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自籌經費改善西庄農地重劃區道路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雲林縣政府自籌經費改善西庄農地重劃區道路 張麗善縣長:強化基礎建設保障農民運輸、出入安全

雲林縣元長鄉西庄農地重劃區內農路老舊破損,危及農民、居民運輸、通行安全,縣長張麗善23日會同縣府地政處長李俊興、議員黃美瑤、蔡明水等人會勘;張麗善表示,地政處已籌措230萬經費修繕、鋪平該道路,未來會持續改善農水路,確保鄉親出入、運輸安全。

張麗善指出,西庄農地重劃區於民國70年重劃後,迄今已40餘年,重劃區內許多道路因年久失修,龜裂破損、坑坑洞洞,不利農民運輸與居民進出,今天會勘之農路由議員黃美瑤接獲鄉親陳情,並向縣府反映,經地政處實勘,已籌措經費,縣府將儘速辦理該段路之改善作業。

議員黃美瑤、西庄村長吳昆龍表示,今天下雨,可以明顯看出該道路坑洞滿布,積水處處,危及運輸出入安全,感謝縣府迅速回應居民陳情,規劃修建,提升交通安全;會勘後議員蔡明水、黃美瑤也再提出數條破損較嚴重農路,建請縣府修繕。

地政處長李俊興表示,西庄農地重劃區面積約1328公頃,本次工程將改善該重劃區龍岩厝段2091地號農路,預計改善長度約540公尺,改善經費230萬元,讓鄉親農產運輸與出入更安全便利。

 李俊興指出,縣府除自籌經費改善農水路,也積極向中央機關爭取經費補助,盼加速改善重劃區農水路,提升農民耕作環境品質。

歐盟農業貿易團體參觀雲林斗南青銀共生基地交流 新華報導雲林分社張文祥報導

 

歐盟農業貿易團體參觀雲林斗南青銀共生基地交流

  • 國立中正大學青銀共生基地為推展永續食農,今(23)日在國立中正大學青銀共生基地辦理「台灣高齡社會農業與在地生活產業永續發展與談會」,汲取由成人教育為核心,領導農產業因應高齡社會需求而進行優化轉型的經驗。
台灣農坔學坊發展協會特邀請歐盟貿易團體貴賓包括來自西班牙Pozo Sur公司總裁、Alta Native以及英國Hoping ChinaUK等三家公司的總裁與董事長,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李雅慧教授、張佑在營運長、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李明岳處長進行與談,內容提到全球受到人口高齡化的衝擊,藉由對成人的了解,進而透析高齡社會的消費需求,作為農業與相關產業轉型的依據。並希望從成人教育的觀點,透析高齡社會飲食需求,進而作為歐盟農業因應高齡社會發展與永續經營的參考。

 在與談會中,李雅慧教授發表青銀共生基地所進行的「壯世代飲食之全國性調查」,以全國40歲以上健康、獨立自主的成人為調查對象,共蒐集2600多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社會中呈現增長與消退的產業,同時彙整出高齡社會的市場消費指標,會後,歐盟農產貿易團體參訪青銀共生基地,由張佑在營運長介紹並展示離地式種植設備,不需彎腰低蹲即可種植,兼具方便與友善的特點,同時也介紹用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雜草管理,以提升種植的效率,達到永續農業發展目標。

 國立中正大學詹盛如學務長表示,為優化食農教育,躍升永續競爭力!透過本次的與談會議,永續食農的推廣經驗將可以延續大學跟產業的國際合作機會。

最近30天點閱率高的報導