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說明 萬安44號演習人車不管制、不疏散避難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說明 萬安44號演習人車不管制、不疏散避難

  • 萬安44號演習訂於9月15日(星期三)13時30分至14時實施,縣長張麗善於今3日14時假警察局主持110年軍民聯合防空(萬安44號)全民防空演練協調會,指示本次演習採有預告、一日全國不分區(包括外、離島)同步實施空襲警報試放演練,警報發放後,人車不管制,不疏散避難,請民眾收到簡訊及聽到警報聲響時,要保持冷靜、不要緊張,按照正常作息就可以。
縣長張麗善表示,近來兩岸關係緊張,中共不斷派機繞台,挑釁意味十足,防空演習是為提高國人敵情憂患意識,降低空襲損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本次演習除應遵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指導,避免群聚外,更應著重宣導民眾如何利用手機上內政部警政署「警政服務APP-防空疏散避難專區」、「警察局全球資訊網-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及「雲林Nubi扭一下APP-防空疏散避難專區」查詢就近之防空避難處所;並於會中要求縣府相關局、處就業管權責期前完成整備,並於演習前7日加強宣導,讓縣民了解今年演習是「警報響、莫驚慌、人車不管制」,期許演習朝「零缺點」的目標努力,力求演習圓滿順利。

「奉獻銀齡 食志名歸」雲林縣110年長青食堂績優單位暨志工表揚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奉獻銀齡 食志名歸」雲林縣110年長青食堂績優單位暨志工表揚活動

為感謝長青食堂辦理單位及志工、廚工辛勞,雲林縣政府特別於今(4)日於雲林縣綜合社會福利館辦理「奉獻銀齡 食志名歸」雲林縣110年長青食堂績優單位暨志工表揚活動,活動熱絡感人,雲林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丁學忠、社會處長林文志到場鼓勵這些獲獎的長青食堂績優單位及志工。

張麗善縣長表示,長青食堂不僅是共餐場所,更是推展社會福利的重要場域,感謝所有志工無私奉獻,尤其一些志工年齡偏大,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每天期待能為長輩服務,基於鼓勵長輩走出戶外,擔任志工盡心協助其他長者,本次特別表揚全縣20個長青食堂績優單位暨126位績優志工及廚工,讓雲林縣建立高齡友善、互相尊重的長照環境,未來更希望在全縣391村里全面推廣長青食堂。

本年度共表揚20個長青食堂績優單位,其中大埤尚義社區發展協會長青食堂時常將在地蔬食特色入菜,如菜脯、碗粿等,讓長輩吃得美味也吃得健康,另社團法人雲林縣蔦松國中校友會是103年1月由水林鄉蔦松國中畢業校友們開始籌劃成立協會,因雲林縣人口老化嚴重,尤其水林鄉更是本縣鄉鎮市裡老化指數最高之鄉鎮,為了照顧在故鄉裡的獨居長輩們,讓他們能有一頓溫飽,遂於同年5月份開始辦理水林鄉的長青食堂的服務,服務對象涵蓋水林鄉蕃薯村、山腳村、松北村、松中村、松西村、溫底村等村落裡74歲以上獨居長者,單位服務至已今滿7年多。 

同時今日亦表揚126位長青食堂志工及廚工,其中二崙鄉湳仔社區發展協會廖世培已經高齡86歲,秉持著「服務勝過被服務,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投入食堂服務,同樣為二崙鄉湳仔社區發展協會食堂志工廖林照高齡85歲,投入社區服務已20餘年,東勢鄉和安社區發展協會林丁咱女士84歲,每天到社區協助切菜備餐,常說「菜愈切身體愈勇」,可說是本縣長青食堂最佳不老志工,印證了活到老、奉獻到老的不老精神。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截至110年8月底為止,長青食堂已經加倍成長至全縣150處長青食堂,每天有破萬名長輩及志工走進社區一起呷飯配話,藉由社區的陪伴,減輕出外子女對父母的擔憂,食堂之所以成功,都要歸功於食堂辦理單位幹部、志工及廚工犧牲奉獻。

林文志指出,為配合校園防疫,原定在大屯國小活動中心辦理之活動,改於雲林縣綜合社會福利館辦理,今日首度對外開放,也透過今天的活動,作為「雲林縣綜合社會福利館」的踩線團活動,雲林縣綜合社會福利館預計於11月舉辦揭牌正式啟用,今日以2樓禮堂作為活動表揚場地,也讓受獎單位及志工提早感受綜合社會福利館的多功能活動空間。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