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導入智慧冷鏈物流 升級農產食安與外銷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導入智慧冷鏈物流   升級農產食安與外銷

  • 農特產的品質與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需有適切的冷鏈物流體系支援,這是目前農產產銷通路所追求的目標,也正是農業大縣雲林推動農業政策努力的方向。
縣長張麗善於今(11)日上午,在農業處長魏勝德、雲林物流公司董事長簡明欽、總經理張有擇及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燕容等人陪同下,前往永聯物流開發公司座落於新北市瑞芳的「物流共和國台北園區」進行參訪。期將「台灣雲林農產物流中心」、雲林縣政府及「永聯物流開發公司」串聯,推動產業聯盟,擴大雲林農產品市場,希冀未來一同提升台灣的農產運銷水準,並讓優質的雲林農產品能更順暢地走入全台各地的零售通路。
張麗善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全球對食安的要求更為嚴苛,但如何優化雲林農產的採收後處理、強化冷鏈物流體系的運作,讓優質的雲林農產品遞送至消費者的餐桌上時,仍能保有新鮮甜美的好滋味,此為其上任後農業政策的重中之重。因此,雲林縣政府於斗南交流道特定區催生之食品加工及倉儲物流專區,而日後位於西螺的「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也已著手進行。除了雲林產地的冷鏈物流設備外,大台北地區廣大的消費地市場更是農產產銷的一環,消費地的冷鏈物流一樣重要,因此今特北上參訪,希望從產地到消費市場串聯,建構冷鏈通路,讓雲林良品可以新鮮的送達每一位消費者,更做外銷的準備。
張麗善並指出,物流共和國園區內配有智能化機器人進行倉儲貨架管理、現代化的冷鏈倉儲,以及整合的資訊系統,相關特質極為符合雲林縣政府對農產品質的需求。有了冷鏈物流,雲林盛產的文蛤、蝦子、台灣鯛等漁產品及禽畜類的雞、鴨、鵝肉、豬肉及其加工的丸子、香腸等等,甚至蔬果都可在產地收成的第一時間預冷,保鮮也延長保存、方便運送,讓雲林良品的食安及行銷更提升。
張麗善強調,面對全球性的農產貿易競爭,搭建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已是不可抵擋的趨勢。未來雲林不僅將擁有完整的物流園區,同時亦將搭配低溫交易設施與現代化智慧交易平台。帶動地方農業發展、造福農民福祉的同時,也為台灣的農漁牧產品出口外銷的做好準備。

雲林縣元長鄉瓦磘社區長青食堂揭牌活動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元長鄉瓦磘社區長青食堂揭牌活動

  • 雲林縣元長鄉瓦磘社區發展協會於今(11)日上午辦理長青食堂揭牌儀式,副縣長謝淑亞代表張縣長到場感謝社區發展協會陳界維理事長、社區幹部、食堂志工對於長者福利之付出,縣議員陳俊龍、蔡明水、元長鄉長李明明、農會總幹事李美容以及地方鄉親等一同與會,共襄盛舉。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今年度面對最艱難的新冠肺炎考驗,感謝瓦瑤社區發展協會勇於承擔推展長者福利,讓長輩可以到社區內,透過社區鄰里的陪伴,加強長輩心理素質,讓雲林縣的長者,面對疫情不會擔心害怕,落實在地老化,目前全縣共開辦118處長青食堂,若加上麥寮鄉公所自辦社區共餐,全縣共有135處老人共餐據點,其中元長鄉共有6個長青食堂,今天所在的瓦瑤社區發展協會內共有35位長輩在此用餐,以及有22位食堂志工每天來食堂奉獻,實在非常感謝對食堂的付出。
 社會處林文志處長表示,雲林縣已是全國老化第三高縣市,並有逐年持續增加趨勢,是名實相符的老人縣,雲林縣政府面對雲林縣人口老化的問題,目前本府更積極推動長照2.0服務,目前在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大有斬獲,除有135處長青食堂外,更有138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希望可以照顧更多長輩,以及提供更多元照顧服務。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