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偶戲電音趴」- "潮" 顛覆布袋戲想像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偶戲電音趴」- "潮" 顛覆布袋戲想像

2023年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音樂會29日晚間於虎尾高鐵特定區登場,透過布袋戲、電音、聲光效果融合創新的「偶戲電音趴」,及融合布袋戲音樂、藝陣、武術、Cosplay演出,讓所有觀眾戲迷體驗傳統藝術鮮活、不落伍的生命力,整個晚會演出如同萬花筒一般,讓觀眾不管在什麼角度觀看都精彩美麗,縣長張麗善與現場觀眾共度美好的中秋夜。

國際偶戲節開幕音樂會晚間7點由縣長張麗善、縣府秘書長曾元煌、縣府前首席顧問黃逢時、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文章、廖文和布袋戲團團長廖文和、西螺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鍾任樑、議員黃凱、黃美瑤、陳乙辰、虎尾鎮長丁學忠、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等人一起啟動。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是布袋戲的故鄉,雲林國際偶戲節在今年邁入第21屆,今年共規劃金掌獎系列競賽、偶戲電音趴開幕音樂會、偶戲嘉年華千人踩街、紙風車劇團演出和金掌獎頒獎典禮等五大主題,邀請國內各縣市戲團及荷蘭、哥倫比亞、德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參與演出,場場精彩,歡迎大家來雲林看精彩多元的偶戲表演。

張縣長指出,縣府積極推動布袋戲向下紮根、邁向國際,縣內有將近40所學校推廣偶戲,傳承偶戲藝術文化,並透過金掌獎挖掘優秀人才;另加入國際「AVIAMA」,並與台灣戲曲學院、法國偶戲學院,及其他12縣市簽署「偶戲大聯盟」MOU,合作推動臺灣偶戲文化。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今天開幕音樂會—「偶戲電音趴」,以霹靂布袋戲為開幕演出,以布袋戲結合時下年輕人的主流文化-電音,邀請臺灣電音教父DJ Allen及燈光視覺設計師「宋方瑜」攜手合作,融合藝陣、各種視覺藝術、燈光變化呈現萬花筒繽紛迷人及憾動人們視覺。

另晚會邀請「自從」、「蔡佳瑩」、「劉昱賢」、「千翼」等多位霹靂布袋戲幕後主唱,詮釋霹靂布袋戲系列的經典歌曲,也邀請《MUSIC MAKER 音樂主理人》,為雲林創作的《雲林YUNLIN》。

 陳璧君處長表示,國際偶戲節除開幕音樂會外,10/2-10大小金掌獎競賽活動、10/7在虎尾市區舉辦千人踩街偶戲嘉年華,High翻虎尾街頭,踩街結束後,再到高鐵特定區觀看紙風車劇團帶來親子同樂、熱鬧異常的「哪吒鬧龍宮」,10/14在台灣戲曲中心舉辦金掌獎頒獎典禮,歡迎全國民眾來雲林看偶戲。

    凝聚情誼活化產業 雲林元長湖內社區展現玉米料理特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凝聚情誼活化產業 雲林元長湖內社區展現玉米料理特色

    今(30)日上午元長鄉湖內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元長鄉湖內社區產業活化活動」,以在地特產的玉米為主,推廣湖內社區在地產業,並安排精彩豐富的節目與一連串的活動,用美食及歌舞與社區居民及共襄盛舉的民眾們分享。

    雲縣府城鄉處長林長造表示,農村營造及再生是縣府長期推動的重要計畫,不論是農村硬體的改善或是軟體如:產業活化、文化保存及生態保育等等,且此推動家園再生的計畫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而在雲林縣政府的努力下,我們也成效優異、屢屢獲獎。

     林處長說,元長鄉湖內社區屬於典型低窪農業帶,盛產花生、玉米、大蒜…等農產品,其中玉米更是社區幾乎每日配送到全台各地的農產品,進入社區更可見到充滿綠意的玉米田隨風搖曳,本次社區規劃的活動相當多樣化,邀請潭西社區薩克斯風樂團與宜潔中東肚皮舞團帶來精采的舞台表演。活動現場設置社區內特色農產品12個攤位,提供民眾購買新鮮高品質的在地特色農產品。此外,現場更舉辦「ㄅㄡ玉米」趣味競賽,讓現場民眾挑戰自己的剝玉米技巧,贏得豐富的獎勵。更有由社區媽媽共同研發的玉米風味餐點,供大小朋友體驗湖內的特色產業活動與美食。

    湖內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五郎表示,產業活化活動主要在凝聚社區居民的情誼,並將社區農產特色花生、玉米、大蒜展現出來;將在地特色農產品與美食、本社區及鄰近社區相關音樂舞蹈團體表演、趣味競賽活動結合,相信這次的綜合體驗活動將有助於提升村民的凝聚力、湖內社區在地產業的價值,同時展示湖內社區的純樸玉米之鄉特色文化。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