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參加褒忠鄉花鼓文化節 深化宗教、創造觀光經濟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參加褒忠鄉花鼓文化節 深化宗教、文化特色創造觀光經濟

雲林縣褒忠鄉公所8日於褒忠夜市舉行「藝想褒忠。鼓舞之夜」褒忠花鼓文化節。縣長張麗善致詞時表示,花鼓是褒忠鄉最具特色文化,很高興因疫情停辦3年花鼓文化節,今年再度舉辦,延續宣傳褒忠花鼓文化,今年同時更結合藝人表演,讓活動更精彩。

張麗善縣長指出,褒忠是花鼓的發源地,在地方人士積極推動保存及復興下,幾乎村村都有花鼓陣,發揚台灣農村傳統藝術文化。褒忠鄉除了花鼓文化,還有馬鳴山鎮安宮遶境、吃飯擔,同時也是鄧麗君出生地,褒忠鄉雖然很小,卻有豐沛、深厚的文化。

 張麗善縣長指出,縣府結合宗教、地方文化特色推動觀光,讓香客變遊客,遊客變常客,去年觀光人次已達1980多萬人次,今年將突破2000萬人次,褒忠鄉同樣會是魅力十足的觀光聖地。

 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今年褒忠花鼓文化節會場有在地特色美食、特色文創及農特產品進駐共22攤花鼓市集以及花鼓文化展示區,讓親子參加活動也寓教於樂;邀請到在地「大廍花鼓文化促進會」為現場民眾導覽解說,體驗傳統花鼓民俗記憶。

褒忠鄉長陳建名表示,今年活動還結合推廣廟宇特色的「藝遊褒忠旅行團」,除了踩點全國聞名的台版迪士尼「馬鳴山五年千歲公園」、「鄧麗君出生地故居」、還有廟宇中有一隻巨大毛筆、歷史悠久的萃英宮文昌帝君廟,希望藉此帶動地方觀光。

「藝想褒忠。鼓舞之夜」褒忠花鼓文化節包括縣長張麗善、議員陳乙辰、黃美瑤、張嘉郡、丁學忠聯合服務副主任黃麗花、文觀處長陳璧君、肉品市場董事長張政國、褒忠鄉長陳建名、褒忠鄉代表會主席陳良俊等地方人士及上千名民眾參加。
 

2024年百大青農 雲林縣15名青農獲獎 張麗善縣長表揚肯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2024年百大青農 雲林縣15名青農獲獎 成績亮眼 張麗善縣長表揚肯定

農業部第七屆百大青農獲選名單日前出爐,雲林縣共有15名青年農民脫穎而出榮獲百大青農獎項,雲林縣政府9日上午於縣農會舉行本縣榮獲百大青年農民表揚記者會,由縣長張麗善親自頒獎表揚,另立法委員張嘉郡、雲林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縣議員陳芳盈等也蒞臨共同肯定獲獎青農於農業領域亮眼表現。

第七屆百大青農總計281組參賽,雲林縣在個人組包含紀紳傑、鄭彥甫、林煌智、蔡濰揚、林峻毅、林貝珊、黃千豪、林建榮、林峰戎;團體組有柯力誌、張宏境、陳明裕、游崇甫、吳孟儒、張惠珠。獲獎人數名列前茅,成績卓著,傲視全國,顯見雲林縣農業人才潛力雄厚。

張麗善縣長表示,第七屆百大青農,雲林縣突破以往從第六屆5位成長三倍,今年有15位獲百大青農肯定。張縣長提到,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農業總產值從107年769億,經過這些年大家共同努力產值已來到890億,四年中成長了130億。農業要永續經營,最重要就是青年農民要能夠返鄉。而當返鄉青年農民投入農耕事業,不只是透過中央農業部、地方政府通力來合作,同時結合農會體系、青農系統,從技術、生產及行銷輔導,協助青農朋友增加產值,也能受到各方肯定。 

立法委員張嘉郡指出,去年雲林縣百大青農只有5位得獎,今年以三倍成長,增到15位,這代表除了青農努力之外,包括雲林縣政府、雲林縣農會在各方面支持鼓勵,讓雲林縣青農有亮眼表現。未來在立法院她也持續更著力於農業政策,努力爭取對青農有利政策,讓青農可以更安心返家務農,獲得更好收入。

 針對農業部提供百大青農包含生產技術、行銷、財務、研發、智財、組織與資訊化等輔導資源,並享有國有耕地承租第2順位、5年500萬元零利率創業貸款及農業設施補助等。張縣長鼓勵獲獎青農可以好好把握、善用資源,讓產業更完善、更進步,未來持續在地方扎根擴散,發光發熱,成為雲林永續產業的示範標竿;也希望得獎青農不吝嗇分享經驗,一同爭取榮耀,縣府將持續培育更多優質青年農民,打造更多產業領域標竿,讓雲林農業有希望、有未來,能永續經營。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