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縣政府爭取獲國發基金1.8億元挹注 推動「智能養殖、社區升級」 新華報導 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
縣政府爭取獲國發基金1.8億元挹注 推動「智能養殖、社區升級」

雲林縣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工作,縣長張麗善表示,雲縣府領先全國各縣市率先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作為資源整合平臺,由地方創生服務團隊與縣府共同成立輔導團,以跨局處、跨地域、跨部門的方式來執行。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張縣長舉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為例,透過縣府全力協助,包括土地法規的鬆綁,協助推動科技智能養殖技術,讓原本1公噸的水只能養殖出5公斤台灣鯛,能夠提高至50公斤的台灣鯛,讓業者減少成本、增加收益,大大提昇台灣鯛養殖產業競爭力。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縣府也透過專案辦公室多次與各地區召開地方創生會議,凝聚共識,共同為創生推動進行把脈,以提出因應現今趨勢發展計畫,並積極輔導與協助縣內20鄉(鎮、市)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政策申請地方創生提案計畫。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縣府前經向國家發展委員會申請口湖鄉地方創生計畫,獲得國發基金1.8億元的挹注,將以「智能養殖、社區升級」為願景,透過企業投資與科技導入,帶動口湖當地經濟發展與人口回流。後續縣府將另以「古坑咖啡」、「土庫國際學旅」向國家發展委員會申請事業提案,從企業投資故鄉的角度,以科技導入方式與建立自身品牌。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張縣長與各鄉鎮市首長參觀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雲林縣政府第2次擴大縣務會議於12日特地選定在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辦理,會中由計畫處李明岳處長簡報地方創生業務推動情形,向各鄉(鎮、市)長說明人口危機及地方創生推動現況。

李處長表示,地方創生計畫是國家發展委員會為解決偏遠鄉鎮人口流失、產業失衡的重點政策,其源自於日本,主旨在重振非都市地區的經濟活力,吸引年輕人建立魅力城镇,提升人口創造就業機會,以面對人口過度集中,高龄少子化以及地方經濟衰退的問題。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雲林總人口數自40年前即開始下滑,40年間人口更減少11萬人。隨著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趨勢發展,雲林平均年人口負成長速度高於台灣平均值,預測未來30年總人口數將減少14萬人,造就學齡人口與勞動力人口縮減、高齡化人口增多,整體依賴人口大幅提升,更將凸顯人力資源不足、社會負擔增加、老人安養問題等不利城鄉發展局勢。

張縣長表示,雲林少子化、高齡化及鄉村人口外流的嚴峻問題不僅衝擊在地的人力資源,更影響整體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面對這個嚴峻的挑戰課題,呼籲各鄉(鎮、市)長應不分黨派色彩投入地方創生工作。張縣長最後特別感謝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地方創生服務處全力協助雲林縣推動地方創生工作,開發在地潛能,以人為本厚植地方發展量能。

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負責人王益豐表示,在地方創生計畫支持下,園區開發台灣鯛智能光電養殖池,利用高科技控制溫度、自動投餌、投藥,提高台灣鯛存活率,以太陽能板為屋頂,加上高科技智能技術,將魚糞尿有效循環利用,不只飼養需水量降低,不超抽地下水,且更容易控制養殖溫度,提高台灣鯛存活率,達到環保無碳養殖。
高科技養殖池
高科技養殖池

進屋趣 迸出眷村新風貌 2019雲林縣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 進屋趣 迸出眷村新風貌 2019雲林縣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進屋趣 迸出眷村新風貌 2019雲林縣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幕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08.9.14

