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兼顧環保絕不農地回填 為再生粒料找好出路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兼顧環保絕不農地回填 為再生粒料找好出路

  • 垃圾處理為各縣市政府重要的課題,雲林縣長張麗善今表示,雲林縣每日平均約有300噸的垃圾產出,每年就會有10萬噸的垃圾需要處理,除了部分鄉鎮由六輕協助處理外,仍有一定數量必須由外縣市協助,所以焚化再生粒料之去化方式,成為政府施政的主要課題。

 張麗善縣長進一步表示,其上任後,依據相關規定,嚴格禁止底渣進入雲林縣及使用在農地回填,「焚化再生粒料」是須經篩分、破碎或篩選等前處理,並視其分類用途需要,採穩定化、熟化或水洗方式處理之程序,去除重金屬、戴奧辛及其他雜質,檢驗合格後混合水泥做成CLSM後,使用在道路工程,絕不可直接用於農地回填。

 環保署自106年開始,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須先自主使用焚化再生粒料,尤其是公共工程,否則中央不再予以協助,各個地方政府也都面臨同樣的要求。為配合前開使用政策,工務單位就針對技術層面上進行研議,除了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會商外,也會同環保局針對使用方式及配套措施多次研商,最後考量縣內的特性,決議依環保署的規定採固化方式來進行,在道路工程上,利用固化過「控制低強度回填材料」就是所謂的CLSM,來取代級配作道路底層的填築。

 張麗善再說明,為確保焚化再生粒料安全無虞,環保局與工程單位都設定嚴謹的控管機制,首先,焚化再生粒料運回來後,由本縣環保局統一管理,並做第1階段的抽查,確認品質,且使用需求都必須向環保局申請,再由合法的拌合廠出料,出料的過程也必須由環保局全程的追蹤與管控,去(109)年度起,環保局也著手進行拌合廠的認證機制,以提升物料品質;另一方面,工程單位使用時,也會作相關的檢驗進行第2階段確保,包括對料源及現場澆置試體,作相關毒性的試驗檢測,如溶出試驗等,確保使用符合規範無虞,且僅僅作為道路填築使用,避免接近水源區,最後,為更使民眾安心,工程會預留觀測井,最後再交由環保局作長期監測。

 現階段中央單位針對焚化再生粒料之去化方式,就喊出「敢用、會用、一定要用」的口號,而地方政府作好源頭及後續應用端的控管,就是讓民眾安心的保證。

 

「義」起挺農民-雲林縣長張麗善攜手嘉義市找黃敏惠 支持高麗菜農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義」起挺農民-雲林縣長張麗善攜手嘉義市找黃敏惠  支持高麗菜農



雲林縣政府與嘉義市政府為支持國產高麗菜,攜手合作以實際行動協助農友度難關,今(22)日上午於嘉義市政府前廣場舉行記者會,現場並展示三台遠自雲林縣帶來裝滿高麗菜的貨車,宣示「義起挺農民」。近期因高麗菜豐產價格不佳,縣長張麗善積極媒合企業團體超過434.4公噸的高麗菜,今獲嘉義市長黃敏惠支持,日前號召市府及各界響應送暖,共同採購雲林在地高麗菜1,000箱,約20,000公斤,短時間內就認購完畢,張麗善縣長由農業處長吳芳銘及新聞處長廖淑玲陪同,親自到達嘉義市府表達最大的感謝,也籲請鄉親以實際行動「義起挺農民」,多多食用高麗菜,既健康又能幫助農友。

縣長張麗善表示,去年底至今(110)年初因寒流不斷,高麗菜價格佳,農民種植面積增加,根據農委會統計,連續幾個月栽種量都亮紅或紫燈,近期因本土疫情影響,市場需求價低,且氣候穩定,高麗菜豐產,價格下滑,已對農友造成產銷壓力。雲林縣政府積極透過多元管道協助縣內蔬菜調節,同時攜手縣內農民團體及農友合作行銷,感謝各界企業團體協助,已媒合銷售超過434.4公噸的高麗菜,今日再度感受到國人助農善心,感謝黃敏惠市長及嘉義市政府員工的雪中送炭,讓農民可以維持基本收益;在黃敏惠市長號召下,嘉義市政府員工共同支持採購國產高麗菜,幫助農友度過難關。

 張麗善又說,高麗菜有菜王的稱號,是餐桌上非常常見的蔬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K、維生素U、鈣、磷、鉀、有機酸等,近期氣候穩定品質極佳,價格實惠,正是品嘗的好時機;且高麗菜有多種料理方式,不只是能清炒、煮火鍋,還能醃製、曬乾等,簡單料理就能品嘗到高麗菜不同的美味。縣府與雲林縣農會合作推出團購方案,歡迎民眾多多採購,一同品嘗推廣雲林好滋味。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雲嘉南是台灣的穀倉,是以前以農立國的台灣最富饒之地,這都是農民辛勤努力的結果。現在高麗菜價不好,請大家一起力挺農民,認購營養價值高、新鮮又健康的高麗菜。在這時刻,為農民送上暖意與祝福。大家一起「買好買滿」,支持台灣農民的產品。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