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番生活節將於4/21登場 雲林縣長張麗善邀民眾來西螺享受採果趣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喜番生活節將於4/21登場 雲林縣長張麗善邀民眾來西螺享受採果趣

雲林縣長張麗善13日應邀參加展鮮農產生技公司「喜番生活節-展開新鮮每一天」宣傳記者會,她邀請全國民眾4月21日來雲林西螺農田採番茄,與大自然互動,感受土地恩賜,享受牛蕃番茄及各項雲林在地新鮮食材DIY料理。

縣長張麗善表示,展鮮公司在鍾建展董事長率領下,積極導入冷鏈、科技等智慧農業,透過季節、產地種植調節,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嚐新鮮優質的番茄,並透過農業生技開發面膜等高經濟價值產品,也與縣府合作開展東南亞、日本等國際市場,提升農業經濟產值,她代表農民感謝鍾董事長及全體員工對農業的貢獻。

 張麗善縣長指出,冷鏈、農業物流、智慧科技對農業發展非常重要,感謝農糧署給予農民各方面協助,縣府積極規劃推動衛星冷鏈、智慧農業及農業六級產業等相關計畫,也希望農糧署能夠予以協助,加速永續農業發展。

展鮮農產生技公司現有契作農民逾百位、年產量達8000公噸,為全台最大牛番茄供應商。該公司將於4月21日舉行「喜番生活節-展開新鮮每一天」千人田園牛番茄採果體驗,邀請民眾享受田園採果樂。

 董事長鍾建展表示,第一屆小紅牛「喜番生活節-展開新鮮的每一天」活動,規劃牛番茄特色親子DIY、大型裝置藝術、牛番茄特色市集等活動;當天邀請雲林在地廚師「明鳳食寓」金牌主廚蘇建偉,現場示範特製牛番茄莎莎醬,讓民眾從產地到餐桌,學習不同的牛番茄料理,品味到番茄料理的多樣性,歡迎大家來西螺品嚐牛番茄等各項美食,享受農村歡樂時光。


雲林 建德寺(地母廟)造福鄉里 捐贈雲林縣消防局救護車1部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 建德寺(地母廟)造福鄉里 捐贈雲林縣消防局救護車1部

建德寺(地母廟)捐贈雲林縣政府救護車1部,作為消防到院前緊急救護使用,有助於提升緊急醫療品質及搶救人命。雲林縣政府今(13)日上午於古坑鄉建德寺(地母廟)辦理救護車捐贈儀式,由縣長張麗善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及紀念品,代表古坑鄉親感謝建德寺地母廟傅威勝主委所帶領團隊,出錢出力守護鄉親生命財產安全。

建德寺地母廟創建於清光緒34年(西元1908年),是荷苞山風景區中最大的兩大名寺之一。建德寺地母廟平時熱心為善公益,得知消防局有救護車需求,主動與消防局聯繫捐贈救護車及救護器材,本救護車將配發本縣消防局古坑分隊使用。

建德寺地母廟傅威勝主委指出,建德寺地母廟所奉祀主神是地母至尊也是地球之母,地母孕育眾生、慈悲為懷。古坑鄉幅員廣闊,山地山路難行,救護車輛消磨也快。經委員會同意、信徒大會通過決定捐贈一台最新式、四輪傳動救護車,希望古坑鄉民有急難救助需求,都能受到地母庇佑,身體健康。

張麗善縣長表示,古坑鄉建德寺地母廟在傅主委帶領之下,所有的善信大德大家共同發揮善心,也發揮地母至尊慈悲心,捐獻價值近400萬內部裝備、性能齊全救護車輛,讓古坑消防分隊可以於第一時間救助古坑鄉所有鄉親。

 由於雲林鄉親的愛心,雲林縣近幾年來受贈救護車已達到35台,二十鄉鎮市救護車輛皆更新為五年以內新車。今日獲贈擁有巴騰堡格紋設計車款,除了提升美觀外,其高度反光性,讓民眾在夜間能清晰辨識救護車,進而降低與救護車發生事故率,提升出勤人員執勤安全性。此外,該車配有潮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儀、自動給氧機等急救設備,可以讓救護人員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更安全有效地執行急救處置,提升救護車上的急救品質。

張縣長再說,除了汰換老舊車輛外,提升到院前的急救品質更是施政重點目標。目前雲林縣消防局救護車皆配有自動體外心肺復甦機,讓OHCA患者在運送就醫的過程中仍能維持高品質的CPR,提升患者恢復自主心跳的機率,消防局在112年間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恢復自主心跳且康復出院人數已高達21人,另消防局救護車也全面配置12導程心電圖機,讓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能縮短接受心管導手術的時間改善患者的預後,於112年施作達668多件次,成功搶救47名心肌梗塞患者。深信只要持續努力不懈,讓救護品質加速前進,必定能翻轉雲林,提供縣民更優質的到院前緊急救護服務。

 

古坑鄉長林慧如很感謝建德寺地母廟廟方能夠捐獻救護車,這對古坑鄉消防救護工作上會有很大幫忙,很感謝地母廟管理委員會做出的決定。

 

消防局長林文山指出,到院前緊急救護是消防局主要勤(業)務之一,救護車出勤次數之高,平均每年約有3萬件次救護案件,致車輛耗損率亦大幅提升,從張麗善縣長上任迄今不斷與民間溝通及努力,使雲林縣消防局的救護車能不斷汰舊,包括此次建德寺地母廟捐贈,本縣已更新高達35輛救護車。很感謝建德寺地母廟捐贈這輛救護車,未來將配發古坑消防分隊善加利用,服務地方鄉親。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