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青農進入校園傳遞食農教育 張麗善:帶著孩子肯定家鄉產業價值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青農進入校園傳遞食農教育 張麗善:帶著孩子肯定家鄉產業價值

  • 雲林縣青農聯誼會與大埤鄉舊庄國小合作推動食農教育,以「大埤阿嬤的一生」為主軸設計課程,介紹大埤鄉稻米、酸菜、絲瓜等農作與農業發展,帶著孩子認識家鄉的人文產業;縣長張麗善13日前往「上課」,聆聽「大埤阿嬤」講古,她感謝青農聯誼會青農傳授孩子在地農業知識,肯定家鄉產業價值。
張麗善縣長指出,雲林縣為農業大縣,承擔糧食安全、安全農業及食農教育的責任。大埤鄉是全國稻米、酸菜最大的產地,也是雲林縣青農最多的鄉鎮,感謝青農在忙碌農作中,抽空走出農田,走進校園,為學童帶來農業知識技能,與家鄉農產業故事,讓食農教育向下紮根。

 張縣長表示,雲林縣擁有豐富的食農教育場域與教材,縣府積極推動產業、文化紮根,利用產業的文化與歷史,帶出產地故事性,讓更多人了解雲林的在地文史與產業價值,讓每個人都能自然說出雲林農業的好故事。

雲林縣青農聯誼會前會長謝志坪表示,這項課程為期六週,由青農扮演「大埤阿嬷」用輕鬆的講古方式,介紹酸菜的一生與稻作等農產品耕作方法,最後一周將安排學生參觀在地農場,與親身體驗,讓孩子從小了解地方產業發展,看見農業的辛苦,與農民尊重自然熱愛土地的精神,以自己的家鄉為榮。
舊庄國小校長許學政表示,教育孩子需要結合社區力量,感謝謝會長及在地青農願意與學校合作,攜手推動食農教育,強化家鄉子弟在飲食、環境與教育連結,讓孩子成為愛鄉愛土,懂得感恩的未來公民。

 


    雲林縣政府辦理112年公務人員公文品質提升教育訓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辦理112年公務人員公文品質提升教育訓練

    • 為加強便民服務及提升行政效能,雲林縣政府於本(13)日上午於縣府1樓大禮堂舉辦「公務人員公文品質提升教育訓練」,邀請銓敘部參事王幸蕙擔任講座,除本府各單位外並包含附屬機關及學校,至少有350名公務員參加。期望透過各機關定期的調訓研習,能有效提升公務員平日公文書寫之溝通能力與服務品質,以提升便民效率。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政府施政應與民同感,首重溝通與行政績效,公文書是公部門施政與民眾溝通的主要媒介之一,每天至少上千件文書流通於公私部門與民眾之間,公務員每天必須面對、接受並即刻處理各種不同類型之公文書,因此不斷增進公務文書溝通的軟實力,才能與時俱進,因應各項便民服務之挑戰。

         行政處長簡明欽表示,本次研習課程重點在於強化常用之簽與函稿等公文書寫實務上的技巧,分五大部分做講解:1.公文定義、類別及處理流程。2公文簽辦方式、結構及用語。3·公文製作要領及實例-簽、函、書函、公告。4.公文案例解析。5.實務應注意事項。期能減少公文錯誤態樣及核退稿處理流程之時間,並強化公私部門溝通服務品質與績效。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