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邦營造公司贈消防救災車 雲林消防局救災能量再升級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華邦營造公司贈消防救災車 雲林消防局救災能量再升級

  • 雲林縣消防局獲華邦營造有限公司捐贈1部FORD RANGER消防救災車,29日於第一大隊林內分隊舉行捐贈儀式。這輛消防救災車具四輪驅動170匹強大馬力貨卡車款,另加裝拖船架、越野胎及救災用無線電等配備,符合越野及涉水的需求,能克服艱困的地形環境,提升消防救災、載送人員及運補物資能量。

捐贈儀式由華邦營造有限公司林秀琴董事長代表捐贈,副縣長謝淑亞代表受贈。謝淑亞表示,有了這部消防救災車加入,能將救災能量最快速深入災區,讓民眾可以即時獲得救援,把握每一條寶貴的性命。

 謝淑亞感謝華邦營造公司林董事長無私奉獻的捐贈,她指出,政府資源有限,期待此次捐贈能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善心人士響應,共同創造美好雲林,讓鄉親的生命及財產獲得更大的保障。

捐贈代表管理人林秀琴表示,感念消防救災危險辛勞,期望透過挹注更多的資源於消防救災工作上,為社會安全防護網盡一份心力,也期盼捐贈新式精良的消防車輛裝備,能使消防人員執行救難任務更安全有保障。

 華邦營造有限公司林董事長一向秉持仁慈為懷的慈悲精神,繼104年捐贈本縣消防局林內分隊高性能的消防救災車後,今年在雲林縣議會張維崢議員穿針引線下,了解消防隊於救災上之需求,再度購置一輛性能更加卓越的消防車輛供救災使用,對於消防救災救難的執行與推動如虎添翼,其仁德義行,精神令人感佩。

     

雲林縣長張麗善率團參訪大馬 觀摩首都重要建築改造雲林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率團參訪大馬 觀摩首都重要建築改造雲林

  •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28日)率雲林縣政府工務處、環保局等單位,至吉隆坡中央車站、雙子星塔參訪,瞭解其運輸及建築機制。其中,也到雙子星塔第41和42層之連結天橋,距離地面170公尺處,長58.4公尺,除連接兩棟大樓之通行外,更有穩定兩邊建築物的作用,有如人字形支架穩固在高空中,讓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到訪觀摩。次日(29日)張縣長帶領雲林縣府團隊赴布城(Putrajaya),是馬來西亞三個聯邦直轄區之一,為主要的聯邦行政中心,行程參訪布城鋼索大橋,配合周遭景觀,已是布城的地標之一;這條長240米的大橋,在其中一端以帆船作設計,另一邊以30對鋼索鞏固橋身,晚上更有特別的光環境。

雲林縣府工務處汪令堯處長向張縣長和隨團同仁現場解說,本縣雲禾大橋與布城鋼索大橋俱有類似的條件,惟兩橋結構型式有所不同,雲禾大橋為以軸力承載較大的脊背橋工法設計其梁身外觀為弧形;而布城鋼索大橋為斜張橋設計其垂力承載較大,梁身外觀呈一直線。

布城鋼索大橋展現城市美學。布城鋼索大橋展現城市美學。

張麗善縣長進一步說明,目前雲林縣內有許多橋梁待重新改建,例如崙子大橋、清水溪大橋等,此次參訪希望能把大馬橋樑、景觀等相關模式帶回雲林,可和文觀處、城鄉處結合,參考國外經驗把雲林打造成觀光城市。

 

另外,中央車站是吉隆坡重要的運輸樞紐,整體車站除了提供現代化設備和便利的設施外,將辦公室和住宅結合,開放式空間不阻擋來往的人流。張麗善縣長於參訪時表示,中央車站匯集鐵道、捷運、公車等,不僅以大眾運輸為主要發展定位,而是考量整體都市發展,以車站為中心開展的獨特模式,打造工作、生活和娛樂空間,帶動城市發展,此次行程工務處長汪令堯特地帶著運管科長陳怡燕、交通建設科長鄭介旗一同參訪觀摩學習。

 張麗善縣長表示,後疫情時代大眾運輸發生變化,公共運輸要能運轉順暢,轉乘站點的接駁及候車空間變得重要。雲林縣境內總計有90條客運路線提供境內及跨縣市國道運輸服務,惟現況各鄉鎮市缺乏指標性轉乘場站,民眾使用欠缺便利性,導致現況本縣公共運輸使用率尚有提升空間;爰此,雲林縣政府除了藉由電子票證資料預估大眾運輸發展之潛力區域,並挑選高鐵、台鐵等路線行經之鄉鎮市,規劃大眾運輸轉運場站或集中式候車設施提供民眾轉乘使用,而這次吉隆坡參訪的經驗將納入未來轉運站規劃之構想中。

工務處汪令堯處長補充說明,雲林縣老年人口比率相當高,為打造讓所有民眾都能輕鬆搭乘、便利轉乘的大眾運輸環境,並響應全球節能減碳願景,雲林縣政府現正積極規劃境內7大轉運站,除了今年將動工之斗六轉運站及積極爭取再次與國產署合作之北港轉運站外,未來轉運站將參考吉隆坡中央車站之經驗,透過各單位多方協商與資源分享,思考由需求導向轉向供給導向,並結合都市更新及土地開發計畫,創造雲林縣新生活環境與城市價值。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