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雲林縣麥寮鄉新虎尾溪抽水機平台兩處 防汛且不影響交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建置雲林縣麥寮鄉新虎尾溪抽水機平台兩處 防汛且不影響交通


新虎尾溪流經麥寮鄉海豐村段,由於地勢較低,加上河床過高,每到汛期就易淹水,為解決淹水之苦,雲林縣政府向中央爭取「麥寮鄉新虎尾溪新增移動式平台應急工程」兩處(可佈設四座抽水機),可望有效改善麥寮鄉海豐村等鄰近區域淹水問題。縣長張麗善今日下午在水利處長許宏博、議員林建鴻、林深及地方代表等的陪同下,到麥寮鄉公所舉辦地方說明會,會後並前往現場現勘,向鄉親說明工程計畫並聽取鄉親的意見。

縣長張麗善表示,經雲林縣政府積極向中央爭取整治經費,於本年度獲水利署核定「麥寮鄉新虎尾溪新增移動式平台應急工程」,總工程經費為575萬元整。過去麥寮鄉在新虎尾溪海豐村等鄰近區域主要積淹水原因為既有雨水下水道排水不及導致溢淹,造成嚴重淹水,故立即爭取經費改善避免水患重複發生,興建移動式抽水機平台,在大雨來臨前可先將抽水機部署在平台上防患未然,不占用道路而影響交通。

水利處處長許宏博表示,本次工程範圍自本縣麥寮鄉新虎尾溪康熙橋右岸往下游約62公尺範圍內,該範圍內有「西麥寮排水D幹線」之出水口排入堤後排水溝,每逢豪大雨便導致排水路宣洩不及而溢淹,因此為有效且快速排除內水,本次設置兩處抽水機平台,最多可佈設四座移動式抽水機,最大抽水量可達到1.2CMS(0.3CMS*4),並於防汛道路下方埋設管線排入新虎尾溪,以避免於颱洪期間影響用路人安全,全案總工程經費為575萬元整,工期120日曆天,目前已設計完成辦理發包作業中,本案完工後能緩解麥寮鄉海豐村等周邊聚落水患威脅,確保縣民生命財產安全。

縣長張麗善感謝大家共同努力爭取經費,發展地方建設,盼藉由本案完工,提供當地民眾完善之排水,當汛期到來可減緩周邊積淹水問題,保障農民居住環境及農作物的安全。

雲林縣整體地層下陷趨緩 湖山水庫厥功甚偉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整體地層下陷趨緩 湖山水庫厥功甚偉

  • 為減緩雲林縣地層下陷,雲林縣政府與中央政府合作推動各項防治計畫,依據中央委託專業團隊的109年度雲林地區地層下陷監測成果,本縣109年度最大下陷速率為5.5公分/年,顯著下陷面積為103.8平方公里,相較民國100年,本縣顯著下陷面為397.6平方公里,下陷面積縮減達293.8平方公里,可見本縣推動地層下陷防治成果斐然,對於斗六工業區、雲科工業區、中科虎尾園區及麥寮六輕等相關工業園區之發展並無負面影響,也不影響未來新設工業園區之籌建,請外界勿過度疑慮。

 縣長張麗善表示,推動地層下陷防治,首要課題為如何充分調蓄地面水源及適時涵養地下水源,舊時雲林地區並無水庫等蓄水設施,地面水源無適當之調蓄空間,地面水源留存不易,為滿足產業用水需求多鑿設水井抽取地下水為己用,以致本縣地層下陷嚴重,本縣境內湖山水庫之興闢,可提供地面水源適當之調蓄空間,自民國105年4月啟用蓄水啟用後,配合水資源的妥善管理,年估可減少1億餘噸地下水抽用量,亦可於枯水期調配地面水源、豐水期時涵養地下水源,營造環境永續利用。湖山水庫的興建營運,對於地層下陷防治居功甚偉。

 為了高鐵的行車安全,交通部針對高鐵彰雲嘉路段辦理地層下陷監測作業。依據台灣高鐵公司「109年度高鐵沿線地層下陷監測成果報告」,雲林地區計有3處下陷量呈現增幅成長,分別為(1)跨越雲林158縣道下陷量為2.5公分,較108年度增加0.5公分、(2)跨越省道台78線下陷量為3公分,較108年度增加0.5公分、(3)雲林高鐵車站下陷量為3.9公分,較108年度增加0.2公分。有關增加之沉陷量,仍在安全許可範圍內。

 經查,為防治地層下陷對高鐵結構設施的影響,台灣高鐵公司自2003年起,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定期辦理沿線地層下陷監測作業,同時針對軌道平整度進行檢測。鐵道局則監督台灣高鐵監測高鐵橋墩下陷情形,適時調整軌道墊片、橋梁支承及必要結構補強,確保高鐵結構及營運安全。

 有關近來外界對於高鐵安全問題非常關心,縣府特別說明讓大家可以清楚了解目前狀況,高鐵的營運,有專責單位持續監控確保其安全。而各項地層下陷防治工作也由中央及地方持續的推動改善。

 另關於農作轉作部分,目前高鐵沿線種植水稻、蔬菜、玉米、落花生等作物。縣府及地方公所、農會亦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執行「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多年積極推動稻田轉作措施,以調整水稻產業結構, 並鼓勵農民種植落花生、食用玉米等國產雜量及蔬菜等作物, 由於推廣之作物大多均為旱作, 所需水量約為水稻1/4~1/3倍, 所以可同時達節省農業灌溉用水之目標。

 除此之外, 縣府亦於103年起迄今, 陸續針對契作硬質玉米、契作非基改大(黑)豆、契作小麥、契作高粱及地方特色作物牛蒡等辦理新台幣1-2萬元不等之加碼補助措施, 以加強轉旱作推動力道, 並每年依據其作物之產銷情形, 進行滾動式檢討, 研議可同時兼顧農民收益及節水目標的轉契作項目(如契作高粱、牧草等), 未來不排斥於本縣高鐵沿線左右1.5公里範圍內推動專區試辦, 惟相關產業仍有產銷問題待解決, 且水資源短缺係屬全國重大議題, 所以希望中央政府能給予協助並持續提供轉旱作節水獎勵予農民, 以兼顧農民生計並提高配合政策之意願。此等轉作節水的政策都是為防範地層下陷而努力。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