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雲林麥寮一廠基礎油廠發生火警事件說明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尋報導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雲林麥寮一廠基礎油廠發生火警事件說明

  • 環保局於今(8/25)日凌晨00時25分接獲通報,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雲林麥寮一廠基礎油廠潤滑油製造程序(M40)於110年08月24日歲修完工之開車前壓力測試,於晚間23點50分時,疑似以氫氣測試系統流量計連接處之法蘭密封失效,造成氫氣外洩引發火警,業者當下啟動緊急應變隔離機制,消防局協助現場灑水降溫作業,中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進行周邊環境監測,火勢於今(8/25)日凌晨00時45分撲滅,現場無人員受傷,本局人員於8月25日進場稽查,依據操作紀錄報表,目前事故製程尚未投料生產。

彙整分析事故發生後至今(8/25)日上午 4 時之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包括環保署測站 (大城、麥寮)、特工測站 (大城、麥寮),發現各污染物濃度PM2.5、PM10、NO2、SO2、O3 及 CO 等各項監測數據皆無異常情形,而特工光化測站 (麥寮、台西及大城) VOCs 濃度 (乙烷、丙烷、 苯、甲苯、間對二甲苯、正丁烷、異丁烷測值) 均小於 2 ppb,測值變化不明顯,且均未超過固定污染源周界排放標準。

 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表示,針對麥寮一廠基礎油廠火警事件,已進行查處,後續將依稽查結果辦理,並要求業者限期提送事故報告及因應作為,另請六輕工安事故調查監督小組持續督導六輕落實工安,並針對廠區管線及設備元件應落實檢修及加速汰換,確保廠區運作正常,以保障本縣民眾安全與維護空氣品質。

杜絕非洲豬瘟 雲林縣長張麗善呼籲中央 全面禁用廚餘養豬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杜絕非洲豬瘟 雲林縣長張麗善呼籲中央 全面禁用廚餘養豬

  • 首宗非洲豬瘟走私案引發全台關注,恐對產業造成巨大影響,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5)日上午於縣府召開記者會表示,絕不能讓非洲豬瘟讓台灣成為疫區,中央政府必須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斬斷傳染途徑;她提出五大訴求來杜絕非洲豬瘟,分別為是「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加強邊境管理」、「嚴謹追蹤流向徹底焚毀」、「嚴格追查進口肉製品」與「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絕對不買」。

此次由雲林縣斗六分局破獲的非洲豬瘟走私案,是越南商品代購業者未能遵守法令,擅自進口未經檢疫的肉製品,同時被查獲還有非洲豬瘟病毒(ASF, African Swine Fever),這不僅曝露「邊境檢疫」的疏失,同時也對本土養豬產業造成嚴重的威脅。

 張麗善縣長表示,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的資訊,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所以消費者只需將相關肉製品煮熟後,即能安心食用。不過,附著有非洲豬瘟病毒的食品,若流入廚餘回收系統,並供作豬飼料使用,豬隻就極易罹患非洲豬瘟。而廚餘也是病菌傳染的重要媒介。

張麗善縣長說,基於生物安全防治與環境衛生考量,歐盟、澳洲以及美國境內許多州,早已禁止使用廚餘養豬。因此她在2018年參選雲林縣長時,就主張禁止廚餘養豬,也在就任第一天率全台之先,宣布雲林縣禁止廚餘養豬。這項政策除了要保護本土養豬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更要保障消費者的食安。

 張麗善縣長縣長指出,雲林縣率先實施禁止廚餘養豬政策,並未獲得中央支持。相反的,中央卻提出十多億的預算去補貼協助廚餘養豬戶建立廚餘蒸煮設備。如今當非洲豬瘟的邊境管理出現破口之時,其他縣市的環保單位被迫要在兩天內立即清查全場總共676場廚餘養豬戶,是否落實了相關廚餘蒸煮規定。

 張麗善縣長強調,非洲豬瘟防治就如同新冠肺炎防治,邊境管理非常重要,但當邊境管理出現破口時,台灣內部是否有配套性的應急管理措施。未來加強邊境管理的同時,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若不幸當非洲豬瘟病毒進入台灣後,才能剷掉病毒進入養豬飼料系統內的重要管道。養豬產業是國內農業重要的一環,依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說法,產值高達2,000億。倘若農委會重視養豬業的長遠發展,反而更應該利用此次機會,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才能大大地降低非洲豬瘟的風險。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禁止廚餘養豬已將近三年的時間,成效良好。因此雲林縣非常樂意將自身的經驗與農委會,及其他縣市政府分享,期待中央必須要記取教訓,立即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環保局長張喬維也提到,民眾不要將來源不明的肉品,或未烹煮的生豬肉,丟到廚餘桶;如果發現路邊擺設廚餘桶,或是疑似違法使用廚餘的養豬場,請立即通報環保單位(通報專線0800-066666)。

今日記者會除了張縣長之外,農業處長吳芳銘、衛生局長曾春美與環保局長張喬維都一同出席,展現縣府對非洲豬瘟的慎重態度,跨平台整合,全力杜絕非洲豬瘟的侵襲。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