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著手前進校園分享從農歷程 挖掘未來從農人才交流示範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著手前進校園分享從農歷程 挖掘未來從農人才一小小青農交流示範活動

  • 雲林縣政府為提倡農業永續發展、培養在地人才,帶動地方產業與青農共同成長,今日9日上午,由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於國立北港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舉辦小小青農交流示範活動,邀請優秀青農深入雲林在地農業職校與青青學子分享從農經驗、食農教育、品牌行銷與農產加工等主題。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蔡耿宇副處長指出,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供學生更多了解農業的機會,同時也為了培育未來的農業人才。希望藉由這樣的交流示範活動,激勵更多的年輕人關注農業,並且為他們提供實際的交流機會,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農業行業的各個面向。

 國立北港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楊長鉿校長於致詞時表示,台灣的農業有很好的本質,透過交流示範活動,不僅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農業行業,還能啟發他們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和學習動機,本次兩位標竿青農的分享,讓與會師生獲益良多。

本次交流示範活動,特別邀請了兩位雲林在地標竿青農分享,分別是來自元長鄉好好米香的張谷榕創辦人,與來自水林鄉微醺農場的黃衍景場長。張谷榕創辦人提到,自家種植農產品的產量日益增多,但容易受盤商價差影響,為了不受收購價格影響,從而投入加工產業,並以自家種植花生為基礎,研發出更多相關產品。黃衍景場長則分享一段返鄉創業的旅程,並提到創新、創意、創人,青年培力與傳承,致力翻轉農村的生活與經濟,讓農業真正成為支撐農村發展與續存的經濟體,使農民也有回饋社會的能力等,獲得大家一致的共鳴與好評。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高建平科長表示,通過邀請優秀青農回到農業職校分享他們的經驗和知識,一方面提升青農自我認同並實踐社會責任,為雲林農業人才培育種下種子;另一方面讓學生汲取農產業的多元面向與經驗,收獲對生涯規劃發展的想像。

 本次參與的學生們更紛紛回饋,這種辦理方式非常貼近學生的需求,透過講座形式直接了解農產業的實際經驗和創業之道,希望能夠多次參與這樣的活動,並且感謝演講者的分享讓他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


雲林縣政府透過舉辦「小小青農交流示範活動」,作為雲林青農與農工學校及未來潛力青青學子間的重要交流橋梁,強化青農與雲林在的連結。縣府將持續與在地學校合作,舉辦交流示範活動,使潛力青年們汲取不同產業特色經營模式與推動經驗,同時激發活力,以發展農業技術傳承及強化,帶動產業成長與進步的動力,提高雲林青農之競爭力與價值。

    雲林縣攜手遠見辦理幸福共創SDGs城市治理永續工作坊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攜手遠見辦理幸福共創SDGs城市治理永續工作坊 張麗善縣長:打造永續城鄉新典範

    • 雲林縣政府與《遠見》今(9)日共同舉辦「雲林上場 幸福共創 SDGs城市治理永續工作坊」,內容聚焦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教育訓練以接軌國際,建立永續城市治理的專業能力,並凝聚有效且可行的施政方針。雲林縣長張麗善親自到場期勉縣府同仁用心學習,集思廣益推動雲林縣的永續發展。
    縣長張麗善指出,SDGs涵蓋環境、經濟和社會等多個層面,作為地方政府,雲林深知實現SDGs的重要性,過去幾年一直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理念,將「永續農業」、「大健康產業」、「綠色典範經濟發展」作為三大永續施政策略,致力於推動減碳轉型與淨零綠生活,打造更具韌性的永續城鄉,展現對於雲林發展的承諾。

    張麗善縣長表示,有心就有力,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這幾年縣府團隊非常用心,透過跨局處的整合,希望改變、翻轉雲林。雲林是農業大縣,因應氣候變遷是當前重要課題,如何做好淨零減碳、推動負碳農業,包括調節農產品項、栽種時間點等,並透過創新的方式將農廢再利用,實現循環經濟,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共同打造永續城鄉新典範。

     今日本次工作坊邀請兩位業界專家,分別是曾任行政院環保署副署長、行政院永續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現於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葉欣誠教授,由國際趨勢出發,深入探討SDGs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並分享地方政府自願檢視報告(VLR)及城市治理永續布局等相關議題;以及孔雀魚普惠科技創辦人林坤正,分享永續創新方法學,包括縣府永續策略對焦企業ESG目標、建立縣府、企業與社區協作平台促進社會創新等實例分享和案例演練。

     計畫處長李明岳表示,葉欣誠教授與林坤正創辦人都是具有產、官、學經驗的重量級永續專家,將與縣府團隊一同盤點SDGs的核心關鍵力與實務經驗,盼能促進企業資源投入雲林社區參與永續計畫,創造縣府、企業、社區三贏的局面。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