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自籌350萬改善頂飛沙農田排水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府自籌350萬改善頂飛沙農田排水 張麗善縣長加碼改善出入道路維護農民安全

雲林縣四湖鄉四湖農地重劃區完成逾50年,區內頂飛沙連接林厝大排排水老舊失修,影響鄰近農田、村落排水,縣府自籌350萬元修繕;縣長張麗善7日會同地政處長蘇瑞元會勘,向鄉親說明修繕工程,同時加碼允諾協助四湖鄉公所修繕縣134線道路,使農民耕作、運輸更安全便捷。

縣長張麗善表示,四湖鄉四湖農地重劃區於民國52年辦理重劃完竣,區內排水大部分為土溝,因年久失修塌陷,已失去排水功能,地方北安宮吳振良主委等人向吳勁葦鄉長、蘇國瓏議員、吳顯志主席陳情,縣府接獲反應立即派員實勘,並由地政處規劃改善工程。

 張麗善縣長指出,這項排水改善工程將交由四湖鄉公所執行,工期約80天,公所會與農民做好溝通,儘量避免影響農民耕作下,完成工程施作。

吳勁葦鄉長、蘇國瓏議員表示,這條排水除了影響鄰近農田排水,豪大雨甚至造成頂飛沙部落積淹水,感謝縣府在接獲反應即刻辦理相關改善工程,解決居民困擾。

 今天會勘地點於雲134道路,該道路路面因久未修繕,路面龜裂碎化,張麗善縣長也允諾協助四湖鄉公所改善,給居民安全舒適的交通。

地政處長蘇瑞元表示,本次改善工程名稱為「四湖鄉頂飛沙農田排水改善工程」,修繕水路長度約190公尺,改善經費350萬元。

 

    豐泰文教基金會愛心米第二年捐贈雲林縣政府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豐泰文教基金會愛心米第二年捐贈雲林縣政府 嘉惠本縣12處長青食堂及弱勢長者計5,340公斤

    •    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長期深耕雲林公益,今(112)年第二年於雲林縣內辦理「粒粒心意、傳達愛益」齊心做公益的勸募活動,期能透過愛心米的捐贈嘉惠縣內長青食堂,並協助弱勢長者的日常所需。  

       今年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自112年8月15日起至9月底共捐贈斗六市林頭社區發展協會、斗六市長安社區發展協會、虎尾鎮頂溪社區發展協會、二崙鄉崙東社區發展協會、崙背鄉南陽社區發展協會、北港鎮灣內社區發展協會、口湖鄉港東社區發展協會、口湖鄉成龍社區發展協會、口湖鄉後厝社區發展協會、四湖鄉羊調社區發展協會、水林鄉大山社區發展協會及石龜溪老人福利協進會共12處長青食堂,共捐贈5,340公斤愛心米,讓長青食堂長輩吃得健康又安心;此外,為讓弱勢長者也能感受社會企業溫暖,本次愛心米捐贈亦包含弱勢長者,同時響應本府今年推動之「雲林縣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防寒、防餓雙B計畫」(Better Food & Better Housing)宗旨,讓弱勢長者獲得良好餐飲服務。

       雲林縣長張麗善感謝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幫助縣內弱勢族群實際生活需要,所認購及捐贈的愛心米,皆來自阿古力社會企業扶植的雲林小農,以促進環境永續的有機友善農法所耕耘的好米,每一次捐款都能同時達到三項公益美事的推展「幫助弱勢」、「保護環境」、「扶植小農」,除了帶來更良善的循環,亦能多方面回饋社會。

      縣府社會處處長林文志表示,截至112年9月底為止,長青食堂加倍成長至全縣167處長青食堂,每天有破萬名長輩及志工走進社區一起呷飯配話,藉由社區的陪伴,減輕出外子女對父母的擔憂,更是推展社會福利的重要場域,透過營養諮詢以及連結本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確保食安健康及營養均衡,長青食堂不僅給長輩一餐營養飯菜,更藉此凝聚社區情感,鼓勵長輩出門互動,維持社交活動,並透過包括唱歌、高齡運動與各種課程學習,達到延緩老化、健康老化的目標。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