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農路美化廟埕 雲縣持續改善農村生產與信仰環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平整農路美化廟埕 雲縣持續改善農村生產與信仰環境

  • 為提升農民生產運輸環境的安全及信仰環境美觀,雲林縣政府投入600萬元進行二崙鄉復興村路面及二崙西螺三廟宇廟前廣場改善工程,今(11)日下午縣長張麗善率工務處長汪令堯、民政處長蕭德恕,偕同廖偉晴議員辦公室主任廖慧鳳、二崙鄉長鍾東榮、鄉民代表洪美雲、復興村長廖鳳藝、西螺鎮代表林俊甫、里長李美玲及鄉親等進行現地會勘,並向鄉親說明工程內容,傾聽鄉親的意見,俾使工程順利並符合民眾的需求。

張麗善縣長表示,道路農路安全及施工品質一直是我們縣府特別重視的一塊,讓用路人能平安地行駛於道路上,提升農業大縣農民的運輸平穩,是我們縣府努力的目標;而廟宇是鄉親的休閒活動及信仰中心,廟前廣場環境改善,廟埕地磚進行押花美化,讓大家擁有舒適又漂亮的活動空間,促使身心愉悅健康; 今日會勘的「二崙鄉及西螺鎮等三廟宇廟前廣場改善工程」、「二崙鄉復興村田寮及八角亭路面改善工程」是在廖偉晴議員、鍾東榮鄉長及鄉親們的建議及陳情下,縣府特籌措工程經費600萬元來進行改善。

張麗善進一步指出,兩案於今日說明會後即著手進行規劃設計,預計6月份發包施工,希望於9月底前完工;在鋪設施工期間,如造成大家不便,希望鄉親可以多多體諒,很快就會完成平整安全的道路及舒適美觀的廟埕供讓鄉親使用。

工務處長汪令堯說明,二崙鄉及西螺鎮等三廟宇廟前廣場改善工程涵蓋二崙鄉義庄村新福興宮、復興村龍結庄玄靈觀道院及西螺鎮埤頭里天聖宮三廟宇的廟埕壓花及周邊綠美化,所需經費及施作面積分別為新福興宮220平方公尺 經費60萬元 、玄靈觀道院450平方公尺 經費110萬元及天聖宮460平方公尺經費130萬元,三處合計300萬元;另二崙鄉復興村田寮及八角亭路面改善工程三處分別為長365公尺寬4公尺、長 265公尺寬3.5公尺及長340公尺寬6.5公尺,改善經費計300萬元,兩案合計總經費600萬元。



雲林二崙分駐所舊眷舍將修復活化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二崙分駐所舊眷舍將修復活化 縣長張麗善:用文學、文化、藝術營造人文之鄉

   雲林縣二崙分駐所眷舍保有日治時期建築空間與型制,縣府規劃投入2100多萬元修復,朝「二崙文學咖啡館」方向活化。縣長張麗善表示,二崙是宋澤萊、鍾文音、季季等頂尖文學家故鄉,眷舍修復活化後,串接當地三個文化資產空間與詔安客文化,營造文學、藝術觀光亮點,打造二崙成為人文之鄉。

今(11日)天中午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二崙鄉長鍾東榮等實勘眷舍,聽取黃棟群建築師事務所簡報修復計畫與活化方向。

 張麗善表示,縣府近年積極調研縣內歷史建物,進行維護、修復與活化,讓文化與人文故事紮根,繼續傳承雲林的故事。二崙分駐所眷舍保留日治時期建築空間與型制,縣府編列2000多萬元經費修復,不僅要保存原有風貌,還要延續地方記憶與人文底蘊。

張麗善指出,宋澤萊、鍾文音、季季等國內頂尖文學家都出身二崙,眷舍修復後朝「二崙文學咖啡館」方向活化,讓文學家可以進駐,做為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展覽的場域,培育更多的人才,結合鄰近二崙故事屋、公所、圖書館等場域,讓二崙成為文化藝術之鄉。

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二崙鄉是我們雲林詔安客重要據點,有非常豐富詔安客文化底蘊,二崙分駐所眷舍保留日治時代建築結構,空間雖然僅有28坪,但內部建築挑高,穿透感非常好,修復後將做為二崙文學館的一個依據,推廣文學與詔安客文化,進一步串接故事屋、圖書館、派出所與公所,呈現二崙完整人文地圖,讓返鄉的二崙鄉親與外地的遊客,都能深度了解二崙的故事。

文化觀光處指出,二崙分駐所眷舍位於本縣二崙鄉中興路,約興建於日治時期1930年代,為所長宿舍,保有完整日式建築空間配置及型制,包含「踏込」、「玄關」、「座敷」、「應接室」、「茶之間」、「居間」、「炊事場」、「浴室」、「便所」、「緣側」、「廊下」等,於104年公告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建築因長期閒置損壞,縣府編列2117萬進行修復工程,未來預計結合文學、教育、藝術等元素,以「二崙文學咖啡館」為方向,活絡地方觀光。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