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四湖鄉明德國小兒童畫展5/25~6/5北港文化中心展出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四湖鄉明德國小兒童畫展5/25~6/5北港文化中心展出

  • 由雲林縣四湖鄉明德國小辦理的「明德惟馨」展覽,5月25日起於北港文化中心一樓展示室展出,並舉辦開幕茶會,並由學校學生帶來精彩表演,十分熱鬧。

 縣長張麗善表示,明德國小在歷任校長的用心經營下,民國八十五年即全心投入學校「藝術環境」的營造,105年榮獲雲林縣學校轉型優質「優等」,110年又榮獲雲林縣校務評鑑「特優等」,全校即打造為「藝術校園」、「閱讀校園」,將學校藝術系統的形象定位為「愛藝術、會藝術、玩藝術」;以「藝術深耕」的教學策略,成立了「明徳藝術教室」。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雖然明德國小學校人數不多,但該校教師仍舊對於學生藝術感知的訓練與培養不遺餘力,透過全力發展「藝術」課程,讓孩童從小就享受創作的樂趣,並讓孩子從小養成以藝術角度觀察周遭事物,將美學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這些孩子將來都能成為深耕文化的種子,實屬難能可貴。

 文觀處表示,明德國小的藝術教育獲得師長、家長一致肯定,認為「藝術」真是明德孩子一生的伴侶,明德孩子也因藝術而豐富了生命,透過藝術他們盡情抒發,更因透過藝術討論激發了不同的想法,擴展了自己的視野。明德孩子們說:在這裡我們將渡過每一個春夏秋冬,我們把這一生最寶貴的金色童年都留在明德!而舉辦畫展使我們學習多年的藝術教育,也獲得表現的機會!

 「明德惟馨」展期自5月25日至6月5日(週一休館),歡迎大家把握時間,蒞臨欣賞。   

    雲林縣政府推動農藥殘留質譜快檢機制 確保農友收益 守護消費者食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推動農藥殘留質譜快檢機制 張麗善縣長:確保農友收益 守護消費者食安

    雲林縣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區,為落實源頭管理,降低蔬果農藥殘留,雲林縣大力推廣「質譜快速篩檢技術」協助農友田間蔬果上市前檢驗,縣長張麗善今日(5/27)下午前往二崙鄉農會,瞭解農藥殘留質譜快速篩檢機制及目前推展情形,縣長張麗善請農友多多利用質譜快檢,自主檢驗合格再上市,確保自己的權益,也擔負起消費者食的安全。

    動植物防疫所所長廖培志說明,本縣原僅有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設置質譜實驗室區檢中心,農民送檢較為不便費時,為提升檢驗結果即時性,即時確認田間農作物農藥殘留情形,在農業部農糧署協助下,目前已於本縣二崙鄉農會及土庫鎮農會設置質譜快檢前處理站,並自去年11月起,農業部農糧署補助財團法人臺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瑠公基金會)建置「質譜快檢行動檢測車」,於蔬菜採收期加強於二崙鄉農會駐點服務。今年亦預計於崙背鄉草湖合作農場、西螺鎮安定果菜生產合作社及莿桐鄉農會等3處增設前處理站,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將持續鼓勵雲林縣的農會及合作社場加入質譜快檢前處理站行列,為農友服務。

     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農業檢驗中心副主任陳靖瑋指出,「質譜快速篩檢技術」是由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研發,為當今最快速的農藥殘留檢驗技術,除準確性近似化學檢驗法外,亦縮短檢驗時間至一天以內,輔以簡訊通知檢驗結果,即時攔截問題蔬果,讓農友生產的農產品安心且快速地上市。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產地,每三把蔬菜就有一把來自雲林,我們肩負國人食的安全,所以針對農民所生產的蔬菜,希望在第一個時間就掌握有沒有農藥殘留的疑慮,避免蔬果送到西螺果菜市場後或送到臺北農產公司後,才發現農藥殘留超標,而得進行銷毀造成農民損失。非常感謝農業部農糧署補助瑠公基金會建置「質譜快檢行動檢測車」駐點二崙鄉農會,讓農友能就近送驗農作物。

     張縣長指出,除二崙鄉農會及土庫鎮農會外,今年將於崙背草湖、西螺安定及莿桐農會等3處再增設前處理站,讓農民就近就地送檢,提高檢驗的效率。早上9點送來,下午3點透過第一線的檢查,再加上二次確認後,確定沒有任何農藥殘留,就可以進行採收,將農作物送到果菜公司去運銷;假設出現農藥殘留超過標準,那農民就接受安全用藥輔導,往後等到整個農藥已經完全消退後,再來進行採收,這不僅確保農民的收益,也確保所有消費者能夠吃到非常安全無毒的蔬菜,這就是我們農業大應當擔負保護消費者的一個責任。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