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go科技創意賽恩思科學嘉年華 全民一起玩科學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go科技創意賽恩思科學嘉年華 全民一起玩科學

  • 111年行動科教館雲林縣科學巡迴教育系列活動多元,從111年9月12日開始在重光國小及古坑國中小維持二周的「定點服務」(有24校師生蒞校參與)、「到校服務」(有20所學校參與)及「科展指導教師研習」(計2天半課程),接續到「雲林 go 科技 創意賽恩思」科學嘉年華活動達到巔峰,每個活動都精采絕倫,讓參與師生驚嘆連連,直呼既好玩又能學習科學,真的是超棒的科學教育活動。

「雲林 go 科技 創意賽恩思」科學嘉年華於111年9月25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在雲林縣政府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攜手合作下,於虎尾糖廠同心公園熱鬧展開,吸引了許多縣民及中小學師生到場參與。謝淑亞副縣長說,感謝科教館、科博館、虎科大、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嘉區處及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臺北市立大學科學學習中心、國立虎尾高級中學等單位的協助與贊助,讓活動得以順利圓滿推動。

自108課綱以來,科技領域成為中小學教育現場的必備課程,雲林縣政府對於科技教育深為重視,除自106年起陸續在虎尾國中、斗六國中、東明國中、崙背國中及建國國中等校成立生活科技及自造教育中心,以自造精神及資訊科技為發展重點,也在110年8月1日於土庫越港國小成立雲林縣第一所智慧教育中心,以人工智慧AI科技為主力,規劃雲林縣科技教育方向、培養發展未來需要的智慧科技人才。邀請各界團體、學生家長及社區民眾能與在地科技產業共襄盛舉,期待除幫助農業及產業升級,也讓雲林的孩子在未來更具有科技潛力與競爭力。

教育處表示,希望透過「雲林 go 科技 創意賽恩思」科學嘉年華系列活動,期待在透過動手操作的科學遊戲闖關活動中,能啟發家長與學校師生對科學的正確觀念、興趣及創作精神,不再害怕科學領域的學科,讓生活科學教育可以更為普及推廣,提升科學教育植根雲林中小學的目標,也讓更多民眾、親子及學校師生藉由參觀、體驗實作歷程,認識科教館與雲林縣在科學與科技教育的推展情形及發展應用,啟發本縣中小學師生對科學的探究興趣,讓科學與科技知識紮根。

 「雲林 go 科技 創意賽恩思」科學嘉年華活動,在安慶國小節令鼓表演、虎科大熱舞社及Encore薩克斯風樂團曲風演奏下揭開序幕,現場結合由臺北開下來的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行動科教館巡迴車及3D低碳行動電影院科學車,以及各科學教育精英單位設置近50個攤位,分成四大區,除了科教館、科博館、虎科大及縣內國中小所設置的體驗式科學遊戲闖關活動外,也有雲林縣的科技教育中心區,各攤位關主均卯足全力精心設計各項闖關主題,透過生活化動手操作,啟發全民對科學的嶄新看法、興趣及創作精神。而行動科教館巡迴車,透過靜態成果展示與實際動手操作活動,也極富巧思;3D低碳行動電影院科學車更是特別,吸引許多參與者進入體驗觀賞,大家都說精彩又新奇,呼朋引伴前往體驗。現場更有豐富的獎品,闖關者在各區集滿5關(共20關)即可到服務台以摸彩方式領取獎品,也讓本活動的尾聲在連連的驚呼聲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雲林縣政府辦理「憶」起動起來,「醫」同營造北港失智友善環境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辦理「憶」起動起來,「醫」同營造北港失智友善環境活動

  • 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為了讓民眾更了解預防失智症及如何營造失智友善社區,雲林縣衛生局於9月25日(日)上午9時假本縣北港鎮北辰國小與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共同舉辦宣傳活動,由「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的失智長者與據點長輩以「活力四射銀髮派對」為開場熱身,展現失智長輩舞動健康活力自我的一面;現場也透過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致善醫師「減法的世界」專業講座及「健康評估」和「活動體驗」,讓社區民眾更能瞭解與體會失智症的生活型態與樣貌,民眾及社區的商家或機構共同守護失智症個案,當民眾於社區走動發現異狀時,可以運用「看、問、留、撥」口訣關心詢問,透過失智症個案身上的「緊急聯絡卡」或「愛心手鍊」等相關安全防護工具聯繫到家屬,幫助個案找到家屬和回家的路。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是個高齡化的縣市,縣內有13萬位高齡長輩,產生失智症狀況約占高齡人口8%左右,因此約有1萬1000位長輩可能罹患失智症。在這部分透過醫療院所以及本縣各衛生所的合作,打造失智共照的據點,在本縣20鄉鎮中我們成立21個失智友善服務據點,希望能就近就地來幫助我們的長輩鄉親。

  透過寓教於樂向民眾宣導預防失智3要3不,要運動、要參與、要動腦;不吸菸、不喝酒、不偏食,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一方面提升大眾對失智症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消除歧視和偏見;二方面招募失智友善天使及組織,營造友善社區環境,給予關懷並主動協助或提供失智者需求,擴大失智友善參與,形成守護網,讓失智者與家庭照顧者(或家屬)在社區自在生活。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111年我國失智症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9成為長者,且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雲林邁入超高齡社會,截至111年7月底雲林老人人口比例佔20.65%,長輩隨著年紀增長,失智人口明顯增衛生福利部全國性失智症流行病學研究調查,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8%,若以8%的盛行率推估,雲林縣內至少有10,999位失智者,針對偏鄉地區建構完善服務的失智友善社區,實為當務之急。

  「失智友善社區」指的是一個城市、小鎮或鄉鎮,住在那裏的失智症民眾可以被了解、尊重及得到支持,而且能對所生活的社區提供貢獻且感到有信心,讓村里鄰成為共同照顧的力量,使失智症個案感受到歸屬感並對社區有所貢獻。

  本縣北港鎮65歲以上長者比率達21.63%,今年在此營造失智友善社區,辦理相關課程包括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健康促進、延緩失能、家屬訓練課程與家屬支持團體,居民可以社區活動中心享有多元的專業團體活動,實為本縣縣民之一大福祉。

  藉由「憶」起動起來「醫」同營造北港失智友善宣導活動,希望社區民眾與失智症者得以一起踏入社區,為社區注入活力。長者參與有助於尋求個人安全的生命意義及自我認同,進而邁向活躍老化;社區民眾們共同參與得以增進識老、敬老、尊老、愛老、護老之觀念,提升高齡友善服務技巧與能力,激發同理心,貼近高齡者的思考,共同營造適合失智者居住的友善環境,讓雲林鄉親可以在地老化、在地安老,讓長輩活得健康快樂。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