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斗南雲82線路面改善工程 提供六房媽信眾參拜、鄉親出入安全道路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斗南雲82線路面改善工程 張縣長:提供六房媽信眾參拜、鄉親出入安全平整道路環境

改善斗南鎮民用路品質,提升民眾行的安全,雲林縣政府將辦理雲82線路面改善工程,縣長張麗善今(7)日上午率工務團隊,與六房媽斗南股烏瓦磘紅壇爐主林來勤、執行長洪瑞庭、雲林縣肉品市場副總經理邱良閱、雲林縣土風舞協會理事長洪惠玲、斗南鎮民代表會沈為祺代表、東明里長楊進原等人一同會勘雲82線道路,向鄉親說明工程施作內容外,也傾聽鄉親意見,將工程延續到六房媽紅壇前道路一併改善,俾使工程順利並符合民眾需求。

縣長張麗善指出,斗南鎮雲82線為斗南鎮鎮民通往鄰近村莊之重要道路。然而因道路年久失修,逐漸產生路面龜裂、平整度下降等狀況,影響民眾通行安全,此外,隨著六房媽明年過爐烏瓦磘,經林來勤爐主、洪瑞庭執行長以及蔡東富議員等共同陳情,烏瓦磘紅壇週邊道路年久失修、破損不勘,恐危及用路安全,縣府特別編列將近一千萬進行雲82線與紅壇前道路改善,施工期間歡迎鄉親共同監工,督促廠商把路面品質及路基養護做好,趕在明年紅壇完成前,讓信徒香客、鄉親來參拜六房媽,有條非常安全平整的道路。

雲林縣土風舞協會理事長洪惠玲提及,六房媽明年將來到烏瓦磘,感謝縣府團隊對於鎮民安全以及六房媽過爐盛事重視,頭一期施作排水溝、第二階段完成庄內路鋪設改善,第三階段更斥資900萬將辦理雲82線路面改善。林來勤爐主及洪瑞庭執行長也感謝縣府團隊,配合每年六房媽移設,協助修路,照顧信徒,明年六房媽的門面,就在紅壇前這200公尺道路,感謝縣長答應全力協助,提供信眾、鄉親有條安全、回家安全的路。

工務處長汪令堯指出,斗南鎮雲82線路面改善工程,總預算為新台幣900萬元整,進行瀝青混凝土刨鋪及地基改良,預期改善長度約為1500公尺,寬度約為10公尺,此外更加碼延伸到六房媽紅壇前近200公尺、5米寬道路,預計於113年2日1日進場施作,預估工期28天內會將工作做好。

 

    雲林縣政府推動濕地標章認證 升級濕地產業2.0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推動濕地標章認證 升級濕地產業2.0

    • 雲林縣政府於本月5日在口湖鄉成龍社區活動中心舉辦112年度成龍、椬梧濕地復育成果暨濕地標章座談會,由國立嘉義大學王柏青副教授說明濕地生態調查成果,與邀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薛美莉研究員分享濕地標章對於水產養殖商品加值效益,讓當地師生、居民及農漁產業從業人員更能瞭解重要濕地的生態功能價值,期許未來透過公私協力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生態保育及明智利用,帶動地方產業共榮發展。
    雲林縣政府近年受內政部經費補助辦理成龍及椬梧濕地經營管理工作,於本年度濕地物種調查工作上,在秋季鳥類多樣性較以往年度增加,有觀察到黑面琵鷺、魚鷹、黑翅鳶、黑嘴鷗等共計50種鳥種;水生物種調查部分,記錄到淡網紋裸胸鯙、波路荳齒蛇鰻等高經濟價值魚類22種,且有發現尚未鑑定分類之河口青鱂魚類新物種;植物物種調查部分,則有苦檻藍等15種原生種與18種歸化種,過往記錄稀有植物宜蘭莞草及雲林莞草在本年度調查則未發現;並設計濕地候鳥棲地、地景藝術應用、海漂垃圾議題等3場次課程活動,邀請地區口湖國小、文光國小及ㄧ般民眾共同參與,連結在地社區的生態教育推廣能量。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大眾,成龍及椬梧濕地不只是單純的天然自然資源,它也是雲林縣未來永續發展的基石,藉由濕地標章的認證機制,確保養殖商品是來自於具有高度生態保護意識的地區,可以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將對口湖鄉內的蝦、魚、貝及海草等水產養殖商品帶來了新的價值,進一步獲得更高的市場認同及經濟利益,讓消費者的選購支持行為直接回饋到養殖業者,兼顧在地產業生計與生態保育效益。
    成龍濕地鳥類調查特殊觀察-紅隼(二級保育類)成龍濕地鳥類調查特殊觀察-紅隼(二級保育類)
    農業處處長魏勝德指出,縣府在本年度7月完成2處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核定公告,以友善環境與明智利用作為發展架構,推動濕地生產、生態旅遊、觀光休閒遊憩等工作,未來將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及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緊密合作,申請成龍及椬梧濕地通過濕地標章認證行列,透過公私協力來保護生態,讓環境與產業能夠共榮共生,深化人與自然和諧相存的價值觀,來創造濕地最大的附加價值。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