廣具有人文素養的農漁文化。
DSC_6620DSC_6620
縣長張麗善、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台南農改場副場長羅正宗,縣農會總幹事簡明欽、口湖鄉農會總幹事呂惠玲等人灑金粉呈現「農心協力 農趣嘉年華」字牌,揭開活動序幕。

縣長張麗善表示,在颳起東北季風時,總有一群銀白色的魚,逐浪來到台灣周邊的海域,圓圓鼓鼓的肚子裡,蘊藏豐盈的烏金,烏魚與漁民相互遵守著這一年一會的約定,口湖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南沿海,西濱台灣海峽,是全國烏魚產量最豐富的地區。
現因漁獲產量已不復當年之盛況,市場所需烏魚子轉向以養殖烏魚補充。近年來在臺灣漁民養殖技術提升,及加工業者製程不斷改良,養殖烏魚子供應量大幅增加,風味與口感已不輸給野生烏魚子,也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雲林地區的烏魚子製作品質優越,參加全國競賽幾乎無往不利,也讓雲林縣的烏魚子成為年節饕客指定選購的最佳產品之一,歡迎大家多多選購。
為推廣行銷口湖鄉優質農漁產,今年的文化節除了在地農特產品展售促銷,還有辦理免費地方風味餐米粉品嘗活動,讓現場遊客免費試吃品嘗其在地特產烏魚好風味,活動現場準備有烤全豬、台灣啤酒免費品嚐及米酒免費贈送,另外還有親子蚵貝藝術、捏麵人藝術DIY活動,現場熱鬧非凡,現場民眾除了可品嘗在地美食,還有許多DIY活動可以參與,還可深入了解口湖鄉農漁文化。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