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舉辦Wake up動動腦活動 邀民眾「憶」起認識失智症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府舉辦Wake up動動腦活動 邀民眾「憶」起認識失智症

  • 雲林縣政府為促進民眾對失智症預防之重視,使民眾認識失智症的早期徵兆,理解失智患者及家屬並給予實際協助,22日上午特地在斗六膨鼠森林公園音樂草原,辦理「Wake up動動腦~憶起認識失智症」活動,現場除有趣味闖關拿好禮活動,還有精采的舞台表演及有獎徵答,吸引不少民眾熱情參與。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以前在她腦海裡不曾有過「失智」這個名詞,但失智現在已經非常普遍,在雲林縣65歲以上長者發生率約8%,這個數字讓她嚇了一大跳,今天的預防宣導活動就是要教大家如何預防失智症,像是多動腦、注意飲食、多運動、保持正常社交等等,有了正確的觀念,行動就會不一樣,人生就是彩色的,大家一起來努力。

雲林縣衛生局指出,全球人口老化加速,根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公共衛生領域應對失智症全球現況報告」,全球已有超過5500萬名失智者,預估到了2050年,人數更將攀升到1.39億人,失智症儼然已成為重大的「全球公衛隱憂」。

 台灣的失智人口也在逐年增加中,依據失智症協會的失智症盛行率調查,迄2022年底已有約32萬人,65歲以上失智人口有307,933人,而45-64歲失智症盛行率依據挪威於2019年研究為千分之1.6來估算,台灣45-64歲失智症人口居然也有11,353人。推估在未來的20年內,台灣失智人口將以每天近48人、每30分鐘就增加1位的速度快速成長。屆時,每100個台灣人之中,即有3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為失智症所苦。

衛生局表示,失智症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而是腦部病變疾病,失智者在現實生活中常感到迷失與錯亂,家屬、外界在不瞭解的狀況下,造成許多誤解、衝突與負累;有鑑於此,鼓勵民眾應積極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建立健康生活的型態,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衛生局盼透過各種活潑有趣的宣導方式,讓大家一起認識失智症,早期察覺失智症的10大警訊,包括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情緒和個性的改變..等,一旦發現有異狀能及早就醫,透過治療改善症狀或是延緩惡化。也希望民眾除了積極預防失智症的發生,還能發揮友善精神,以理解和包容的態度關懷失智者,共同創造一個失智友善、和諧共融的社會。

 

 

雲林縣新增5例本土登革熱確診 縣政府呼籲落實「巡、倒、清、刷」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黨

 

雲林縣新增5例本土登革熱確診 縣政府呼籲鄉親落實「巡、倒、清、刷」

  • 雲林縣今(7/22)日新增5例確定病例,居住在古坑鄉,為7/19~7/22通報之快篩陽性個案,皆為社區快篩站篩檢發現,目前經疾管署檢驗確診已累計73例,其中古坑鄉65例(東和村9例,高林村2例、荷苞村47例、古坑村1例、水碓村6例)、斗六市6例(鎮南里1例、仁愛里1例、公正里1例、溪洲里2例及成功里1例)、臺西鄉海口村1例及虎尾鎮公安里1例。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住戶健康監視及診所發燒症狀就醫民眾的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防治登革熱不單只有公部門執行,全民也應共同參與,可以訂定每星期六或日為「孳生源清除日」,大家從自家室內外環境做起。檢視居家住宅室內、外周圍是否有堆置廢棄的容器或雜物,桶、缸、甕、花盆及各式底盤、帆布凹陷處、廢棄輪胎等如有積水務必倒掉,讓病媒蚊沒有地方產卵繁殖,持續使用的容器請倒置或加蓋,而古坑竹林常見筍農採收後的竹筍,留下的竹筒洞也會積水,近期有午後雷陣雨,需別留意易形成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提醒鄉親若只依賴消毒方式易使蚊蟲產生抗體,而非根治之道,宜由居家共同清理,清除環境孳生源及維護周邊環境整潔,並把他變成日常生活的例行習慣,從根本解決登革熱的發生。
相關圖片
張麗善縣長提醒鄉親,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尤其是前往農園工作者,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或是配戴袖套及防蚊帽等防護裝備,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而確診登革熱的民眾,請務必注意出現症狀後五天內盡量在家休養,若非必要請不要外出,並且做好自身及周遭防蚊措施,穿著長袖衣褲及睡覺時吊掛蚊帳,避免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將體內的登革病毒散播出去,感染到您最親近的家人或周遭的鄰居。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