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雲縣府去函中央爭取收割後救助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稻米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雲林縣再增斗六等四鄉鎮市 雲縣府去函中央爭取收割後救助

  • 雲林縣大埤鄉等鄉鎮稻作陸續進入採收期,農民發現稻作出現「延遲性災損」,收成比起往年平均收穫量減少3到4成,縣長張麗善本(11)月15日實際到稻田勘查後,指示農業處爭取救助,協助保障農民權益。農業部除於20日晚間公告斗南、虎尾、西螺、北港、元長及大埤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21日再公告新增斗六市、莿桐鄉、林內鄉及古坑鄉等四鄉鎮市,請農民於11月22日至12月1日至土地所在地公所申請。針對早植之田區已完成收割始發現產量減產,品質下降,雲縣府也於11月21日去函中央爭取收割後的補助,以保障農民收益。

小犬颱風造成雲林縣農作物損害嚴重,張麗善縣長於10月5日勘災後第一時間請農業部針對雲林縣農作物全品項全面救助,並積極會同農改場、鄉鎮公所、農糧署等單位勘災,公告符合天然災害救助地區與農作物品項。由於大埤、北港等鄉鎮稻作延遲性災損嚴重,張縣長本月15日會同大埤鄉長林森寳、農會總幹事吳昌遠、台南區農改場嘉義分場緊急會勘稻作現況並爭取救助。

 考量小犬颱風帶來之鹽沫對於稻株的影響,包含葉片破損、葉片乾枯及榖粒褐化,使得稻穀產量減產,品質下降,農業部於21日晚間再公告雲林縣斗六市、莿桐鄉、林內鄉、古坑鄉之本田中後期稻米列入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縣府農業處指出,本縣水稻業已進入採收期,早植之田區已完成收割始發現產量減產,品質下降,農業部於112年11月20日始公告辦理現金救助,許多實際受損田區業已採收,倘依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規定,需經基層公所派員實地勘查認定損失率達百分之二十以上者,始符合現金救助條件,恐無法領取救助金,嚴重影響農民收益。有關已收成之田區,建請農業部公告比照111年9-10月乾旱暨112年1月下旬寒流災害(遲發性)硬質玉米救助,申請人應檢附文件及勘查作業方式辦理,以維農民權益。

 張麗善縣長提醒,根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農民在3個月內發現農作物出現延遲性災損,仍可進行通報,請農民若發現稻作出現稻穀不飽實、黑粒等損害情況,務必拍照存證,並向所在地公所通報,至於已經收割且有嚴重失收情況,也請農民妥善保留交易記錄。

    雲林縣長張麗善率團赴日考察 催生雲林下世代產業園區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率團赴日考察 催生雲林下世代產業園區

    雲林縣政府日本考察團昨(21)日由張麗善縣長率領建設處長李俊興、環保局長張喬維、雲縣國際事務辦公室主任劉志偉等人來到日本九州熊本縣進行考察,縣長張麗善表示,日本九州在1980年代曾是日本半導體發展重鎮,有九州矽島之稱號,但在1990年代起日本半導體產業在韓國與台灣的競爭壓力下,昔日榮景不再。然而在2021年由於全球半導體產業重新布局,日本索尼半導體製造公司SSMC (Son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與台積電TSMC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合資共同成立「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JASM (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此項投資引起全球注目,也讓日本熊本縣迎來了百年一遇的重生契機。

    縣長張麗善說,此次考察除了看到半導體產業帶給熊本縣的機會,也看到了重構產業藍圖對熊本縣產生的考驗。為因應JASM建廠及週邊產業進駐,熊本縣基礎建設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更新,因此熊本縣向日本中央政府提出「緊急要望」的預算資源需求,根據熊本縣的試算,從JR豐肥線興建支線連結熊本機場的鐵路建設約需要410億日圓(約新台幣91億元)。另外為促進半導體相關產業聚集,並舒緩交通壅塞情況,也計畫興建肥後大津車站的支線。另外,修整JASM新工廠周邊道路約需300億日圓(約新台幣66億元),修建廢水處理場相關地下水道需280億日圓(約新台幣62億元);工業用水事業約需150億日圓(約新台幣33億元)。熊本縣為減少工廠使用的地下水量,目前方針是運用菊池市龍門水壩未被使用的水,並計畫興建新的淨水場。

