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接軌中央及國際 召開雲林縣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接軌中央及國際 召開雲林縣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並將籌備成立氣候變遷辦公室

  • 「幸福雲林,永續上場!」—雲林縣政府召開第42次主管會報(專案)暨110年第1次雲林縣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及雲林縣政府各單位主管共同檢視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推動情形,同時籌備成立「氣候變遷辦公室」,以接軌國際減緩氣候變遷的趨勢。

過去人們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導致環境的破壞,各種環境危機浮現,全球面臨著持續擴大的貧富差距、國際間政治衝突、極端氣候事件等多重面向的風險事件;而為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威脅,歐盟、日本、韓國等紛紛誓言要盡快達成淨零碳排放,總統蔡英文也已於今年地球日(4月22日)宣布2050淨零轉型之目標。雲林縣為響應聯合國SDGs與中央淨零碳排等政策,已於110年6月8日成立「雲林縣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現階段也正在籌備成立「氣候變遷辦公室」。

今(30)日,雲林縣政府召開第42次主管會報(專案)暨110年第1次雲林縣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由張縣長麗善擔任主席,計畫處李處長明岳說明SDGs各階段工作進度執行情形及自願檢視報告內容、農業處林秘書世媚說明雲林農業整備如何呼應全球氣候變遷與淨零碳排趨勢、城鄉處廖科長健男說明本縣景觀加值綠網建置計畫,並進行氣候變遷辦公室的籌備討論。張縣長表示,雲林縣為農業大縣,為了接軌中央與國際,落實淨零碳排、降低氣候風險、建構強韌農業、確保糧食安全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透過氣候變遷辦公室的籌備成立,掌握本縣溫室氣體排放源,並擬定調適策略,建構適應氣候風險的永續農業、永續城鎮,展現本縣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高度重視。


雲林縣張縣長至台西D/S變電所參訪 協助解決漁電共生併網需求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張縣長至台西D/S變電所參訪 協助解決漁電共生併網需求


為推動雲林產業發展並配合國家綠能政策,雲林縣長張麗善今(30)日參訪台西D/S變電所,了解台電再生能源併網建置現況。張麗善表示,台西鄉漁電共生先行區面積約679公頃,以容許使用40%計算可設置容量約270MW,加上台西產業園區工業發展所需電力,目前台西D/S變電所併網點已不敷使用,縣府將與台電合作建置足夠饋線容量,讓產業、綠能同時並進,帶動沿海地區發展。

縣長張麗善表示,本縣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加入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提出「幸福雲林,永續上場」作為永續發展願景,並以低碳永續、健康友善、整合創新、智慧創生、共容共融、服務效率之「六大價值」來建立嶄新的公務文化,目前國際趨勢已經慢慢的朝向企業100%使用綠電的規劃,縣府也積極朝綠色供應鏈的綠能城市目標發展。

 張麗善縣長指出,雲林縣擁有充足日照及豐沛風場,目前縣內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為1317MW、發電量5.26億度,為全國前三名,而未來的重點發展除了持續在行政院農委會所劃定不利農業經營區域推動太陽光電建置外,也積極推動學校設置屋頂型光電及光電球場、農業結合綠能設施如畜、農、漁電共生等。

張縣長強調,雲林縣的綠能發展必須以「三不三要」原則為前提,三不就是「不影響農漁業權益及發展」、「不妨礙環境景觀及觀光產業發展」、「不違反國土計畫目標及有秩序發展」;三要則是雲林縣「要產業發展及地盡其利」、「要充分就業及繁榮地方」、「要尊重民意及保護縣民」,更堅持一地兩用、地盡其利方式,推動雲林的整體再生能源政策。 

台電公司嘉南供電區營運處處長劉國才表示,因應雲林地區再生能源並網需求,不管是屋頂型太陽光電或漁電共生,台電已啟動相關輸電網工程,包括導線容量的擴增以及配電變壓器的增設,近期預計可再提供345MW併網容量;另擴大盤點台西地區可設置再生能源潛力案場,規劃台區R/S及宜梧升壓站等,持續加強再生能源所需電力網。希望光電業者以共同升壓站方式申請併網,讓再生能源效益達到最大化。

 今日包括縣議員黃文祥、吳蕙蘭、台西鄉長林芬瑩等人也到場聽取台電簡報,並要求台電進行各項電力網工程前,必須在地方召開說明會,以免引發居民抵制,同時要做好相關安全防護措施,維護居民行車安全。


建設處長李俊興表示,台電公司配合經濟部能源局盤點本縣太陽光電潛力案場,擬在台西、四湖地區設置台區一次配電變電所(R/S)來因應綠能開發所需併網容量,期台電公司提供友善併網環境供民間業者申設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讓本縣綠能開發熱區如台西鄉漁電共生先行區及台西工業區能順利併網發電,達成「產業綠能、齊頭並進」來增加農漁民收益。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