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斗六市榴南里反對興建儲能案場,縣府重視地方民意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榴南里反對興建儲能案場,縣府重視地方民意立即請經濟部能源署妥處

  • 盛齊綠能公司於經濟部斗六產業園區(原斗六工業區)內建置儲能案場案,因緊鄰住宅,榴南里民籌組自救會要求停止設置,或另尋地點興建;雲林縣政府表示,儲能場設備建置並不需經過地方縣市政府,但縣府重視居民意見,第一時間已將民眾陳情訴求函轉經濟部能源署、土地管理機關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要求重視民意,顧及民眾權益。

 盛齊綠能公司興建儲能案場,因儲能案場緊鄰住宅,遭當地眾反對設置,自救會與盛齊綠能公司在今年4月2日於榴南社區活動中心召開地方說明會,當日雙方協調未果,自救會在4月16日向縣府遞交陳情書,並主張不同意於光明段201地號建置儲能案場緊鄰住宅,應停止建置或另尋其他地點興建。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向來重視民意及保護縣民權益,於113年4月16日接獲自救會陳情反對興建儲能案場,依據「併網型儲能系統設置區域及設置安全規範」及「提升儲能系統消防安全管理指引」規定,本案申請儲能設備建置無需經過地方縣市政府,本府立即於113年4月19日、4月23日函轉榴南里民意見予經濟部能源署及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請權責機關在推動重大政策,仍應顧及民眾權益及意見。

 建設處副處長鄭峯明進一步表示,目前中央主管機關針對儲能系統相關法律規範仍未臻完善,應增加民眾參與機制,如園區管理單位核發相關同意文件前應要求業者辦理地方說明會等,故建請經濟部能源署及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儘速完善訂定儲能系統設置相關規定。

    雲林縣長張麗善參訪德國漢諾威廢棄物處理中心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參訪德國漢諾威廢棄物處理中心 借鏡德國廢棄物處理技術助雲林邁向零廢棄全循環目標

    雲林縣長張麗善於德國時間5月3日率領環保局長張喬維等局處,參訪德國AHA漢諾威廢棄物處理中心,交流生活垃圾、廢棄物處理與轉廢為能的經驗。縣長張麗善表示,漢諾威廢棄物處理中心的核心MBT廠透過機械處理篩選分類垃圾,再進一步轉化成電力、沼氣能源,轉廢為能提供漢諾威市15萬戶電力與冬天熱能提供,值得雲林借鏡,邁向零廢棄全循環目標。

    德國漢諾威市及臨近鄉村地區每年約產生20萬噸生活垃圾,除了既有3個垃圾掩埋場外,還設置21個回收中心,超過55處的綠色廢棄物收集點,去化垃圾。AHA收集的大部分廢棄物均由漢諾威廢棄物處理中心的核心MBT廠處理,生活垃圾每天都會送到MBT廠進行機械處理,生活垃圾經過單軸破碎機前處理,搭配滾筒篩中使用不同的篩網將其分離成篩上物(粗料且高熱值)及篩下物(細小有機質)。再將篩分出來的篩上物交由附近800公尺的 EEW Energy from Waste Hannover GmbH廠所營運的工業鍋爐轉化為電力。另篩下有機物料則在大型發酵槽中發酵,產生的沼氣在熱電聯產廠轉化為能源。

     張麗善縣長表示,歐洲在垃圾機械化處理技術已累積30年經驗,技術發展相對成熟,縣府希望達到所有垃圾全循環零棄物目標,特別參訪AHA漢諾威廢棄物處理中心,汲取德國垃圾處理方式,該廠透過機械篩選分類,分別轉化為電力、熱能與腐質土,達到零廢棄,也是縣府要精進的目標。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垃圾須委外處理,若遇其他縣市焚化爐歲修或停爐,就會陷入垃圾去化困境,影響民眾生活品質,縣府109年推動「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並在累積多年經驗後,再精進處理技術,購置歐洲原裝「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SRF系統(MMT)」,建立垃圾自主處理能力,邁向資源妥善利用與循環經濟零廢棄目標。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漢諾威垃圾處理方式是本次參訪考察重點項目之一,今天參觀AHA漢諾威廢棄物處理中心主要是一個固定式的分選處理廠,縣府於前年也從歐洲引進相關設備,操作使用已累積相當的經驗,未來縣府希望規劃一個全密閉式的進料設施,透過本次參訪經驗,規劃興建固定廠時可以更精進完善,實踐零污染、異味也能全部分解。
    張縣長指出,縣府透過ZWS零廢棄資源化的系統,以及MMT移動式的垃圾機械化分選系統,垃圾轉化成 SRF效率已能達到 45%到60%,並透過標售給企業做為燃料,減少燃煤、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轉廢為能,完成2030年全循環的目標。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