    張麗善指出,由熊本的現況以及過去台積電在台灣設廠之相關經驗可知,受限的土地空間難以匹配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速度,唯有重新建構巨型的科學園區,始能讓高科技產業無須再擔憂未來二、三十的發展,無需再為尋覓廠址所苦,因此雲林所提出的建構下世代科學園區計畫,將會是產業發展最佳的解方。

    建設處長李俊興表示,雲林縣建構下世代科學園區的區域優勢有以下幾項:

    一、穩定的水電基礎資源做為高科技產業穩定發展的後盾
    水資源方面,雲林縣內湖山水庫蓄水量達5,347萬噸、集集攔河堰每年可供給20億噸水源。另外,台塑化已在麥寮六輕興建全台最大海水淡化廠,將日產10萬噸淡水。此外,於潔淨能源方面:麥寮汽電1,800MW、風力發電953MW以及太陽光電1,850MW。雲林縣能提供穩定的水電基礎資源做為高科技產業穩定發展的後盾。

     二、南北交通中繼區位優勢

    位於雲林的「中科虎尾園區」,其與竹科或南科的距離相當,且距高鐵雲林站僅5分鐘車程,而離國道一號虎尾交流道也僅7公里。交通區位極佳。

     三、高鐵特定區新興住商生活機能優勢

    高鐵雲林站特定區涵蓋之各類公共設施資源充裕,能滿足食衣住行育樂各項需求。醫療部分,台大虎尾醫院除現有318床外,未來將新增531床。「國家高齡醫學中心」也將在114年底完工。另一方面,特定區亦有9.71公頃的體育運動園區、環保大樓、美術館、雙語幼兒園、警分局及消防分隊等規畫設置。

     四、科技大學人才培育

    雲林在地兩所國立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每年合計約有4600名畢業生,可提供科學園區發展所需人才供給。

     五、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優勢

    中科虎尾園區已有諸多半導體相關產業進駐。矽品精密已於111年選擇進駐中科虎尾園區,投入半導體封裝先進製程。另外,台灣德亞瑪、信越化學、關東鑫林、歐普仕、艾杰旭、京和科技、福懋科、台塑勝高等各項半導體製程相關化學品及原料都在雲林設廠生產,將助益日後供應鏈之建構。

     六、建構衛星型產業園區

    目前中科虎尾園區96公頃土地已達飽和,僅剩標準廠房可以進駐。雲林縣政府於中科虎尾園區南側主動規劃27.5公頃的產業園區,提供高科技產業進駐。未來將爭取納入中科虎尾園區,擴大科學園區用地,以因應AI產業發展趨勢下急迫的產能需求。同時雲林縣已提出9大產業園區,加上彰化、嘉義、南投等現有產業園區,可形成衛星型產業園區。

     七、麥寮港海運優勢

    雲林縣政府目前正規劃從麥寮六輕沿新虎尾溪至虎尾高鐵特定區一條新設道路,並且已爭取到麥寮工業港南公用碼頭興建,預計2027年可以完工,未來屆時將可增加原料或產品海運之選項,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八、傳統石化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輔導傳統石化產業升級為半導體級原料、潔淨能源的供應者,從提升毛利率進而逐步淘汰本土高汙染製程。

     縣長張麗善強調,許多縣市企圖招商引資、向廠商揮手時,總強調水電無虞,但其實水電無虞只是最基本的條件,雲林除了基本條件具有優勢外,還規劃了整體產業供應鏈的基礎建設配套,未來產業進駐後在生活面的食衣住行育樂需求也有完善建置。雲林要打造的下世代科學園區不僅會有好工作,也會有好生活,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讓遠在日本九州的熊本迎來了重生的契機,而雲林的機運也已到來,此刻投資雲林,正是時候!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