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寄養家庭招募暨授證典禮 張麗善縣長呼籲民眾加入守護行列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寄養家庭招募暨授證典禮 張麗善縣長呼籲民眾加入守護行列

雲林縣政府與雲林家扶中心今(11)日上午舉辦112年度寄養家庭招募暨授證典禮,縣長張麗善除了為31戶寄養家庭授證,感謝他們用心守護失依的孩子外,也呼籲有意願的民眾踴躍申請,加入家扶中心寄養家庭行列,讓需要被照顧的孩子有個溫暖的避風港。

縣長張麗善表示,感謝雲林家扶中心從民國75年開始接受縣府委託辦理寄養服務,讓失依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以獲得適當的照顧跟支持;這幾年失依的孩子越來越多,但今年雲林縣合格授證的寄養家庭僅31戶,有近八成兒少需要到機構或外縣市接受照顧,非常急需新血加入,希望社會大眾共襄盛舉。

雲林家扶陳燦勳主委指出,雲林縣去年底需要安置兒少有169位,目前雲林家扶中心的寄養家庭共31戶,照顧35位寄養童,近5、6年來減少了29戶寄養家庭、新加入20戶,寄養家庭的流失非常嚴重,期盼對於照顧小孩有興趣的家庭,能夠踴躍加入寄養的行列,讓這些孩子能夠受到很好的照顧,重新體驗家的溫暖,平安健康長大。

今日活動,家扶中心特別邀請2戶年齡較輕的寄養家庭分享照顧經驗,其中寄養媽媽許麗雅,108年加入寄養家庭行列,現照顧小四雙胞胎,她用愛心陪伴孩子矯正發音,改善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她說,當寄養家庭沒那麼困難,做了就會有自己的方法,家扶也會辦很多課程讓大家學習,所以不用擔心,有興趣、家裡人手也夠,就可以踴躍參加。

 寄養家庭李鴻銘、林玉鳳伉儷也是108年加入寄養家庭行列,林玉鳳說,她的孩子已經長大,所以申請成為寄養家庭,希望能幫助受虐兒,他們照顧的第一個孩子剛來時語言遲緩、身上布滿新舊傷痕,她跟先生都非常不捨與心疼,在家扶社工的協助下,她帶著孩子慢慢做早療,現在孩子不僅非常活潑,話也說得很清楚,而且非常貼心,讓她很感動。

社會處表示,家庭式照顧是兒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基石,透過完整的家庭照顧才得以健全人格發展。照顧弱勢族群一直是雲林縣政府重要的政策及責任,而寄養家庭就是照顧弱勢兒少的重要方式,故培植寄養家庭一直是縣府很重要的任務,且112年本縣寄養家庭林進財、張惠釵伉儷獲選全國績優寄養家庭並將於112年4月23日接受表揚,顯見中央對寄養家庭的重視。

 張縣長說,111年本縣共新增4戶寄養家庭一同守護弱勢兒少,但還是不夠,她特別呼籲年滿25歲、擁有國中以上學歷、家中有足夠空間、穩定收入者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共同守護及疼惜孩子。有意願者請洽電雲林家扶05-6323200寄養組。

雲林縣虎尾頂溪共融公園啟用 縣長張麗善:推動各鄉鎮都有全齡共融親子公園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虎尾頂溪共融公園啟用親子樂翻天   

  • 雲林縣虎尾鎮頂溪共融遊憩公園11日啟用,許多親子開箱體驗攀繩、攀岩、草坡溜滑梯、繩索遊戲塔與沙坑遊戲,歡笑聲滿公園;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希望每個鄉鎮市都有適合全齡共融的公園,都有適合孩子的親子公園,讓鄉親在地就近遊憩休閒,增加親子情感。
「頂溪體育休閒共融遊戲場」位於虎尾鎮中溪國小旁,結合「共融」概念並與原有地形做結合,強化遊戲場的挑戰性及趣味性,打造一個適合全齡友善安全休閒場域。
虎尾鎮長丁學忠表示,頂溪共融遊憩公園設置包含攀繩及攀岩塊的共融式草坡溜滑梯、繩索遊戲塔與沙坑遊戲區,打造多元遊戲空間、休憩座椅及沖洗區域,無論是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享受安全又歡樂的親子時光,這也是虎尾鎮繼632高地公園後第二座啟用的共融公園,另632高地公園規劃的全縣最大親水樂園已發包,未來鄉親不必出遠門就可以享受歡樂親子時光。
縣長張麗善指出,她希望縣內每個鄉鎮都有適合我們孩子的親子公園,讓鄉親不用遠到其他的縣市,在地就近就有一個小確幸,現在已經有斗六市膨鼠公園,虎尾已經有632公園、寵物公園,再加上今天啟用的頂溪共融式公園,鄉親能利用短暫休息時間或是假日,在自己鄉鎮休閒活動,增加親子關係。
縣長張麗善同時表示,縣府已加強各鄉鎮核心學校校內、校外照明設備,增加更多共融式設備設施,讓全齡式共融與學校跟社區結合,營造友善的休閒活動環境。
頂溪體育休閒共融遊戲場啟用儀式由縣長張麗善、議長沈宗隆、鎮長丁學忠、青埔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嘉郡、虎尾鎮民代表會主席林嘉弘、議員黃美瑤、張維心與立委林文瑞秘書陳鎮煌等人剪綵。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