2019 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將於9月14日至9月21日,連續8日熱鬧展開。縣府14日在虎尾鎮建國一村舉辦開幕儀式,今年以「進屋趣」為主軸,規劃一系列重溫眷村生活的活動,9月22日則緊接舉行全國古蹟日,透過「藝起遊眷村」的活動,讓民眾親近文化資產,進而參與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偕同文化處長陳璧君、新聞處長周柏吟與前立委長張嘉郡、縣議員王鈺齊、黃美瑤以及虎尾鎮長丁學忠、虎尾鎮民代表會主席林嘉弘等邀請全國鄉親作伙來雲林虎尾一起展開找尋眷村之旅,體驗具眷村文化特色的人文、美食與生活記憶。
進屋趣 迸出眷村新風貌 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跑
進屋趣 迸出眷村新風貌 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跑
縣長張麗善表示,虎尾建國眷村是全臺灣唯一農村、鄉村型眷村,整個一村加二村,總共有三十公頃,這樣一個歷史聚落非常難得。眷村文化是臺灣近半個世紀以來重要歷史寫實。今年縣府文化祭推動有二個重大意義,除了持續宣導本縣保存及推廣文化資產的決心之外,對於虎尾眷村「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的推行,文化祭的辦理具有十足的教育及推廣作用。另外縣府透過「眷村前進工作站駐地計畫」、「眷村文化地景重塑及景觀綠美化」、「再造歷史現場修繕」及「軟體培育及營運」等計畫推動眷村再造,希望建國一、二村透過文化部及縣府的努力,可以成為台灣眷村文化保存及再現的典範。
張縣長今出席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幕。
張縣長今出席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幕。
張縣長也說,縣府除努力保存建國眷村文化外,並規劃成青創、藝文與眷村文化基地,透過各方面資源整合,提供聚落工作場域,讓雲林在地青年可以留鄉,也希望眷村子弟有機會透過這樣一個場域盤整,返鄉回到雲林虎尾這個眷村聚落。此外,建國眷村鄰近高鐵雲林站,還有全台唯一仍在運載甘蔗的台糖五分車鐵道,藉由將建國眷村串接虎威古郡、虎尾布袋戲館、故事館、虎尾糖廠等景點,絕對能打造為雲林的新亮點。
張縣長表示,除對於眷村文化保留之外,縣府也希望在地駐地的青年,或是眷村旅外青年能夠回鄉就業、創業。
張縣長表示,除對於眷村文化保留之外,縣府也希望在地駐地的青年,或是眷村旅外青年能夠回鄉就業、創業。
文化處長陳璧君表示,今年眷村文化祭由在地的青年團隊規劃執行,本次文化祭的重頭戲,是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一期景觀工程的完工啟用,以「進屋趣」為系列主題,一方面象徵眷村過去住戶的熱情善良,一方面以這個工程的完工,象徵著打開建國眷村的迎賓大門,歡迎邀請民眾一同來見證。期盼透過青年的駐地,向民眾宣告虎尾眷村未來將是一個能使人安心走入的場域,與生活產生連結的文化資產聚落,持續讓眷村在環境、生活及文化的永續性中動態循環,為這片土地帶來美好的養分。
小朋友們開心於草地上玩耍。
小朋友們開心於草地上玩耍。
新聞處長周柏吟補充說明,在縣長上任之後,縣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新聞處獲得文化部最高補助經費辦理「歷史人文聚落影視音展演體驗計畫」,將於今年起開始於虎尾建國眷村執行影視音空間規劃。透過與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學校合作,利用AR、VR技術,重現歷史、人文環境,讓眾人體驗當時眷村風貌。希望以此計畫為起點,未來與虎尾鎮公所合作一起申請地方創生計畫,將影視音動畫做為地方創生重要產業發展之一,結合縣府整體規劃,讓雲林青創產業能夠有個活躍的發展。
往昔避難防空洞,今已成為小孩好奇探索園地。
往昔避難防空洞,今已成為小孩好奇探索園地。
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將於9月14日至9月21日,連續8日熱鬧展開。9月22日則結合本縣全國古蹟日活動,希望除了重溫眷村生活以外,也能同時強調虎尾建國眷村的文化資產身份,普及文化資產的保存理念,加深民眾對於文化資產的情感。文化祭部份邀請滑步車隊、與荒野保護協會在眷村串門子;邀請民眾、店家參與二手書市集,將閱讀帶進眷村;看看眷村過去的生活靜態展與藝術家和眷村激盪的火花;另外,更有市集、導覽、解謎實境遊戲等活動。全國古蹟日主題則為「藝起遊眷村」,配合文化部「文化資產.遊於藝」的活動主軸,希望透過市集、眷菜DIY、古早味童玩製作、眷村闖關遊戲等方式,達到寓教於樂的效益。節目多元精采豐富,邀請民眾在文化祭以及全國古蹟日期間來走走逛逛、蹦蹦跳跳!詳細活動資訊可上網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或虎尾建國眷村臉書專頁。
進屋趣 迸出眷村新風貌 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幕
進屋趣 迸出眷村新風貌 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開幕
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 14日舉行開幕儀式。
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 14日舉行開幕儀式。
文化處長陳璧君陪同張縣長進行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活動巡禮。
文化處長陳璧君陪同張縣長進行2019虎尾建國眷村文化祭暨全國古蹟日活動巡禮。
新聞處獲文化部最高補助經費辦理「歷史人文聚落影視音展演體驗計畫」,將於今年起開始於虎尾建國眷村執行影視音空間規劃,透過與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學校合作,利用AR、VR技術,重現歷史、人文環境,讓眾人體驗當時眷村風貌。
新聞處獲文化部最高補助經費辦理「歷史人文聚落影視音展演體驗計畫」,將於今年起開始於虎尾建國眷村執行影視音空間規劃,透過與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學校合作,利用AR、VR技術,重現歷史、人文環境,讓眾人體驗當時眷村風貌。
相關網址:虎尾建國眷村臉書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