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呼籲11月中旬育苗場甘藍供苗量已呈現紫色燈號(超種)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呼籲11月中旬育苗場甘藍供苗量已呈現紫色燈號(超種)請農友審慎評估種植

  • 11月後氣溫轉冷涼,適合蔬菜生長,農民在二期水稻收割後,紛紛搶種裡作甘藍,11月中旬育苗場甘藍供苗量已呈現紫色燈號(超種),縣府農業處籲請農友審慎評估,切勿搶種,應分期種植分散風險,以保障收益,或種植裡作綠肥、休耕以涵養地力。 
11月中旬育苗場甘藍供苗量已呈現紫色燈號(超種) 籲請農友審慎評估種植11月中旬育苗場甘藍供苗量已呈現紫色燈號(超種) 籲請農友審慎評估種植
農業處指出,110年11月中旬育苗場甘藍供苗量計786.3萬株(紫色燈號) 及11月上旬育苗場甘藍供苗量計599.9萬株(紅色燈號)。已超過合理種植範圍(每旬600萬株),冬季種植期間約70-80天即可採收,採收期約會落到明(111)年1月下旬,適逢農曆過年期間,休市後供應量集中及年後消費力下降等因素,致市場容易量多下跌。為維持合理生產面積及農民收益,籲請農友應需持續觀察評估,分期種植,分散風險,以維護收益。

雲縣創「110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史上最佳紀錄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縣創「110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史上最佳紀錄 非六都第一全國第二
健康城市類-「韌性與創新獎」、「健康平等獎」、「城市夥伴獎」
高齡友善城市獎類-「創新獎」、「活躍獎」 計五大獎項

  • 雲林縣因人口外流及高齡者比例偏高且逐年增加壓力下,促進高齡者的健康幸福,提高高齡者社會參與度,及營造高齡友善的健康環境,是縣府目前最致力推動的目標。本(110)年高齡友善城市相關業務延續109年由本府計畫處統籌辦理,續透過跨局處合作與協調方式,並運用創新設計思考及推力策略,將各項計畫推入整合服務模式,積極建置並落實「在地、安全、健康、活躍、創新」老化,讓「高齡友善」及「健康城市」成為雲林重要的施政主軸,為雲林超高齡社會創造一個幸福宜居的健康環境。

今年在縣府積極整合與推動各項創新作為下,各項有助於促進高齡友善業務更積極展開執行,本縣去年參加衛福部國健署舉辦之「109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破天荒創下史上最佳紀錄,獲得3大獎項,今年縣府團隊延續109年的努力成果,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更創下歷年佳績,獲得高齡友善城市獎類-「創新獎」、「活躍獎」及健康城市類-「韌性與創新獎」、「健康平等獎」、「城市夥伴獎」,計6件作品,五大獎項,獲獎成績為非六都第一,全國第二。今(26)日張麗善縣長領隊北上接受衛福部表揚,對於縣府團隊積極並持續的努力創新,無疑是最大的肯定。

 縣長張麗善表示,去年榮獲的3個獎項已創下史上最佳紀錄,今年在團隊再接再厲的努力下,獲獎更上一層樓,更能體現縣府極力推動健康城市及高齡友善城市的政策目標。今年獲獎獎項:

1.韌性與創新獎:2.健康平等獎3.:城市夥伴獎-4.創新獎:5.最後,活躍獎「志工城市 活耀斗六」-斗六市公所積極推動地方社區發展,透過公私協力,不管是環保志工培訓、關懷據點設立、推廣富教育意義和趣味的食農教育基地及長青食堂...等多項長輩交流之社區活動,讓斗六市的每一個社區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吸引更多長輩來加入,藉以提高高齡者社會參與度,喜歡出外走動、保持身心健康。

 張麗善縣長表示,高齡化社會是現在與未來不得不面對的挑戰,為了讓更多長輩獲得更友善的照顧及幫助,雲林縣政府必須善用更多資源及提出更多創新政策才能突圍,也必須透過跨局處合作及推動各項計畫才能讓更多有需求的長輩得到實質的幫助,這是縣府致力推動的目標,也感謝衛福部國健署看到雲林的努力及肯定,讓雲林縣政府持續推動雲林成為幸福宜居的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